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凱 王怡晨
摘? 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性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且建設“美麗鄉村”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嶄新理念,具備嶄新的內涵與時代意義。我國的經濟水平正處于飛速提升的階段,鄉村經濟也在穩步發展中,鄉村人居環境也成為關注點之一。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及人口大省,擁有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把河南鄉村建設做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鄉村人居環境設計中,鄉村景觀設計應明確設計的重要意義及重點解決的短板問題,并根據科學的設計方法進行合理規劃。
關鍵詞: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人居環境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鄉村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城市建設相比,仍處于落后階段。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并提及“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此指引下,鄉村人居環境建設也變得尤為重要。在河南省作為中原腹地,人口密度較大、物質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特殊且具有明顯優勢的條件下,河南鄉村建設有著明顯的進步,例如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等,也正因如此,雖說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環了鄉村景觀的平衡性,土地資源的利用等問題也應運而生。若想要鄉村建設發展得好,協調好鄉村景觀建設也很重要,在合理使用鄉村土地資源以及維護鄉村生態平衡的同時也要保護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展現。
一、“美麗鄉村”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設計
美麗鄉村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基于農村地區變革而提出的,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作為主要理念,通過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將農村塑造成為“村村優美,人人幸福,家家創業,處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鄉村,其中“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更是對鄉村建設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導向[1]。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應以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自然人文資源為基礎,以突出本土地方性特色與地域特殊性為核心,以平衡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創造鄉村居民良好的居住環境為目的,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
二、河南鄉村景觀設計的意義
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鄉村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在生產方式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破壞環境的現象,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發展河南鄉村景觀建設,在對河南的傳統文化及本土風貌重點保護與傳承的同時,也提升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人居環境,在增強河南農村建設影響力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提升鄉民的生活質量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形下,鄉村建設受城市化建設影響,但在此沖擊下鄉村居民無論是在生活方式或生活情感上,仍然飽含著淳樸的民風及鄰里之間往來的親密感,呈現出人與大自然的相互依存的狀態。鄉村景觀設計表達著人們的情感寄托,讓人們的精神得以放松。在全球變暖、干旱、地震等情形下,各種污染也不斷破壞環境和生態系統,這就更使得人們意識到鄉村環境建設的重要性,人們都想迫切尋找到能使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發展的滿意答卷,造就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文化,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生存環境,給予其最大的物質保障和精神保障。
(二)傳承地方特色文化
在鄉村環境設計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本身所固有的地方性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掘,將能凸顯地域文化的代表性景觀在設計中表現出來。例如可以考慮運用鄉土元素,利用鄉土植物、石材等,結合鄉土故事進行景觀小品設計,為鄉村景觀設計開發新思路、新途徑,增強農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以此不斷將鄉村自然環境與人文情懷充分融合,既弘揚了地方文化,同時又提升了鄉村地域性的獨特魅力,挖掘了鄉土背后的文化內涵。
(三)有效帶動鄉村經濟增長
鄉村景觀設計應依據經濟發展現狀,采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發展戰略,走共同發展道路,這也符合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前景和趨勢。重視鄉村景觀建設,帶動鄉村整體性發展,不僅能縮小城鄉居住環境差異,又能減少農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流出的現象,且能在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中提供人才保障。
就當今旅游業發展現狀來看,鄉村景觀以地方特色吸引游客,越來越多的游客在鄉村旅游中,享受當地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并在精神層面上得以放松身心,增加了客流量,也使得鄉村旅游發展變快,增加了鄉村居民收入,也使很多貧困鄉村借助旅游經濟得以大力發展,實現脫貧。這種鄉村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景觀模式也是值得大力推行的,既可以弘揚當地文化、彰顯地域風情,又能保護自然資源,提高鄉村經濟效益,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三、鄉村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問題嚴重
鄉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賦予的價值貢獻,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的破環和自然資源過度消耗的現象也同步呈現。盡管國家重在強調保護基本農田,但環境質量的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就需要加強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理念,充分考慮生態格局,對碎片化景觀進行修復和整合。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更避免不了農作肥料的處理,在這過程中則對水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對環境保護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負擔。
(二)缺乏地域特色
無論是城市景觀設計還是鄉村景觀設計,都圍繞當地的環境特征而設計。河南省具有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但現階段鄉村景觀建設中不僅沒有突出當地文化底蘊,反而在設計上偏向西方景觀設計理念,在鄉村景觀設計中嚴重缺乏地域性特征,致使鄉村景觀的地域性表現得支離破碎。
(三)設計層面的問題
目前我國鄉村景觀設計趨于城鎮化,受城鎮平均規模限制,布局模式、總體規劃設計手法單一,設計時不分地域位置和大小,且缺乏本土獨特的結構特點,設計方案缺乏研究和探索。例如,在鄉民自行進行房屋搭建時,不具備專業的設計技能,沒有高水準的設計圖紙而直接進行建造,因此造成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外加建筑性能不好、住宅舒適度不佳等問題,從而導致鄉村景觀與建筑風格和布局上的不協調。甚至對其存在一些誤解,陷入一種誤區,認為只需種植綠植,達到大面積綠化即可,思想層面過于狹隘。此類情形不僅不能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也沒有使得鄉民獲取到本該擁有的利益。
四、鄉村人居環境設計方法
鄉村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其所處環境的優良程度,直接影響到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設計者需要考慮鄉村地域環境的可利用性,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將不可或缺的本土傳統文化融入到人居環境設計中。其設計方法為:(1)做好鄉村道路布局。鄉村所處地域形勢不同,應因地制宜地規劃鄉村道路,盡可能在簡單的道路框架內巧妙融入現代風格,同時不忘呈現地方文化特色、保護傳統建筑。(2)關注自然,以生態為核心。鄉村景觀建設雖由人來改造和創造,老子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由自然而生,故當人不自然時,需采取相應的對治措施,以復其自然,最終還是應回歸到自然中去。重視自然發展規律,以生態環境為核心,不僅展現鄉村景觀的獨特魅力,也證明現代文明建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生態文明并不矛盾。(3)保持現有的地域特征。近些年例如鳳凰古城等很多鄉村古鎮商業化嚴重,傳統建筑及景觀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韻味,變得平平無奇。一些梯田景觀,例如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梯田等,因鄉村獨特的地域和氣候特征發展起來,這更需要今后利用好當地資源,發展鄉村自身優勢,保護自身特色,為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做出貢獻,打造獨具一格的鄉村旅游基地和鄉村人居環境。
五、結語
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途徑,我國愈加重視鄉村建設的各方面問題,尤其是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根據鄉村的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美學要求,在尊重當地歷史文脈、自然人文條件的基礎上,做好規劃設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重點、難點。除了考慮城市化的影響外,應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也希望鄉村建設在未來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公淇.美麗鄉村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策略[J].農村實用技術,2020(2):186.
[2]解曉麗.解析中國鄉村景觀建設[J].現代裝飾(理論),2014(1):71.
[3]王卉,王文.鄉村景觀規劃建設研究[J].河南農業,2019(17):32-33.
[4]田潔.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的設計方法[N].黑河學院學報,2019(12):76-78.
[5]王芳.試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N].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66-68
作者簡介:王大凱,碩士,中原工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王怡晨,中原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