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9年9月美國對伊朗宣布的單方面制裁使得中遠船務有限公司的兩家子公司被制裁,被制裁對象分別是中遠海運油輪公司和中遠海運油輪船員與船舶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5月美國國務院、美國財政部境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美國海岸警衛隊頒布《航運業應對制裁建議書》,該建議書列明了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被制裁的具體要點。這些要點主要體現在海運服務貿易交易對象的選擇、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自身供應鏈管理和航行線路選擇三個方面的風險點,我國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為應對美國經濟制裁,要做好交易對象慎重選擇、事先風險系統內控和航行線路預警三點措施,進一步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關鍵詞:航運業;經濟制裁;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風險點;應對措施
2020年9月3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對數家允許運輸和銷售伊朗石化產品的公司進行所謂的單方面制裁,其中包括3家中國的航運公司,以及2名中國人。同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稱,認定了6個實體有與已經遭到OFAC制裁的伊朗公司進行相關石化產品貿易以及運輸行為。此外,美國國務院還對五家被認定實體實施了經濟制裁,主要理由在于他們在知情的情況下從事購買、收購、銷售、運輸或銷售伊朗石油或石油產品的活動,可見美國的經濟制裁的著眼點從國際貨物買賣轉向海上貨物運輸行為,制裁點開始轉向海運服務貿易行業。對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而言,梳理美國有關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經濟制裁的相關政策文件,可以對美國的經濟制裁進行提前防范,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5月14日,美國國務院、美國財政部境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美國海岸警衛隊頒布《航運業應對制裁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其對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防范風險提供了行為指南。國際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可以依據《建議書》梳理自身面臨的流程風險,及早提出防范措施。
一、美國《航運業應對制裁建議書》主要內容梳理
國際航運服務企業主要用美元結算,若一不小心陷入制裁的陷阱,對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影響是致命的。由此,《建議書》針對非法避免經濟制裁的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做法,對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反制裁行為的“非法行為”進行列舉式界定,即主要包括為伊朗、朝鮮和敘利亞等被制裁國家規避制裁、走私、犯罪活動、恐怖活動等行為,提供海上運輸便利以及與之進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交易的行為。
從結構內容上來看,《建議書》分為正文和附件兩個主體部分。
(一)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較為常見的有被制裁風險的實踐做法
正文部分主要列明了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較為常見的有被制裁風險的實踐做法,并初步提出了有效識別規避制裁的建議。正文部分討論了美國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被制裁的風險,包含常見的有被制裁風險的航運企業做法,以及規避制裁的最新信息。主要是向船主、管理人員、經營者、經紀人、船舶供應商、船旗注冊處、港口運營商、航運公司、貨運代理、分類服務提供商、商品貿易商、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等,提供分類風險提示指導。正文為海運服務貿易企業提供了反制裁制定盡職調查和合規政策與程序方法。正文部分尤其提到,私營企業要適當評估其被制裁風險,并在必要時實施合規控制,提前解決可能遇到的風險。當航行區域在確定為高風險區域或附近區域內作業時,應做好被制裁的高風險預警提示。
(二)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反制裁合規措施的附加指南和信息
附件A主要是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反制裁合規措施的附加指南和信息,旨在協助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行為,符合OFAC規定的有效制裁合規方案。附件B分為三節,分別是美國對朝鮮、伊朗和敘利亞等國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實施制裁的信息,除了第一節是關于美國和聯合國對朝鮮海運業制裁的情況的說明,以及朝鮮欺詐行為事實的概述,第二節和第三節都是關于美國對伊朗和敘利亞海運業制裁情況以及伊朗和敘利亞海運欺詐行為概述。《建議書》還鼓勵從事原油、精煉石油、石化產品、鋼鐵、鋁、銅、砂和煤炭貿易供應鏈的實體和個人,審查本咨詢意見,并在必要時采取適當行動,避免被制裁。
