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光華
在高三階段的歷史復習課中,教師往往用傳統的方法,在高一高二所學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深拓展,總結歸納,然后引導學生整理、背誦筆記。這樣做并不利于學生高效地復習,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提高高三歷史復習的效率。
思維導圖用發散形的分支建立起知識體系,從而有利于人們的學習、記憶、思考和表達。
因此,在高考備考復習中,如果能運用思維導圖把各個知識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形成知識框架體系,就能讓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
一、單個歷史事件的知識點體系化、系統化
傳統歷史復習的方法是利用原來的課堂筆記,將每一課的提綱用文字的形式逐條呈現,如北師大版必修二第四課《商業的發展》的復習提綱是這樣的:
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
1.原始社會末期:出現商品交換
2.商代:商業形成
表現:(1)出現貝類貨幣? (2)工商食官
3.春秋戰國:民營商業的興起
表現:(1)形成中原市場? (2)商業城市涌現
(3)金屬貨幣流通? (4)涌現大商人
4.秦漢:初步發展
(1)原因? ? ? ? (2)表現
5.隋唐:進一步發展
(1)原因? ? ? ? (2)表現
6.宋元:空前繁榮
(1)原因? ? ? ? (2)表現
7.明清:進一步繁榮(表現)
從提綱可以看到,傳統筆記內容多、細、雜,學生難以把握重點,記憶起來容易混亂。單一的文字表達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復習效率低下。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這一課的復習,可以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表現為中心向外擴散,把七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和特點概括進來,然后每個階段再擴散到商業發展的表現和原因,如下圖:
此圖以思維發散的方式,逐層展示關鍵基礎知識。其基本的制作思路如下:
第一步,以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表現作為主題。
第二步,以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和特征作為一級分支(羅列一級分支時需注意,應想好這個主題分為多少個階段,預留好空白位置,預防因位置不足而把思維導圖畫得凌亂擁擠,不方便閱讀)。
第三步,以每個階段的原因和表現作為二級分支。
第四步,二級分支下列出每個階段原因和表現的內容要點作為三級分支。
這樣,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階段性一目了然,同時每個階段需要掌握的商業發展的原因和表現也清晰完整地顯示出來。
有明顯的階段性的類似歷史事件,如政治制度的發展,各種形式的經濟的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的發展等,都可以用此種方式來展現事件發展的階段,再把每個階段發展的原因、特點、表現、影響等向下延伸,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還有一些歷史事件不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只是短期發生,如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此時只要把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過程、結果、影響等作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列出,再把每一個一級分支的內容要點延伸成二級分支即可。
二、多個歷史事件知識之間的聯系
1.單元知識的整合
單個歷史事件知識點的整合只是高三復習中最基礎的部分。進入二輪復習后,要有更高層次的知識整合,才能更好地從整體把握歷史發展的趨勢。以必修二第二單元《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為例,如下圖:
如圖所示,《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的一級分支,一個是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另一個是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而經濟結構變動的表現,即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洋務運動出現和外商企業的入侵,而這三個塊面恰恰是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因素。這樣就把這兩個重要板塊的關聯展現出來了。
資本主義產生后進入曲折發展,把四個發展階段(可列出時間)作為二級分支;在二級分支下列出原因、概況、特點、影響作為三級分支;再把三級分支所包含的內容要點羅列出來作為四級分支。這樣就把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構建成一張知識網,便于學生深刻記憶。
由此可見,單元知識整合的思維導圖,不僅僅是單個歷史知識整合的擴大版,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同一單元中的歷史事件整合在一起,并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將一個個歷史知識點連接成一個知識網絡。
2.專題知識的整合
現行新課程版教材把古今中外歷史分類為政治史、經濟史和思想文化史來學習,容易給人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學生不容易把相類似的歷史事件進行關聯。所以高三復習一般都會有一個階段的專題復習,把相關聯的歷史事件集合起來,找到它們的關聯點,也就是線索,用這條線索把它們串聯起來,就形成一個個的專題。專題復習同樣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形成知識網絡。
3.以時間為軸的階段性知識整合
現行新課程版教材同樣割裂了同一時間段組成社會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使學生對某一歷史階段整個社會的認識不全。在高三復習中,要把割裂的歷史重新放回到整體歷史之中,形成完整的歷史,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到真實的歷史。
比如以中國古代的宋代為例,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歸納、還原這一時期的歷史。思維導圖如下:
這樣把這些知識都整合起來,就給我們還原了豐富立體的、真實的宋代,利于學生在回答關于宋代的問題時思維發散和拓展,答題更完整。
其實階段性知識整合和專題知識整合的道理是一樣的,把朝代換成中國古代任何一個朝代或是中國和世界近現代的任何時間段都可以,同樣是把每一階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知識歸類,形成知識網絡,讓學生對中外每一個時間段的社會有個整體的、完整的認識。
但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確實給歷史復習提供了一個好方法,但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適合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或者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與其他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復習。如何實現歷史復習的高效率,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