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唐峰 王萌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綿萬里盡春耕。在東岳泰山腳下,一座占地1600多畝、總投資79億元、一期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碳纖維產業園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這就是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惠”)旗下的國泰大成新材料科技產業園。

國泰大成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現場
項目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碳纖維加工工藝——水相懸浮聚合兩步法干噴濕紡工藝,達產后可年產2.5萬噸原絲和1萬噸高端碳纖維。一個千億級的碳纖維產業集群呼之欲出。這也是山東國惠成立5年來,牢記使命宗旨,以“融資融智、惠國惠民”為企業發展宗旨的生動寫照。
山東國惠始終把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意圖擺在突出位置,主動扛起高質量發展的省級服務平臺大旗,積極踐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使命,瞄向我省“十強”產業精準發力,著重在新材料、新能源、現代海洋領域深耕細作,加快落地新產業,加速蓄勢新動能,著力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做強做優做大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全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山東國惠調整為省委管理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泰租賃、山東鹽業整體并入山東國惠。突出“深化改革、跨越發展”鮮明導向,深入開展“制度流程優化、效益跨越提升”工程,實現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兩手抓、兩手硬,主要經營指標大幅躍升。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42%,利潤總額7.56億元、同比增長162%,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長472%,呈現出“改革提速、效益提升、跨越發展”的新氣象。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實現營業收入23.84億元,同比增長15.73%;實現利潤總額4.21億元,較上年同期-1億元增加5.21億元;凈利潤3.39億元,較上年同期-1.29億元增加4.68億元。
2021年,山東國惠進一步聚焦省級平臺定位,初步形成“123”發展戰略。“山東國惠將以建成‘國內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為目標,堅守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和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兩大省級平臺定位,實施金融服務、產業投資、資產運營‘三輪驅動’,全面開啟高質量跨越發展、融資融智、惠國惠民的新征程。”山東國惠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鵬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
踐行服務全省發展戰略的平臺使命,山東國惠勇于擔當作為、履職盡責,緊緊圍繞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集聚“資金、資本、資源”,發揮公司類金融板塊的優勢,持續做優“融資租賃+基金運營+小額貸款”類金融業務品牌,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充分展現了山東國企風采和“國惠擔當”。
山東國惠旗下國惠基金公司通過紓困盛魯、國惠興魯等子基金,積極發揮紓困惠企和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功能,累計為山東地礦、魯糧集團、藍帆醫療等12戶企業提供38.63億元的資金支持,發揮了“輸血賦能”、維護省內企業健康發展的“壓艙石”作用,促進了省屬企業和民營上市公司的穩健發展。

