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雁

你聽說過女媧摶(tuán)土造人的神話故事嗎?
相傳在上古時期,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閃爍的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花鳥蟲魚。女媧娘娘覺得天地間還是太單調了,好像缺了點兒什么,于是便把泥土和水混合,仿照自己的模樣捏出了一個個泥娃娃。神奇的是,這些泥娃娃竟然有了生命,人類就這樣誕生了。
當我們去掉這個故事中的神話成分,可以發現,它向我們揭示的其實是泥土和水對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在“遠古巴渝”展廳,我們可以看到,在巴渝大地上,眾多勤勞能干、聰慧愛美的巴渝祖先發揮他們的藝術天分,用泥土和水燒制了陶器,從大自然中采集各種礦物制成顏料繪在陶坯上,經過一次次實驗,他們燒制出了別具一格的彩陶。
巴渝地區最有名氣的彩陶當數大溪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了,這里的彩陶大多是紅色的,上面的圖案是簡單、抽象的幾何圖案,以褐色和黑色為主。尤其特別的是,有一些陶器的內壁竟是亮黑色的。原來,為了燒制出更多顏色的陶器,聰明的大溪先民在陶器出窯時,會趁著余溫尚存,把陶器倒扣在炭上或者把炭撒到陶器里,這樣就能使器物內壁呈亮黑色了。這種工藝叫“滲碳”,它可以使陶器更加堅固且耐用。說到這里,你有沒有什么奇思妙想,也來創作一些與眾不同的彩陶呢?趕緊記下你的創作方法并去實驗一下吧!

彩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陶藝術水平的最高代表。我們的先民在生產技術水平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將自身的生活經歷、精神信仰和周邊環境幻化成彩繪圖案,給陶器披上一件件華麗的外衣,體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期許。看著這些歷經千年完整保留下來的彩陶,你的腦海中會不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一群快樂的古人正在河邊忙碌地挖土、捏坯、彩繪、燒陶……讓我們為古人的勤勞智慧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