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東

摘要: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和汽車技術的進步,對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以汽修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通過高職院校目前教學模式特點的分析,結合我院汽修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建設和應用,重點分析研究提高汽修專業信息化教學的策略,以此構建高職汽修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
Abstract: With the growth of automobile ownership and the progress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demand and requirements for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alents are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mechanics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focus 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mechanics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set 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mechanics model, training more persons with technology.
關鍵詞:信息技術;汽車;教學模式;探索;研究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car;teaching mode;explore;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08-0241-02
0?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借助計算機技術和電信技術的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教學中,從早期簡單的輔助教學發展到課程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階段[1],打破原有教學介質的壁壘,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各種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例如慕課、微課、遠程教育、云計算等都為高職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2]。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信息化教學應用以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目的,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3D、動畫、視頻等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拓展學生汽修知識的廣度和深度[3];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拓展課堂教學方式,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充分互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以此保證我國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質量,全面提升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教育教學水平[4]。
1?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陳舊問題[5]? 由于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新能源技術、新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教材出版、教學內容、教學設備跟不上汽車技術的發展,陳舊化、過時化現象比較嚴重。
1.2 教學模式單一問題? 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依然存在,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計劃,導致學生只是程式化、機械化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
1.3 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的脫節問題[6]? “知行合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一直是汽修專業目標和共識,但現實中由于先進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缺乏,先進教學設備、檢測儀器缺乏,實踐場地匱乏等因素的影響,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缺乏系統指導和評價,學生還是受困于死記硬背的理論知識,“實戰型”的維修操作水平不高。
1.4 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率低問題? 部分汽修專業教師現代信息化技術掌握程度不高,信息化教學意識薄弱。雖然部分學校進行了信息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系列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也投入了運行和使用,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往往又回歸到“講授式”的課程教學,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率較低,課堂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1.5 資金投入不足問題? 信息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在線開放的汽修類教學資源的過濾和分類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學基礎性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部分學校由于經費投入限制,導致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形式單一,推行困難重重,進而影響改革效果。
2? 汽修專業教學模式分類及特點
目前汽修專業教學模式主要有案例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探究性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數字化的教學法,其主要特點如表1所示。
3? 提高汽修專業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信息化教學最大的優點:通過文字、圖片、運動仿真、動畫、微視頻、微課等直觀生動的載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改“教師為主體”為“學生為主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均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和實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幫助學生對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行有機整合,達到有效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信息化意識,培育和塑造“大國工匠”精神,做到教學理念和哲學理念的有機統一和融合,使“立德樹人”真正落地生根。
但是目前高職汽修專業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不容樂觀,高職教育要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獨特性和優勢性,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現代視聽工具和信息傳播工具進行教育和教學,擴大教學范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升高職汽修專業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
3.1 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汽修專業教師不僅要掌握三維虛擬仿真軟件、錄屏軟件、視頻剪輯軟件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還需要了解和熟悉如智慧樹、學堂在線、超星學習通、向日葵、優慕課等各類教學平臺的使用,高職院校有計劃有步驟的加大汽修專業教師的信息化培訓力度,提升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應用能力,提高數字化教學資源處理能力,做信息化教學的執行者和落實者。
3.2 加大投資力度,引進先進信息化技術與設備?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前提是:校園網絡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到位,以此為基礎,加大汽修專業信息化設備的資金投入,建設以汽車營銷與技術服務仿真實訓區、汽車仿真4S店實訓區、汽車虛擬仿真實訓區、智能化汽車維修系統為主體的智能化、信息化汽修專業教學環境,有效還原企業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崗位一線的場景,為學生提供技能訓練所需要的“真實”流程、“真實”工藝、“真實”生產場景等,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技能教學的質量,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等。
3.3 加大教學內容重構力度,整合先進信息資源? 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修訂和更新的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引擎功能,選取以汽車裝備的更新、汽車技術的升級、汽車零部件(變速箱、發動機)的換代等為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保持汽修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性。另外,師生可以將搜集更新的知識或者學校引進和購買精品資源和特色資源,上傳到教學平臺或課程資源庫中,供更多的學習者下載和學習,讓更多的學習者受益。
3.4 加大教學模式改革力度,創新信息化教學模式? 信息化教學的出現意味著教學模式的創新,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師可加大對網絡化教學平臺的應用,實現教學創新,我院在2016年底以清華教育研究院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為基礎,開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的建設和教學運行,以《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課程為例,主要的實施步驟如下:課前教師根據汽車底盤四大系統為基礎設計問題,并在課程平臺發布預習作業,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預習任務;課中教師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和學生反饋的在線學習結果,進行重點難點講授,學生結合教師講授,提問討論,完成課堂相關教學任務;課后線上教師發布課后作業、在線答疑、拓展訓練,而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基礎上,對拓展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增加知識的深度;課后線下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適應崗位要求,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操作實踐中,實現理實一體,知行合一。
3.5 加大考核改革力度,創新考試考核方式? 為綜合考察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綜合衡量教學效果。線上利用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可以準確記錄每一名學生參與課程情況,包括登錄次數、登錄時長、學生發布主題討論次數、學生閱讀教學材料次數、學生提交測試次數,觀看播客單元次數及時長等,通過對不同活動加權計算,科學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通過圖表等形式直觀顯示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實現教師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行為數據記錄、整理、分析,優化教學評價方式,規范教學及學生管理;線下利用技能大師工作室、汽車運用與維護創新工作室等實驗實訓和創新服務平臺,結合平時成績、技能考核成績和期中考試成績,完成對學生的最終考核。
4? 結束語
現代信息化技術與汽修專業知識的完美結合,將枯燥、復雜的汽車構造原理知識,典型的汽車維修案例知識,最前沿的汽車發展技術等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拓展課堂教學,保證學生課堂參與度,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對于教師而言優化教學流程,降低教學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對于學生而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增強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信息化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汽修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游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三聯四化五段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17(9):57-60.
[2]丁榮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34):162.
[3]徐翔飛.汽車檢測與維修一體化教學改革中的信息化教學研究[J].南方農機,2019(10):117-118.
[4]盧斌.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汽修專業_三段遞進式翻轉課堂[J].職業教育(中旬刊),2020,19(5):56-59.
[5]王楠楠,梁洪波,徐小東.汽修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與研究[J].南方農機,2019(3):165.
[6]孫瀟,劉茹.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提高高職汽修技能教學有效性[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