國泰租賃獲得“中國融資租賃年度公司”和“行業杰出機構”等榮譽
山東國惠旗下國泰租賃銳意創新融資模式,成功發行我省第一只ABS、融資租賃業內第一只ABN、我省融資租賃行業首只境外債,并搭建了省內首家“互聯網+融租租賃”平臺。國泰租賃從每年投放不足10億元的不知名企業,快速成長為業務國內全覆蓋、年均投放過百億、人均創利超500萬元的省內行業龍頭,發展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50億元的注冊資本在全國內資試點租賃公司中排名第5,先后被評為“中國融資租賃典范企業”“中國融資租賃年度創新企業”“中國融資租賃年度公司”“山東省重點服務業企業”。國泰租賃積極投身“十強”產業“主戰場”,優化業務拓展方向,大力倡導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等產業傾斜,向具有支撐保障作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傾斜,已累計向社會提供了800多億元融資租賃服務,有力支持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山東國惠旗下國惠小貸公司堅守“普惠金融”陣地,在“支小、支微、支農”上深耕細作,累計投放近30億元。2020年,國惠小貸增資至6.1億元,正全力打造山東小貸公司第一品牌。
除了資金融通,山東國惠還在“資本融入”和“資源融合”上持續發力,取得了積極進展。資產證券化方面,山東國惠主動作為,取得突破性進展。2020年并購山東圣陽股份23.08%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公司資產證券化率超過40%。從項目動議到獲證監會審核通過,僅用時3個多月,創造了上市公司并購的“國惠速度”。公司優化配置、整合資源,聚焦做優做強主業,有效提升產業協同效應。2020年,原有的11戶實體企業整合為科創孵化、實業運營、設計施工3個專業化公司,業務布局實現由“散”到“合”,為實體產業集約發展奠定了基礎。整合海鹽和礦鹽兩個業務板塊,組建魯鹽集團,重整了省內食鹽市場秩序。整合搭建新興產業發展平臺,充實國惠科創公司資本金,著力增強新興產業孵化功能。整合海洋產業資源,收購青島中海海洋,搭建國惠海洋科技板塊,加快海洋產業布局。
山東國惠站在服務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高度,緊盯我省新興產業和“十強”產業發展短板,在高效推進一系列高精尖新興產業項目過程中,以戰略眼光“融智”,打造高端技術與人才高地。
據介紹,山東國惠現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個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擁有山東省高能環保鉛酸蓄電池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粉末冶金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基坑與邊坡工程研究中心等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或企業技術中心。
為加快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山東國惠創新人才“選用育留”機制,通過“項目+人才”方式引進行業領軍人才,重點引進培養省金融高端人才、省高端會計人才、省突出貢獻專家、泰山學者、科技部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齊魯金融之星、省工程勘察大師等高端人才10余人。新芯光電項目柔性引進“千人計劃”人才程東博士,推動建立國家光電集成產業高端人才創新與創業孵化基地。協同碳纖維、鹽穴儲能、海洋科技、粉末冶金等產業布局,增進人才儲備,謀劃籌建4所院士工作站。同時,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構建三級培訓體系,實施全員培訓。設立管理、技術、技能多通道職級序列,建立后備人才庫,培養復合型人才。
據了解,公司現擁有國家專利技術365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68項。權屬企業魯銀新材公司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等計劃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中國冶金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
其中,魯鹽集團六效真空蒸發制鹽工藝、機械壓縮熱泵制鹽工藝、“四效+新增效MVR并聯蒸發結晶”工藝、雪花鹽制鹽工藝等居國際先進、同行業領先水平。青島中海海洋擁有的“海洋低值魚資源深加工關鍵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科技成果,獲得世界海洋原料組織(IFFO)首屆唯一創新獎,承擔財政部、國家海洋漁業局海洋經濟區示范工程項目、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專項、泰山學者藍色產業領軍人才團隊支撐計劃、科技部創新創業人才推進計劃等7項國家相關項目,填補了國內外同類技術的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有企業如何發揮好在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引領支撐作用,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新時代國企的使命與責任。

中海海洋小分子肽產品生產現場
山東國惠牢記使命,穩步推進碳纖維產業園、鹽穴儲氣項目、鹽田光伏發電項目、智慧海洋項目,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現代海洋產業,爭當新舊動能轉換“排頭兵”,詮釋著自己的“家國情懷”。
本文開頭提到的泰安碳纖維產業園項目2020年5月開工建設,被列為山東省重大項目,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項目,預計2022年元月達產。項目實行全產業鏈規劃,對上游的聚合、原絲、碳纖維,下游的預浸料、多軸向、立體碳纖維編織物以及高壓儲氫瓶等碳纖維復合材料產品同步規劃,建成后將填補國內部分高端碳纖維及制品的空白。

