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琨 盧 橋
(1.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 廣東 廣州 510631;2.廣東金融學院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 廣州 510521)
近年來,國家極為重視高等院校創新性實踐教學,以及大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圖書情報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才需求的變化,實踐教學環節被強化了,新一代圖書情報專業人才要具備綜合實踐能力,而實驗室在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設信息綜合實驗室,對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有良好的支撐作用。它不僅可以實現圖書情報教育在新技術上的推廣應用,還可以使學生在理解新技術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目前,在國內針對圖書情報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中,關注實踐實驗的研究和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研究的較少,筆者以中國學術期刊(CNKI)全文數據庫為主要來源,使用“(SU=圖書情報 OR SU=圖書館學 OR SU=情報學 OR SU=檔案學 OR SU=MLIS)AND SU=實驗室”檢索式,檢索時間范圍為1980—2019,檢索發現,關于基礎學科實驗室設計建設的文獻較多,但和圖書情報實驗室相關的文獻較少,檢索到相關文獻62篇,去除征文、介紹等與主題不相關的文獻,僅僅得到32篇文獻。在32篇文獻中,有關實驗室實例的,僅有中國人民大學的檔案學院實驗室、武漢大學的圖書情報實驗教學中心、南京大學的“數據工程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1]、清華開放網絡存儲實驗室。通過對文獻的收集整理,筆者按照先后順序回顧我國學者在圖書情報實驗室建設上所做的貢獻。早在1984年,桑健提出了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文中指出:師資、圖書資料、實驗設備是圖書情報學教育的三大支撐。[2]1987年,姜岳描述了圖書情報部門建立科研實驗室六大優點。[3]1992年,劉培平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實驗室建設。[4]1999年,胡昌平在《面向21世紀的中國信息管理類專業教育》一文的最后部分提出,當下可以按照專業教學結合信息技術應用新特點組織實驗教學的模式,組建專業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5]沈祥興在1999年描述了信息網絡環境下,圖書情報專業教學實驗的發展。[6]2001年,沈祥興、陳遠等闡述了實驗教學對圖書情報相關專業教育的重要性。[7]2002年,學者主要探討圖情檔學科實踐教學,以許曉明[8]、張國民[9]和趙淑梅[10]等為代表。
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具有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新技術浪潮下,圖書館組織形式及業務發生了較大變化,各種服務不斷創新,圖書館需要大量的應用型、創新型圖書情報人才;而圖書情報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因此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有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隨著教育不斷改革和發展,實驗室在高校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1]
筆者通過網絡,在全國高校中選擇“985”“211”工程院校進行調查訪問,在“985”“211”工程院校中開設圖書情報相關專業的高校官方網站查詢統計,具體統計包括名稱、學校性質、相關實驗室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985”“211”院校開設圖書館學專業建設實驗室情況
全國高等院校中,開設圖書情報相關專業的985院校一共有22所,但擁有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實驗室的僅有3所;開設圖書情報相關專業的211院校一共有34所,其中擁有相關專業實驗室的僅11所,他們分別是武漢大學的圖書情報實驗教學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的實驗檔案館,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實驗室,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實驗室,南京大學的江蘇省數據工程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東北師范大學的數字圖書館實驗室、信息綜合實驗室等。
其中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實驗教學中心是目前我國圖書情報領域內最好的實驗室。在教學基礎設施方面,中心設有圖書館、情報、檔案與出版技術集成基礎實驗室,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集成實驗室,能覆蓋學院60%以上的本科生課程,滿足學院相關專業本科教學的需要及80%以上專業教師備課與專業研究的需求。
對于不斷有新技術融入的圖書情報領域來說,擁有一個專業實驗室,對專業教育和學科發展會有更多的幫助,因此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建設非常重要。我國高校的圖書情報實驗室起步較晚,擁有相關專業實驗室的比例不到總調查的三分之一。
本著圖情檔本科、碩士專業全方位的培養,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旨在為師生提供模擬的工作環境、新技術應用的培訓,以及圍繞著圖書情報學科前沿發展需求,為教學提供創新實驗平臺,從而使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學生在“實戰實訓”中能系統了解圖書情報知識體系的構成,深入學習和理解主要知識點和新型技術。
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針對圖書情報專業寬基礎、重應用的特點,兼顧教學和科研,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綜合實驗體系,滿足培養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學生的創新力、綜合能力,以及為師生的科研項目提供平臺的目標。
本文結合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綜合實驗室初期建設理念,以及相關實驗室的建設經驗,主要提出以下五點設計思路:
