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長空星照

漢中之戰(zhàn),劉備取得了勝利,緊接著就稱王了。看起來,曹操不僅丟掉了大片土地,還成全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似乎這損失無法衡量。不過,劉備接過的是一個空虛的漢中,既不能當作進攻中原的穩(wěn)固基地,還因為養(yǎng)軍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再加上曹操把漢中當成“雞肋”,似乎曹操所失并不是很大。那么,曹操在漢中之戰(zhàn)中真正的損失是什么呢?
漢中之戰(zhàn)可追溯于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進攻張魯,在偶然失去陽平關以后,張魯南撤進入巴中。由于曹操的猶豫,失去了進攻蜀地的機會,曹操留下夏侯淵駐守漢中,行政事務則由駙馬都尉杜襲掌管。杜襲開始做工作,將漢中的八萬多人遷往洛陽、鄴城等地。同年年底,關中護軍趙儼又將三巴地區(qū)的二萬多人遷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采納雍州刺史張既的建議,將武都五萬戶氐人遷徙到扶風、天水接界處定居。當年閻圃勸張魯不要稱王,說“漢川之民,戶出十萬”,經過這幾年的戰(zhàn)亂流失和幾次大規(guī)模遷徙,不知道漢中還會有多少人口。
這樣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劉備得到的漢中只是個空殼子,已經不能作為北上中原的物資來源地。張松說曹操會借著得到張魯?shù)娜丝谖镔Y伐蜀以及閻圃說漢中的“財富土沃”,不知道還有多少實際內容?至少劉備已經不把這兒當做北伐基地。即便是到了諸葛亮時期,也是在這兒待了一年多才開始北伐。從漢中之戰(zhàn)結束到諸葛亮北伐,中間九年時間(219年-228年),魏國人竟然沒有在這兒做任何的大戰(zhàn)準備。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就是在魏國人看來,這兒根本就不具備大規(guī)模用兵的條件。因此,劉備得到的漢中,只是得到了一個戰(zhàn)略門戶,因為有了這個較大的緩沖區(qū),劉備再也不擔心曹魏來攻。后來的延熙七年(244年),魏國的曹爽率領大軍來攻,蜀漢國整個漢中地區(qū)的駐軍竟然不滿三萬。整個劉禪時期,蜀漢國和吳國一直處于“合約”狀態(tài),漢中為什么只有這么一點點軍隊?只能說明這里仍然達不到張魯時期的人口水平,平時養(yǎng)不起過多的軍隊。
劉備得到的不多,反過來也說明曹操失去的不多。那么,曹操在漢中之戰(zhàn)中最大的損失究竟是什么呢?這個最大的損失,就是失去了主將夏侯淵。
從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北平叛開始,夏侯淵就是主將。西北叛亂平定,夏侯淵就是西北諸軍統(tǒng)帥。夏侯淵統(tǒng)兵西北,將馬超、韓遂勢力驅逐出關中、涼州,打敗了自立為王三十年的宋建,為征討張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曹操稱之為“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然而,這個人卻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被黃忠所殺。
夏侯淵生前為征西將軍,有假節(jié)待遇,西北諸軍通歸其指揮,手下有名的大將有張郃、徐晃、朱靈等。隨著地盤的擴大,軍隊的逐漸增多,除了特別大的戰(zhàn)役,曹操已經不能每戰(zhàn)必臨前線。根據戰(zhàn)事的需要,曹操把軍隊重點布置在三個地方,即東南的壽春、南部的荊州和西北關中。在這三個方向有大戰(zhàn),總指揮當然是曹操,平日在這兒掌軍的分別是夏侯惇、曹仁和夏侯淵。夏侯淵能夠獨當一面,在西北戰(zhàn)功赫赫,很得曹操倚重。因為夏侯家和曹家的關系,這種倚重是不容置疑的。同樣的,受其節(jié)制指揮的將領,不論官職多高,任何人都是不會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夏侯淵之后,司馬懿曾經領導過西北諸軍,作為下屬的張郃曾經和他有過不一致的看法,這種情況在夏侯淵當主將時絕對不會發(fā)生。
夏侯淵意外陣亡,曹操的指揮體系被打亂了。在曹操一輩的老曹家將領中,有名望有地位的將領只有曹洪了。不過,曹洪這個人打仗勇敢沒的說,指揮能力卻是很一般。也是在漢中爭奪戰(zhàn)當中,曹操曾經派曹洪進攻下辨,讓曹休以騎都尉的職務參與曹洪的軍事指揮,特別交代說,你雖然是個參軍,實際上是個主帥。曹洪進攻的不是主攻方向,對陣的也不是主將劉備,就是這樣曹操還不放心。那為什么不放心還要讓他當一方主將呢?只因為曹洪資格夠老。老曹家的將領后來有曹真和曹休,其軍事才能也屬上乘,難道這些人就不能代替夏侯淵嗎?說起來在曹操時代,這些人的資格還真的就是不行。后來曹丕時代這兩人都成為一方大帥,但這是一種朝代的更替,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強制性,不具有人為布局的主動性。就像曹操的兒子曹彰,如果再給曹操幾年,難說他就不能成為一方大將。很可惜,曹家下一代成大器者少,不知道曹操是不愿意主動進行這樣的梯隊建設,而是有意識交給下一代去完成?在夏侯淵陣亡前,曹休是騎都尉參曹洪軍事,曹真在下辨作戰(zhàn)有功升任為中堅將軍,曹彰為代理驍騎將軍,可見曹操還沒有有意識地要進行更新?lián)Q代。
夏侯淵陣亡,戰(zhàn)場上的將軍們推選張郃為主帥,張郃不負眾望,“勒兵安陣”,安定軍心,使劉備不敢妄動,終于等來了曹操親赴漢中。這時候,曹操也開始了西北軍事人員布局。以曹真為征蜀護軍,曹休為中領軍,曹彰為代理越騎將軍,留長安。到了曹丕時代,這才完成了西北軍事布局,曹真成為鎮(zhèn)西將軍,假節(jié)都督雍涼諸軍事。假如夏侯淵沒有陣亡,這一切都有可能不會發(fā)生,或者不會這樣匆忙發(fā)生。至少,曹操不會帶著自己的老邁之軀親赴漢中“拔出諸軍”。
曹操告誡夏侯淵說:“為將應該有怯弱的時候,不可以僅憑著自身的勇猛。將帥應當以勇猛為本,再憑智慧計謀去施行,只知道一味逞勇斗狠,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的對手罷了”。很多人往往會以這句話說夏侯淵勇敢有余,不具有一方主帥的才能,卻忽視了曹操還有另一句話,他在說到夏侯淵虎步關右時還說:“這就像仲尼曾說的,‘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啊!’”
夏侯淵陣亡于建安二十四年正月,三月曹操進入漢中,五月兵回長安。當曹操進入漢中時,劉備說:“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假如夏侯淵不死,劉備這個漢中王,能坐得這般順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