國泰大成新材料產業園區作為山東省重大項目開工會場

圣陽股份生產廠區
魯銀新材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亞洲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7%左右。2020年,鋼鐵粉末年累計產量14.16萬噸,累計銷量14.54萬噸,特種粉末年累計銷量1514噸。按照“建設國內一流研發中心”的目標,正在加快粉末高速鋼項目的建成投產。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公司組織開展鹽穴儲氣項目攻關,依托中科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利用泰安豐富的鹽穴資源,分步規劃建設總庫容10億m3的鹽穴儲氣庫。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成后將彌補省內儲氣能力不足的短板,在保障我省天然氣能源安全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領行業發展,建設長壽命高安全鋰離子電池產業化項目。公司控股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長壽命高安全鋰離子電池產業化項目,產品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環保、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填補省內空白。項目入選2020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二批優選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600MWh磷酸鐵鋰電池生產能力。

魯銀新材粉末冶金生產現場
濰坊300MW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12億元,采用漁光互補形式綜合利用土地空間,集鹽業生產、漁業養殖、光伏發電于一體,為優化山東省能源結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引進光電集成芯片封測項目在濟南落地,主要從事光電集成芯片切割、研磨、拋光、鍍膜及光器件耦合、封裝、測試等。項目達產后5年運營期內,將成為我國光電集成領域領先的封測技術平臺,助力我省打造光電集成產業集群。
踐行國家經略海洋戰略,積極布局海洋產業發展。控股青島中海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海洋魚低聚肽和食品級魚油,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等領域,是極具市場開發潛力的功能性蛋白源。從源頭到終端產品層層銜接,實現低值海洋魚的“全魚”利用和精深加工,產業模式全國乃至全球獨此一家。

岱岳制鹽食鹽分包生產現場

濰坊菜央子鹽場獲評國家級綠色礦山
2020年5月13日,山東省內向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核發的首張食品生產許可證,頒發給山東國惠旗下的山東岱岳制鹽有限公司。這是新《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山東省內向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核發的首張食品生產許可證。
據介紹,山東國惠權屬的魯鹽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海鹽食鹽生產基地和山東省唯一的礦鹽食鹽生產基地,也是山東省最大的精制食鹽生產企業。創新生產工藝,保障食鹽安全。“魯晶”系列食鹽被評為“中國綠色產品”“中國名特優產品”“山東名牌產品”,并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產品惠及全省消費者達1億人,覆蓋全國20余個省區市,并遠銷日、韓、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在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扛起省級服務平臺大旗,推動企業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同時,山東國惠不忘初心,發揮國企擔當,服務民生工程。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公司兩手抓、兩不誤,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疫情防控要求,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動態調整防控措施,取得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所屬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在疫情期間加班加點組織生產,全力抓好銷售供應,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并按時完成9萬噸食鹽儲備任務。公司還積極落實房租減免政策,累計為887戶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共計減免房租4624.44萬元,做到“應免盡免、應減盡減”。
山東國惠積極投身精準扶貧行動。積極支援東西部扶貧協作。累計向省扶貧基金、貧困地區和第一書記幫包村捐款捐物1029.5萬元。組織開展“幸福新春 溫暖過冬”愛心慰問活動,利用省級扶貧資金、中央獎補資金合計120萬元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
公司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培育鹽穴儲氣、鹽田光伏發電、綠色儲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倡導綠色生產、綠色經營,積極推進生產型企業加大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應用力度,落實節能環保指標,所屬企業魯銀新材完成環保管理體系認證,菜央子鹽場獲評國家級綠色礦山,岱岳制鹽、肥城制鹽被評為省級綠色礦山。
金融服務民生方面,記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國泰租賃搶抓開局,在做好風控前提下大力開拓業務,新增業務投放78億元,增長209%,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國惠基金以優質上市公司定增、政府信用類項目為重點,實現投放3.04億元。國惠小貸圍繞系統內單位及政府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并探索個人消費金融新的業務模式,一季度發放貸款5筆共1.22億元,實現利潤1783萬元,同比增長341%。同時,籌建民間資本公司,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民生體系,全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面向“十四五”,山東國惠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繼續突出“質量效益跨越提升”目標,以“抓改革、強管理、興產業”為手段,著力實現改革再提速、效益大提升、產業大發展、管理再提效、黨建強引領“五大突破”,向著國內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