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波
一、案例情況
一)提出背景
一是因新冠疫情而叫停2020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從2月至6月幾乎無法舉辦線下群眾性文藝展演活動,文藝社團和文藝愛好者個人參與文化活動的心情十分迫切;二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各行各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人民群眾的精神狀態正在向好恢復,為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增強自信,鼓勁加油;三是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驗收和第五次文化館等級評估工作營造濃厚氛圍,充實各項硬性指標所需的印證資料;四是受到外地城市街頭藝人和本地街頭巷尾一些民間文藝愛好者自發扎堆娛樂場景的啟發,萌生了組織舉辦“街頭藝術節”的想法。
二)后援支持
活動從方案制定到活動成功組織實施得到市文化和旅游廣電局、市創建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和旬陽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活動有主題、有載體、有意義,避免“為活動而活動”。特別是農商銀行作為藝術節的冠名單位,解決了活動經費的后顧之憂。
二、主要做法
活動的基本形式是街頭藝術分散展演,在城區重點部位設置活動點,集中一個星期,以群眾自編自演的節目為主,一個場地、一個橫幅、一個流動音箱、一位群眾主持構成一臺小型文藝節目;分六個場地、六個節目單、四次交叉巡回演出,從各場次中選拔優秀節目在祝爾慷廣場參加首屆街頭藝術節優秀節目集中展示活動,共計演出25場次;各場次節目來源于城區各文藝社團、廣大文藝愛好者、地方網紅藝術家、藝術培訓機構聯盟等。
方案確定后,發布通知、節目征集、節目預選、節目提升、舞美設計、活動設點等各個環節進行得十分順利。按照預定時間在老城獨孤信廣場、濱河公園、康華園廣場、廊橋文化園、太極城森林公園、麗都廣場六個分場地活動同時拉開序幕,整個旬陽城片刻間便躍動起來,街頭藝術節自然成為城區最大的亮點,成為疫情過后獻給廣大群眾最豐盛的一道文化盛宴。
三、幾個特點
(一)活動成本較低
新冠疫情導致整個經濟狀況十分吃緊,不可能用大量的經費開展大型的文化活動;藝術節活動只需要一個橫幅、一個流動音箱、一名主持,10至20人參加,每個活動點經費不超過500元,就熱鬧起來了。
(二)群眾參與面廣
活動預案和節目征集令發出以后,只要你能歌善舞、吹拉彈唱、身懷絕技,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報名參加,一展風采。
(三)普惠性強
覆蓋面大,在城區重要部位分設六個點,活動時間定在晚七點至八點,讓廣大群眾在茶余飯后、閑游漫步中享受文化服務。不用預約,不用跑路,不用聚集,在不經意間遇見,有意外的驚喜。
(四)活動接地氣
我們因地制宜,“逢場作戲”,沒有領導席、嘉賓席,群眾不受拘束;可以坐著看、蹲著看、站著看、邊走邊看;演員就是身邊的人、抖音圈的紅人,講的就是“旬普話”,演的就是身邊事,唱的是旬陽民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親切。

四、創新啟示
一)文企聯姻,互惠互利,群眾受益
對冠名單位非常滿意,在全市連續一星期開展冠名活動,誰都知道農商銀行在利用文化回饋社會、惠及群眾,平實自然地將企業的名字儲存到心里。有群眾說:“這次農商銀行耍牌子了,出資支持舉辦街頭藝術節,給老百姓送快樂,心里裝著咱老百姓。”農商銀行某領導說:“活動組織得好,在炎熱的夏季里大家都熱得慌,茶余飯后散步的時候就能感受文化送來一縷清風、一絲涼意。”
二)群眾喜歡,有助于提升群眾滿意度
近些年來,雖然以文化館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結合群眾的需求付出艱辛努力,做了大量工作,開展了大量活動,但最終因為體制問題、設施問題、人才問題、經費問題,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所有文化需求。活動期間公眾號、朋友圈、抖音等新媒體發布了有關街頭藝術節的活動信息,群眾呼聲很高,反響很好,領導和專家們的評價很高。事實證明,我們只有舉辦大量的活動,才能提升群眾滿意度。
三)播下先進文化的種子,收獲的是群眾的滿臉歡笑
本次街頭藝術節是對文化館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培訓成果的一次檢閱。參加展演活動主要力量就是文藝社團、非遺傳承人,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間接參加過文化館藝術培訓的。通過本次藝術節的成功舉辦,我們再次堅定了“用藝術普及統領文化館工作”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定不移地抓好做實全民藝術普及工作。包含“藝術知識、藝術鑒賞、藝術技能、藝術活動”四個重點內容的“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將群文活動、非遺傳承、文藝創作、培訓輔導、新民風建設作為全民藝術普及工程的重要抓手,對標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開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藝術培訓班,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促進新民風建設,培養文藝骨干,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四)體現了文化館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了文化館人為民服務的初心
街頭藝術節策劃構思的立足點是“文化樂民、文化育民”,設定舞臺的主角就是人民群眾,主要節目都是群眾自編自演的,惠及的主要對象依然是人民群眾,活動的落腳點是用主題健康向上的作品引領群眾自覺成為掃黑除惡、脫貧攻堅、新民風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所以集中體現了民心和初心。
五)活動低成本,組織形式簡潔易復制好操作
旬陽提出“街頭藝術節”是在經費受限、疫情防控形式仍緊張的背景下,破解了在經費緊張、不允許大范圍聚集的情況下如何實施文化服務的難題,這種模式在經濟和文化設施欠發達的西部貧困地區可以輕松復制。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組織過程中可以大膽使用“我搭臺你唱戲”的服務模式,結合國家政策要求和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確定活動主題,設置簡易舞臺舉辦“流水席式”文化惠民展演活動。
(安康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