信息綜合實驗室環境模仿高校圖書館,做到圖書館主要工作業務仿真,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圖書館環境中,按照圖書館設置的崗位,以圖書館員角色依次展開采、分、編、典、流的圖書館傳統工作流程,通過模擬圖書館實踐,提高學生的應用型能力,幫助學生鞏固圖書館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對于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來說,不能僅僅滿足于為教學課程服務。實驗室的實踐課程體系要與實際教學結合,實驗內容要與社會需求接軌,在課程軟件上做到正在使用的軟件可以及時升級,與圖書館同步,或者領先于圖書館;同時,實驗室科研和競賽項目要多種多樣,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圖書館業務,提升學生對數據信息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利用信息綜合實驗室搭建的虛擬平臺,提供實驗教學內容和學習資料,學生可以在校園網內任何地方查閱實驗室的文獻資料、觀看名師的課程視頻、了解圖書情報專業實踐內容,與本學院其他專業需要信息管理類資源的師生共享實驗室資源。
第一,實驗室實現時間、內容、空間開放;第二,通過與圖書館信息企業等合作,開展實務操作及項目合作,使信息綜合實驗室動態化,轉變實驗室為可持續發展實驗室,讓實驗室與企業協同發展,保持實驗室可持續發展的活力;第三,實驗室要做到對外開放,對外開放交流是增強信息綜合實驗室活力的重要前提,是實驗室提高研究質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有效措施。[12]通過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協同幫助師生共同完成國家級、省級、校級項目;通過合作研究、交叉專業相互促進發展,利用實驗室在計算機學院開設的優勢,吸引更多非圖書情報專業的科研人員進入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工作,達到活躍學科思想、促進圖書情報理論和應用創新的目的。
在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人才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出國際化競爭的特征。為迎合國際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時代要求,需加速培養跨專業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此,實驗室將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派教師和管理人員到世界一流實驗室參觀學習,將國際知名實驗室的建設理念、建設制度和模式引進來,消化吸收,再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實驗室建設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學領域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技術功能不斷加入,為了滿足新市場環境的需求,作為高校專業綜合實驗室,需要不斷豐富各項內容,預留可擴展區域,使實驗室的發展更具活力。學校要進一步普及和推廣新技術的應用,將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成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實驗教學和專業實習基地、圖書館館員新技能培訓基地。
實驗室實體平臺主要設計為傳統業務實驗室、創客空間和其他創意空間等。其中傳統業務實驗室分為模擬圖書館區域、數字加工區域、學生學習區域;創客空間分為3D打印區、多功能討論區。圖1為實驗室實體空間整體框架圖。

圖1 實驗室實體空間整體框架圖
模擬圖書館是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基礎實驗平臺,主要功能為圖書館各項業務的模擬實現功能,如采、分、編、典、流等圖書館傳統業務的實現。該平臺主要功能是將實驗室購置的書籍進行模擬采訪訂購工作,對圖書期刊進行分類編目工作,對編目完成的書籍進行上架工作,做好實驗室書籍借閱流通工作。同時,完成圖書館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實習實踐教學工作,讓學生了解體會圖書館館員的基礎工作。
數字加工區分為文獻加工和音視頻加工兩個板塊。
文獻數字加工平臺主要負責書籍、期刊的數字化任務,該平臺的建設目標是完成一本紙質書籍到一本可以在網上查看的電子書的全過程,可以讓學生親自實現完整的數字加工過程。
音視頻加工制作平臺的主要功能是視頻加工處理工作。該區域目前由圖書館學專業視頻加工興趣小組構成,定期進行照片、視頻處理軟件及視頻編輯工作的培訓學習。
信息空間為團隊項目數據平臺的構建和網站建設興趣小組提供可以工作的環境。
信息安全是目前最為熱門的技術之一。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儲備中心,信息安全問題更為重要,圖書情報領域要培養掌握信息安全技能的人才。信息安全又是一個直接面向應用的專業領域,因此,在培養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時候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13]如何讓圖書情報專業學生在課堂理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實驗和實踐的作用,將是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的難點。[14]由信息安全領域的專業教師帶隊,為圖書情報相關專業學生在實驗室加開信息安全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信息安全的項目實踐內容。
(1)3D打印室。(2)全媒體交流空間,主要為創客愛好者提供討論及展示的場所。該空間將為創客提供整面墻的互動觸控液晶屏,讓創客有一個可以自由交流創意的平臺,并為師生提供展示新技術演示的場所,讓更多的人了解創客文化。(3)IC共享空間,該空間為學生學習、項目討論會、社團活動等提供多種方式的服務。
信息綜合實驗室先天具備數字化、虛擬化、創新化的基因。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對于圖書情報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國內高校要進一步提高對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重視和投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概念,對于信息綜合實驗室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一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勢在必行。
本文提出實驗室設計五大建設思路,針對問題提出未來的發展規劃,使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即信息綜合實驗室)更符合國家對高等院校實驗室建設各項要求,可以從整體上發揮實驗室在高校教學與科研中的作用,體現其價值。總的來說,信息綜合實驗室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不利于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內涵式發展。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影響圖書情報專業實驗室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引起更多的學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