◎文/王二小

在西安,有個健身達人的“網紅勝地”叫待賢坊,它位于唐延路與灃惠南路中間,是一條南北方向長約4公里的綠化帶,這里常年都是健身人士的好去處。
64歲的牛長潤,一米八的個子,身上沒有一絲贅肉。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一塊健身,大家各有所長,他在瑜伽、輪滑等方面練就了一手絕活。“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牛長潤動作練得越是流暢嫻熟,心里就越是升起這樣的念頭:和我差不多年齡的朋友,都各有才藝,如果能將老年絕活搬上舞臺,豈不更能宣傳健身意義,引來更多人關注和參與?
說干就干,牛長潤將這想法和幾個“老練友”一說,大家都摩拳擦掌格外興奮,表示非常愿意參與其中。我是在一個“華藝杯”健身表演的舞臺上認識牛長潤和他一群隊友的,他說起可愛的隊友來,便眉開眼笑贊不絕口:“大多數時候,上舞臺表演不需要那么多人,大概十一個就夠了吧,但每次表演都來十五六個,大家積極性高漲,喊誰回去都不好。”呂玉梅、魏玉蘭是待賢坊絕活隊的骨干選手,她倆是瑜伽隊的,每次表演都會參加,風雨無阻。只見她倆并排收勢站立,盤腿坐在原地,輕輕松松來了個“舉腳放頭頂”。
牛長潤笑得很自豪:“我們這‘待賢坊健身絕活隊’,就是有‘一剛一柔’兩套絕活,剛的,比如有人上臺表演大回環、空中漫步等;柔的,主要是瑜伽術。”牛長潤這話讓人疑惑:眾所周知,單雙杠是澆筑在水泥地上的,怎么能搬上舞臺呢?絕活隊的朱永健有一腦袋好想法,他自費購買材料,琢磨怎么組裝,怎么焊接,硬是手工做出了一副能隨時登上舞臺的單杠,只是隊員表演時,須有兩位助手握穩桿子,起到“人肉固定器”的作用。

因陋就簡,為健身創造一切有利機會的人,不止朱永健一個。今年47歲的李建軍,當過兵,單杠一到八練習,是軍隊器械體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的人很難做到“全面練習”,李建軍到現在還能自如地做完“六大練習”。李建軍開了一家名叫“天地鮮”的水果店,他總是一邊看店,一邊見縫插針地鍛煉。店門外有棵大樹,他就直接在樹身上練引體向上,店門前一排階梯,他就坐在石梯上練習卷腹運動,姿勢標準,一絲不茍。
64歲的鄧群放,家住大寨村,是小區改造之后院內安裝了體育設施,他才開始在單杠上練習的。雖然起步時間晚,但因為練習認真,人又有悟性,加之和大伙在一起,彼此監督互相照應地練習,如今已掌握了一手單杠大回環的絕活,不遜于年輕人的敏捷。
待賢坊健身絕活隊的中老年明星,都是懷揣著熱愛的目的,開始健身,愛上健身,并在隊長老牛的鼓動和號召下,帶著自己的絕活上舞臺,讓更多的人看到健身之美,健身之樂,從此也愿意讓生命“運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