根據《建議書》的規定,可制裁的航運活動的風險點,主要集中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交易對象選擇、船舶管理、航線規劃等方面。所以,在美國頒布《建議書》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應在合規的框架下,積極利用OFAC的程序規則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行為要求做好風險防范,以免自身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二、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面臨的風險
(一)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交易對象選擇面臨的風險
其一,與被制裁對象進行交易面臨被制裁。從美國經濟制裁的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對伊朗等國實施的制裁,主要集中在石油和石油制品的貿易以及相關的運輸、支付、保險等業務。依據美國一級制裁與二級制裁的要求,如果只是“一級制裁”,該制裁主要針對美國的企業,其范圍限于涉及美國的業務,制裁措施包括不能使用美元結算;如果同時是“二級制裁”,受影響的主體包含美國的企業和非美國的企業,根據美國制裁法律制度,即便是間接地參與到被制裁的業務也可能受到制裁。針對伊朗出口石油和石油制品運輸制裁,美國 OFAC 發布《石油海上運輸指南》,該指南明確指出全球范圍內豁免期為180天,截止日期為2019年5月2日。在此之后,仍參與伊朗出口石油或石油產品運輸交易鏈條的實體和個人將面臨被制裁風險,具體包括航運公司、船舶經營人、船舶管理人、保險人和金融機構等,其中特別強調為運輸伊朗石油或者石油制品的船舶提供添加燃油服務的實體和個人同樣屬于被制裁的對象。由此可見,被制裁的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主要源于與美國制裁對象進行海運服務貿易,若有證據證明與被制裁對象進行交易,則會面臨被美國制裁的風險。
其二,貨運單據成為被制裁的重要依據。依據美國制裁法的要求,其制裁的依據在于相應貨運單據的簽發。海上石油和石油制品運輸涉及的業務相關方眾多,除航運公司外,還涉及港口貨物裝卸、倉儲、駁運、拖船、代理、供應等。提單、原產地證書、發票、裝箱單、保險憑證和最后停靠港清單都是通常伴隨海運交易的文件。這些文件完整和準確與否可能成為以后被制裁的依據,這些文件也是交易各方了解海運服務貿易中涉及的交易實體、收貨人、運輸貨物種類和承運船舶的基礎材料。若是海運服務貿易中貨方為躲避制裁而非法偽造了與石化產品、石油、石油產品或金屬(鋼、鐵)或沙子有關的運輸單據,以掩蓋其真實來源,也將面臨被制裁風險。
其三,交易貨物來自被制裁的高風險地區。同樣,對于所運輸貨物,盡管貨方稱貨物來自于制裁的低風險區域,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對明示或暗示可能來自于被制裁的高風險地區的貨物及貨物單據未進行盡職調查,或缺少貨方客戶背景調查,也有存在可能被制裁的風險。
(二)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的風險
其一,航運管理的復雜性使得經濟制裁的風險性加大。海運服務貿易屬于多環節、多重資本介入的行業,具有政府和私營企業多重屬性,所以,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管理主體具有復雜性特點。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的所有權或管理權模式建構中,有可能會涉及被制裁的經濟主體,是以股東的樣態隱秘參與或介入,這樣將使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落入被制裁的困境。與航運公司交易的相對方,若是通過股權模式或是航運管理模式的變化,變成最終受益的一方,海運服務貿易企業有可能陷入被制裁風險。船方和貨方組成的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管理模式的復雜性,使得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企業管理組織架構上很容易陷入被制裁的困境。
其二,航運公司對于船舶的管理的粗放化有可能陷入被制裁風波。依據《建議書》規定,總噸位100噸及以上客船和300噸及以上貨船要區別標注,不得隨意涂改船舶上的IMO編號和船舶名稱。IMO編號是國際海事組織的識別碼,是船舶名稱代碼,具有穩定性與不可更改性特點。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如果在運輸過程中不小心改變了船舶的標識特征,將會被懷疑從事被制裁運輸業務,將面臨被制裁的風險。在船舶標識的船旗上偽造船旗或是多次或反復注冊船旗國(“跳旗”),將會有非法從事海運服務貿易的嫌疑。船舶所有人或管理人在注銷某一國家的船旗國登記后,繼續使用該國國旗的任何情況,或未經船旗國適當授權而對外懸掛國旗的情況,或船舶在短時間內頻繁更換船旗,且行為可疑,將會面臨被制裁的風險。
(三)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航行線路選擇面臨的風險
其一,進入被制裁的區域或關聯區域面臨制裁風險。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航線規劃上以及最終航線運行上,會因為進入被制裁的區域或關聯區域,而被認定為與被制裁國家存在利益輸出,從而被列入被制裁名單。雖然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繞航過境和轉運在全球貨物流動中很常見,然而,航行若是通過間接路線、計劃外繞航或通過第三國過駁轉運貨物或是海上拋貨,而貨物或收件人的最終目的地或原產地來自于被制裁地區(高風險區域),則會被認定為惡意航行行為。因此,對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來說,海上航行的制裁風險在于超出適當的限度,偏離正常商業行為的航線和目的地。
