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張鴻雁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鈣素原(PCT)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效果與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兒共60例作為研究組,另擇取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兒童4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受檢兒童分別進行血清PCT和hs-CRP水平檢驗,對兩組受檢兒童血清PCT和hs-CRP水平進行比較,并以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為金標準,對比血清PCT和hs-CR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結果: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顯示60例感染性肺炎患兒中包括細菌性感染32例,病毒性感染28例;血清PCT與hs-CRP單獨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差異相近(P>0.05);聯合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二者單獨檢測(P<0.05),與病原菌培養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患兒血清PCT和hs-CRP水平對比對照組更高(P<0.05),其中細菌性感染患兒血清PCT和hs-CRP水平對比病毒性感染患兒及對照組更高(P<0.05),病毒性感染患兒對比對照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更高(P<0.05)。結論:血清PCT和hs-CRP對于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中二者聯合應用的準確率最高,可有效鑒別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因此可在臨床中對該種檢測方式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清PCT;hs-CRP;小兒感染性肺炎;細菌感染;病毒感染
小兒感染性肺炎是臨床常見兒科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會對患兒的肺功能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需要及早發現、診斷和治療[1]。臨床中可通過白細胞計數檢驗方式對該疾病進行診斷,但是該種方法對于細菌性感染和支原體感染的鑒別診斷意義不大,故需要選擇更快速便捷且穩定的方式對該疾病進行診斷,為后續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血清降鈣素原(PCT)屬于血清標志物,該物質在機體中的表達與細菌性感染關系密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早期炎癥感染的一項重要預測指標,機體感染后其水平會升高[2]。為探究二者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本次選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兒共60例和健康兒童40例開展對照研究,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兒共60例作為研究組,另擇取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兒童4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包括男性患兒38例,女性患兒22例,年齡最小7個月,最大8歲,均值(4.16±1.24)歲,病程最短2d,最長11d,均值(6.22±1.05)d;對照組中包括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15例,年齡最小6個月,最大9歲,均值(4.21±1.28)歲,病程最短2d,最長12d,均值(6.25±1.08)d,統計學軟件對兩組受檢兒童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后顯示差異相近(P>0305),可比。本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研究組患兒均符合感染性肺炎診斷標準,對照組受檢兒童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既往無肺部手術治療史;患兒及家屬對研究知曉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病變;合并先天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缺乏依從性。
1.2 方法
兩組受檢兒童分別進行血清PCT和hs-CRP水平檢驗,所有受檢兒童入院時需抽取3ml靜脈血樣,在離心機內按照每分鐘4500r的速度離心處理后獲取上層血清,通過免疫酶化學發光分析儀和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PCT水平;通過全自動生化儀和乳膠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水平。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受檢兒童血清PCT和hs-CRP水平進行比較,并以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為金標準,對比血清PCT和hs-CR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其中血清PCT水平超過0.5ng/ml則判定為陽性;hs-CRP水平超過6mg/L則判定陽性[3]。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中的計量資料采取均差(±s)表達法和t值檢驗法,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達法和卡方檢驗法,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概率P值<0.05即可確定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受檢兒童血清PCT與hs-CRP檢測水平比較
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顯示60例感染性肺炎患兒中包括細菌性感染32例,病毒性感染28例;研究組患兒血清PCT和hs-CRP水平對比對照組更高(P<0.05),其中細菌性感染患兒血清PCT和hs-CRP水平對比病毒性感染患兒及對照組更高(P<0.05),病毒性感染患兒對比對照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更高(P<0.05)。
2.2 血清PCT與hs-CRP單獨檢測和聯合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血清PCT與hs-CRP單獨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差異相近(χ2=0.052,P=0.819>0.05);聯合檢測對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二者單獨檢測(與PCT檢測比較χ2=5.521,P=0.019<0.05;與hs-CRP檢測比較χ2=7.619,P=0.006<0.05),與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結果無顯著差異(χ2=0.508,P=0.476>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感染性肺炎在臨床中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細菌、病毒、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所致,確定患兒肺炎發生的致病原因能夠為其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有利于提升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對其生活質量及預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4]。以往主要通過白細胞計數檢測方式對該疾病進行檢測診斷,但該種方法耗時長,且敏感度低,對于細菌性感染和支原體感染的分辨率不高,對早期診斷和治療有一定影響[5]。故通過更快速可靠的檢測方式診斷感染性肺炎對改善患兒預后至關重要。
hs-CRP作為非特異性炎癥反應標志物具有較高敏感度,和CRP的生物學特性一致,但相比CRP有更高的準確度和敏感度[6]。機體處于急性應激狀態情況下時肝臟會產生hs-CRP,機體出現炎性刺激或組織受損時其水平會顯著上升,特別在感染發生后2h內會大大提升CRP含量,通常可在48h達到峰值,且上升速度和水平與機體感染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性,當機體炎癥消失以及機體功能恢復后其水平會逐漸下降并恢復正常[7]。細菌性感染性肺炎患兒的機體中hs-CRP可結合細菌磷脂蛋白上的磷脂酰膽堿,磷脂酰膽堿又主要分布在細菌細胞膜及病原體脂多糖內,發生細菌感染后細胞膜會有一定程度受損,導致hs-CRP水平上升。血清PCT是降鈣素前肽物質,健康者體內PCT含量多在0.1ng/ml以下,活體內外PCT穩定性較高[8]。白細胞介素6、內毒素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性物質會促使肺臟、肝臟或腎臟內分泌細胞產生PCT,而輕度的細菌感染通常不會促使PCT含量提升,但重度細菌感染發生3h左右PCT含量會有明顯的上升表現,感染發生6到8h左右PCT處于急性上升期,在感染12到48h內PCT含量可上升至峰值,故可通過對其含量進行檢測對細菌性肺炎感染進行診斷[9]。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兒血清PCT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兒童,其中細菌性感染患兒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相比病毒性感染和健康兒童更高(P<0.05),此外二者聯合檢測對該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優于單獨檢測,提示血清PCT和hs-CRP檢測在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中效果確切,還可有效鑒別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小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中應用血清PCT和hs-CRP檢測可有效提升診斷準確率,便于對不同致病原因肺炎進行鑒別診斷,可為患兒的治療提供有效依據,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侯穎,黃靖怡.降鈣素原聯合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對小兒肺炎早期診斷的應用價值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5):26-28.
[2]郭磊,丁效國,楊麗.肺炎支原體合并細菌感染患兒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及白介素-6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兵團醫學,2021,19(02):13-15.
[3]王成浩.血清學指標聯合檢測對小兒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價值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1,5(12):97-99.
[4]王嬌.探討血清中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兒童細菌性肺炎與支原體肺炎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世界復合醫學,2021,7(03):98-100.
[5]周云.PCT聯合CRP指導小兒肺炎抗菌治療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21,27(07):149-150.
[6]李靜,董艷,劉文考,等.動態監測血降鈣素原對小兒肺炎臨床診斷價值的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05):105-107.
[7]張瑞,支素芳,劉金廣,等.小兒支氣管肺炎病原菌分布及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診斷價值[J].臨床軍醫雜志,2021,49(02):164-165+168.
[8]葉藝先,藍燚鋒,姚兆基,等.血清降鈣素原與CRP檢測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7):8-9+14.
[9]姚文魁.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中降鈣素原(PCT)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