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250012
冠心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以心血管損害為特點,常伴有疼痛、胸悶、心慌等癥狀,嚴重影響病人的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研究表明,冠心病病人中50.0%~74.0%伴有睡眠障礙,47.0%冠心病病人有嚴重抑郁癥癥狀,59.5%存在廣泛性焦慮癥,32.0%伴有創傷后應激障礙[1-2]。嚴重的不良心理狀態會加重病人睡眠障礙,睡眠障礙也會促進病人不良心理狀態的發生,兩者均會導致病人的心血管系統超負荷,最終引起病情惡化[3-4]。因此,關注冠心病病人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尤為重要。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是一種通過體外無創性按壓四肢和臀部的方法,改善機體重要臟器的缺氧、缺血狀態的治療設備。有研究發現,EECP可以顯著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生理癥狀以及各項指標,并對病人的失眠癥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但國內尚無EECP對穩定性心絞痛病人心理狀態改善作用及心理狀態與睡眠質量相關性的相關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EECP在穩定型心絞痛病人中的應用,評價EECP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睡眠質量以及不良心理狀況的改善作用。
納入對象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門診就診并接受體外反搏治療并同意接受調查的老年穩定性心絞痛病人。納入標準:年齡≥60歲;門診就診的穩定性心絞痛病人;服用常規冠心病藥物治療;遵醫囑完成35次EECP(每周5~7次,每天1次,每次1 h)治療;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Ⅰ~Ⅲ級;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同時接受特殊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病人;伴有其他嚴重疾病的病人。符合納入條件的病人共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68.6±6.1)歲。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1.2.1 治療過程
治療開始前由護士測量病人生命體征,若心率在60~90/min,血壓(90~160)/(50~90)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飽和度>90%,自覺無嚴重不適癥狀,經醫生評估合格后對病人進行EECP治療。EECP通過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氣囊,由電子控制系統檢出病人的心電圖R波,在心臟舒張期對氣囊充氣加壓,促使肢體動脈的血液驅返至主動脈,降低心臟后負荷;在心臟收縮期氣囊迅速排氣,壓力解除,最大限度減輕心臟射血期阻力,以改善病人心功能[5]。應用EECP對病人共進行1個療程治療:每周5~7次,每日1次,每次治療時長為1 h,35次為1個療程。
1.2.2 評價方法
治療前及治療35次完成后進行睡眠質量指數(PSQI)、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PSQI量表包含7個維度,每個維度按0~3等級計分,累積各維度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SAS及SDS均包含20個自評項目,各項得分相加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數部分即為標準分,標準分越高,癥狀越嚴重。總分低于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焦慮、抑郁,61~70分者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以上者為重度焦慮、抑郁。睡眠質量改善為病人治療后PSQI得分減治療前得分取絕對值;SAS評分改善為病人治療后SAS得分減治療前得分取絕對值;SDS評分改善為病人治療后SDS得分減治療前得分取絕對值。
運用SP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首先,通過K-S檢驗,發現病人PSQI各項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數據均不服從正態分布,因此,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EECP治療后,病人在PSQI總分及各維度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病人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顯著提高。見表1。

表1 EECP治療前后病人PSQI評分比較[M(QR),n=34] 單位:分

表2 EECP治療前后病人焦慮及抑郁狀態發生情況 單位:例(%)

表3 EECP治療前后病人SAS及SDS評分變化 單位:分
通過35次EECP治療后,病人睡眠質量改善與焦慮、抑郁心理狀態的改善分別呈中等程度相關(P<0.05)。見表4。

表4 EECP治療后病人睡眠質量改善和心理狀態改善相關性分析
人口老齡化為我國乃至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老齡化的逐步加重,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嚴重影響著廣大病人的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6-8]。其中,老年穩定性心絞痛病人睡眠障礙發生率較高,可能與病人年齡增加病人睡眠神經調節功能降低、腎功能和其再吸收能力降低,夜間排尿次數增加等因素有關[9]。多項研究表明,失眠可增加病人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發生率,而兩者均會加重冠心病病人心肌梗死的風險[3-4,6,10]。對于伴有睡眠問題及心理問題的穩定型心絞痛病人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心血管循環功能外,仍需采取措施積極改善病人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
有研究表明,EECP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睡眠質量[1,11],但是對病人心理狀況的影響國內尚無系統性的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EECP可以改善病人睡眠質量,具體體現在病人PSQI評分顯著降低(見表1)。具體原因可能因為EECP能夠減少心絞痛發作,并發揮與硝酸甘油酯類似的作用,增加運動耐量,病人心功能改善后能顯著降低夜間胸悶、心慌等癥狀的發生率[12-13]、增加同側腦氧合和血流速度[14],進而改善病人睡眠質量。同時,通過對病人焦慮和抑郁自評發現,EECP同樣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不良心理狀態,結果顯示病人焦慮和抑郁評分顯著降低,且治療后呈焦慮和抑郁病人的比例顯著下降(見表2、表3),分析原因可能因為EECP能夠改變病人神經遞質(例如乙酰膽堿和5-羥色胺)水平[10],進而促進情緒改善和壓力減輕。此外,通過分析還發現,接受EECP前后病人睡眠質量改善程度與病人焦慮和抑郁改善程度呈正相關,分析原因可能與病人接受EECP后心功能的整體改善有關,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可知,EECP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況的改善可能與病人心功能、腎功能、腦供血改善等原因有關,且EECP對老年穩定性心絞痛病人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改善程度具有相關性。而EECP對穩定性心絞痛病人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的遠期影響及相關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