其二,AIS系統的不當使用將面臨制裁風險。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航行過程的AIS系統的使用,是判斷航線軌跡的直接依據。AIS是一種國際授權的系統,通過高頻無線電波傳輸船舶的識別和導航位置數據,《海上生命安全公約》要求在國際航程上航行的某些類別的船舶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運行自動識別系統。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若是故意禁用AIS系統或操縱修改傳輸數據,AIS系統本身出現故障發生在被制裁高風險區并且沒有合理理由,AIS并未形成連續有效監控船舶,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將面臨制裁風險。
三、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的應對措施
(一)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交易對象選擇風險應對措施
第一,應加強對客戶和交易對手信息的收集。為應對上述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交易對象選擇上面臨的風險,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首先應加強信息的收集,從而使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對客戶和交易對手有充分了解。通過Refinitive World-check One; IHS Markit; Lloyds List Intelligence; MCaas; VT Explorer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交易前盡職調查、評估標的船、評估交易各方是否有被制裁記錄。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合規部門通過研究由全球商品貿易供應商和經紀公司在行業通告中定期提供的有關被制裁的案例,特別是在運輸石油和石油產品方面的最新案例,掌握行業最新制裁動向,梳理最新被制裁風險點,避免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陷入被制裁風險。與交易對象在合同中約定被制裁風險的責任承擔條款,若是由于貨方的故意或過失導致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被制裁,可以約定損害賠償責任條款,并將此約定作為申訴的證據文件。
第二,積極進行申訴程序。同時,在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因為交易對象選擇而遭受制裁后,積極進行申訴程序,做好調查問卷的應答。制裁公告上通常會列明海運服務貿易企業所受制裁的具體事項,如禁止換匯、凍結財產及其權益等。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遭受制裁后,應針對所遭受具體制裁事項,結合自身業務梳理排查等措施,迅速、準確查清關鍵事實,并據此按照申訴程序進行積極申訴,爭取在名單上被除名。
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可致信給OFAC并請求從OFAC制裁名單(包括SDN名單)中刪除,啟動OFAC移除審核程序。可以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將書面請求(或“請愿書”)發送給OFAC。為更快地送達,可以將請愿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OFAC.Reconsideration@treasury.gov。OFAC不接受電話要求移除。請愿書包括但不限于被制裁人的姓名和聯系人的姓名和郵寄地址(包括電子郵件地址);相關OFAC上市行動的日期(例如名稱或標識);以及關于重新考慮OFAC的決定的請求,包括詳細說明被制裁人應該被刪除的原因以及其他佐證信息。
第三,在貨物單據上做好審慎檢查。針對貨方偽造單據導致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被制裁的情形,海運服務貿易企業應在貨物單據上做好審慎檢查。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可審核提貨單以確認貨物原產地,對來自被認定為規避制裁的高風險地區的石油、石化產品、燃料和金屬的貨物,應謹慎地進行審查。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要認識到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購買原油和精煉石油、石化產品和金屬可能面臨被制裁危險信號。
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要讓貨方提供完整、準確的貨運單據,包括為處理與進出伊朗、朝鮮和敘利亞產品相關交易的個人和實體提供的提貨單,并對此進行審查。一般情況下,此類裝運單據應反映出基本航程的細節,包括船舶、貨物、原產地、目的地和交易各方。任何被篡改貨運單據的跡象,無論是否與這些領域或其他領域有關,都可能是潛在非法活動的危險信號,應在提供服務前進行充分調查。
(二)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內部風險控制應對措施
