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長平
【摘要】在進行高中田徑教學時,許多教師都會將發現法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發現法在高中田徑課教學中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文章主要就發現法在高中田徑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發現法教學;田徑課;運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不再僅僅是培養應試人才,而是要提高學生的全方面素養,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培養可用之棟梁。在教學探究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都積極地將發現法作為一種常規的田徑課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從實踐來看,發現法對于提高田徑課的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一、目前田徑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重視程度不足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制約,許多高中體育教師忽視了田徑課教學的重要性,而且體育課與田徑項目并不是高考內容,進一步強化了體育教師的忽視心理。許多高中學校對體育課程并沒有設置太多的課時,導致教師開展田徑項目的時間不足,即使想要開展田徑課,往往陷入有心無力的局面。近年來,雖然國家一再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但是許多學校和教師依然對體育課以及田徑項目不夠重視,無論是課時設置還是基礎設施方面都不能適應當下的教育需求,導致田徑課的開展流于形式。
(二)學生對田徑項目缺乏興趣
目前,大多數教師對田徑課不夠重視,在教學設計上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直接導致學生對田徑課缺乏足夠的興趣。而且,大多數教師由于缺乏相關的教學經驗,在進行田徑課設計的時候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研組的安排進行教學,并不會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個性化的設計,而傳統的田徑項目又存在運動量較大的情況,學生往往感覺較累,如果教師不能夠對整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通常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二、在高中田徑課教學中運用發現法的策略
(一)發現法在跨欄跑中的運用
在高中田徑課教學中,跨欄跑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由于這項田徑運動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合理把握教學的進度,不能夠操之過急,要在尊重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在許多學校,跨欄跑是學生從高一開始就需要學習的內容,但是高一的學生往往缺乏跨欄跑的基礎,在一開始接觸的時候甚至連基本的規則和動作都不知道。這就需要教師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教起,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規范自身的動作,避免由于動作失誤而出現問題。
在進行跨欄跑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帶領學生一起根據之前看過或者了解過的跨欄跑內容去思考這樣幾個問題:跨欄跑分為哪幾個環節?在跨欄跑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哪幾個動作?如何做出正確的跨欄動作?高中學生富有探究精神,教師要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主動思考跨欄跑的動作要領,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當然,學生的思考結果可能與實際的動作規范相差甚遠,但這個時候反而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好奇心。在學生思考完以后,教師公布正確答案。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對整個跨欄跑的過程有著更強的好奇心,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且,在思考和驗證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發現自己思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種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發現法的精髓所在。
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體驗幾次跨欄動作,并且根據實際的跨欄過程思考上述幾個問題,用實踐去印證以前的思考,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在攻欄的時候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那些學習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并且在學生示范的時候指出動作中需要注意的點,然后讓幾位問題較大的學生進行展示,對學生展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糾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攻克跨欄跑的重難點內容。
在整個跨欄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好地運用了發現法,讓學生發現自己在跨欄跑的時候存在的問題,并且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對這幾個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解決,讓整個發現法教學過程更加完善,能夠對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發現法在跳遠中的運用
跳遠是高中田徑項目中另一個重要內容。在跳遠教學中,許多學生由于動作不夠規范或者肢體不夠協調等出現了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跳遠效果的發揮,進而影響到學生的體育測試成績。許多學生認為,跳遠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項目,只需要多加練習即可。事實上,跳遠項目存在許多特殊的技巧,學生如果能夠掌握這些技巧,那么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發現法運用到跳遠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跳遠過程中的一些技巧,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跳遠成績,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
在跳遠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比如“跳遠的時候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姿勢?重心應該在什么時間向哪里偏移?起跳的時候應該朝著哪一個方向?”等。這些問題與跳遠技巧密不可分。弄懂這些問題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一定的跳遠技巧。
當然,發現法并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發現問題,也要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教師可以拿出2~3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練習跳遠。在每一次的練習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積極思考課前提出的幾個問題,并且在實踐中找到最終的答案。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學生能夠很好地總結出適合起跳的角度通常在20度至25度之間。起跳姿勢和重心的偏移等問題相對較難,教師可以讓幾位發揮較好的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最后由教師來進行課堂總結,并且示范出正確的跳遠姿勢,在整個跳遠過程中將重心的偏移情況詳細地講解出來。在講解完這些知識以后,教師再次安排學生進行跳遠嘗試。在這次跳遠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著重對起跳的姿勢和重心的偏移情況進行規范,一步步地幫助學生提高跳遠成績。
在整個跳遠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發現法很好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跳遠姿勢,與傳統的理論教學相比,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未來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發現法在鉛球中的運用
與跨欄跑和跳遠不同,鉛球項目對學生的上肢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鉛球是許多學校在高一學年就設置的教學內容,算是一種入門級的田徑運動,所以教師要注重鉛球教學的策略。從目前的鉛球教學來看,許多教師往往只是對標準的鉛球動作進行幾次演示,然后就讓學生按順序進行嘗試,完全依靠學生自己的理解和原有的肢體力量進行訓練,既沒有對學生的上肢力量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也沒有對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規范,完全不利于學生掌握鉛球運動的方法。發現法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弊端,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進行鉛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幾個錯誤示范來讓學生發現鉛球學習的關鍵所在。之后,學生會發現教師的滑步動作有問題,或者在擲鉛球的時候完全依靠自身的蠻力,既沒有找準角度,也沒有調整發力姿勢等。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出學習鉛球的幾個關鍵內容:擲鉛球是否存在技巧?如何通過正確的滑步來發揮更好的實力?針對這幾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整個擲鉛球的動作進行分解練習。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練地調動身體的力量,真正將手臂、腰肢和腿部的力量完全調動起來,在嘗試幾次以后再讓學生握住鉛球,運用剛剛的發力姿勢將鉛球擲出去。在學習滑步的時候,教師依然通過分解的方式來讓學生先領悟滑步的精髓,然后再將上半身的動作融入進去。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正確的鉛球投擲方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發現法讓學生準確找到了鉛球學習的關鍵點,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上,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課教師在進行田徑項目的教學時,應該注意將發現法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符合教育改革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韓龍淑.當前教學模式研究中面臨的問題及其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02):47-49.
姚繼東.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內涵及實施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05):53-54.
史冬博.發現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