第一,做好對交易相對方盡職調查。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為避免因為自身內部管理出現問題而面臨制裁風險,除了要加強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自身管理能力以外,還要借助其他機構對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加強監督管理,梳理股權架構,并委托專業法律服務機構對交易相對方以及內部管理方進行相應的盡職調查模式,及時合理規避制裁風險點。盡職調查要素包括相應經濟主體的總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活動方式,是否符合美國和聯合國制裁的要求,是否擁有足夠的管理資源,確保其員工(如直接雇員、承包商和員工)執行并遵守美國制裁政策等有關制裁要求,同時,確保盡職調查文件盡量包括(如船旗國登記處的登記文件)護照的彩色復印件、姓名、營業和居住地址、護照號碼和簽發國、電話號碼和所有船舶所有人的電子郵件,以及該船舶船隊中所有船舶的名稱和海事組織業主,對調查的以上文件信息做好證據保存,以期在申訴過程中做好證據呈示。制裁企業不能隨意將協議、應收賬款和其他財產轉移至未受制裁的其他公司,否則制裁方可能會將制裁范圍進一步擴大,或將直接針對財產本身實施制裁。
第二,核實每艘船舶的國際海事組織編號。海運服務貿易企業為避免參與非法活動的船只涂改其船舶名稱和船舶編號,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可以通過國際海事組織的全球綜合航運信息系統,核實每艘船舶的國際海事組織編號。如果海事組織編碼和船名不符,可進一步調查并與前一船旗國聯系,確認申請并從以前的登記處刪除。然后,向接收船旗國管理局發送一份符合《海上生命安全公約》規定的、涵蓋船舶在其管轄范圍內的連續簡要記錄的副本,以及其他國家以前發給該船的任何連續簡要記錄。以保證信息的完備,并與其他船旗國登記處、商業數據庫和國際海事組織共享因參與可制裁或非法航運活動被拒絕注冊或注銷的船舶的名稱和國際海事組織編號,以符合美國和聯合國相關制裁措施的方式開展活動。
第三,做好對偽造船旗和虛假注冊船旗的行為辨識。偽造船旗和虛假注冊船旗的行為表現形式多樣,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可以在其認為適當和有助于評估和減輕制裁風險的范圍內,采取一定的盡職調查措施。可采用二維碼或條形碼系統,通過使用手機應用程序或訪問前船旗國網站,檢查登記文件的真實性、有效性或注銷情況。可請求通過諒解備忘錄加入登記冊信息共享契約(目前由利比里亞、巴拿馬和馬紹爾群島牽頭),為懸掛其國旗的船只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員,組織關于聯合國和美國制裁影響的培訓和研討會,在船舶標識以及船旗使用提供合規操作。
(三)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航行線路選擇的應對措施
第一,建立高風險被制裁水域的預警機制。海運服務貿易企業若要降低因為航行違規被制裁的風險,首先公司內部合規部門要建立航行區域的低、中、高風險區域的不同應對措施,建立高風險被制裁水域的預警機制,進入高風險水域不允許有任何停留以及不正常的航行行為,若是發生船舶停航突發狀況要做好證據固定工作,以期與OFAC建立一套信任機制,使得當海運服務貿易企業不能夠在實踐中或者經濟上對其合規操作進行證明時,可以說服OFAC來同意它們的項目。在航線要求上實行嚴格要求,允許適度偏離正常航線,但是要密切監督貨物的海上運輸線路,防止惡意繞航掩飾貨物最終目的地或原產地的行為發生,避免進入高風險區域。
第二,確保對AIS系統的操作符合規定。為防止因為航行線路選擇出現問題而遭受制裁,海運服務貿易企業除加強自身對于AIS系統的掌握運用以外,還要借助外部幫助,以使得對AIS系統的操作符合規定,避免無端制裁。在技術上還可以與船級社合作,為AIS設備提供軟鎖,在不影響《海上生命安全公約》要求的情況下,以確保船舶識別和位置數據的完整性。軟鎖不允許在航行過程中進行手動更改,但允許在必要時或在緊急情況下禁用,同時允許船級社檢查更改日志,并在規定的年度設備檢查期間報告對這些數據的處理從而在技術上進行風險規避。海運服務貿易企業在第一次航行前,就相關制裁計劃的海事影響,對所有可能進入高風險區域的船長、船員進行培訓,合規航行,船舶航行駛入高風險區域時可與美國財政部、聯合國和美國海岸警衛隊進行信息共享,自證清白,以獲得諒解,從而降低被制裁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朱帥.從首例違反伊朗制裁處罰案看OFAC執法[N].中國電子報,2020-1-9.
[2]涂啟明.不容小覷的美國制裁[J].中國外匯,2020(1):74-75.
[3]李敘華. 美國經濟制裁對我國港航企業的影響及其對策[J].中國港口,2019(12):52-57.
[4] 王樹聲.船長對船舶證書的管理[J].珠江水運,2013(22):80-82.
[5]楊燕.中國海運服務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完善建議[J].對外經貿實務,2020年(5):89-92.
[6]壽建敏.世界航運市場演變和疫情后中國港口發展趨向[J].中國港口,2020(4):3-8
[基金項目]本文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課題:《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監管法律制度研究——以中外比較為視角》(項目編號:YF16-Q14)的階段性成果,并獲得“中央財政2018年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重大慢病防治基礎研究與轉化平臺項目)”支持。
[作者簡介]方安安(1982—),女,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大連醫科大學法學系講師;研究方向:海商法、醫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