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麗
摘要:目的:評價在護理高血壓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60例患者,調取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6月范圍,均確診為高血壓,以隨機法進行對照分組,最終均分為2組研究。對比組應用常規護理,分析組應用健康教育。對比組間血壓水平、健康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等指標。結果: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教育后DBP、SBP等血壓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健康知識知曉率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用藥依從性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的結果更優(P<0.05)。結論:在護理高血壓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即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提升其依從性和認知水平,且可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可借鑒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高血壓的患病人數較多,且患者發病后,若控制不及時,則極易造成冠心病和腎功能障礙[1]。該病癥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其中以中老年最為常見。由于我國老齡人口的逐漸增多,臨床上老年高血壓患者也不斷增加。而在治療該病癥的過程中,臨床往往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還需指導其注意飲食和作息等生活習慣[2]。因大部分患者為中老年人,其疾病認知水平低下,療程較長,極易產生錯誤認識,從而出現一系列不良情緒如抑郁和煩躁等,進一步降低其治療配合度和依從性[3]。而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對其展開健康教育,則可將疾病相關知識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督促其形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利于增強療效,有效控制血壓,從而改善其生存質量[4]。本文抽取60例患者,調取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6月范圍,均確診為高血壓,以隨機法進行對照分組,最終均分為2組研究,即探討了在護理高血壓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做下述闡述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60例患者,調取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6月范圍,均確診為高血壓,以隨機法進行對照分組,最終均分為2組研究。對2組常規資料做出統計,其中對比組、分析組男女分別為18:12和17:13。而年齡區間值均為36-80歲之間,統計年齡均值,對比組、分析組分別為(64.3±12.6)歲、(62.8±13.4)歲。正式開展研究前需對2組對比統計前述資料,若對比P>0.05,則分組研究可行。
1.2 方法
對比組應用常規護理,包括監測體征如脈搏、血壓、心率等,做好用藥和血壓監測等指導。
分析組應用健康教育。具體為:(1)疾病知識教育:首先將疾病知識安排專業護士對患者及家屬做詳細講解和介紹,內容涉及預防護理措施、并發癥、自我監測方案、用藥方法、疾病類型、診斷方式、病理病因、癥狀特征和表現等,幫助患者充分認識自身疾病,督促其遵醫囑、按規定用藥,提升依從性和配合度。(2)運動知識教育:運動方案結合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合理制定,若患者處于急性期,則告知其需臥床休息,體位更換時需輔助枕頭和墊子,確保體位長期舒適,以對其血壓水平加以穩定。若患者保持血壓穩定狀態,則可指導其參與有氧運動,例如騎自行車、游泳、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運動鍛煉需循序漸進,注意對運動量進行合理控制、切勿過量、過累、過強等。盡可能在安全場所如廣場、公園、小區花園等處進行運動,運動切勿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以防低血糖事件,也不宜在饑餓狀態或飯后一小時內進行,一旦運動期間發生不適,需即刻停止。(3)飲食知識教育:患者飲食需注意定量和適時,切勿暴飲暴食,要求不饑不飽,每天攝取的食鹽量≤3g,若患者浮腫明顯,則需對攝入食鹽的量進行嚴格控制,但注意避免長時間缺鹽或低鹽狀態,以防出現食欲不振或全身乏力等癥狀。患者首選食物需富含鉀元素,例如西紅柿、菠菜、油菜等,以對心肌細胞加以保護,并積極預防攝入過多鈉元素所致不良事件。若患者存在腎功能障礙,則選擇的食物需以低鉀食物為主,以防導致心臟驟停或心律失常。(4)教育方式:針對前述相關知識可通過組織座談會、創建宣傳欄、發放宣傳手冊的方式展開教育和指導,以提升患者的知識掌握程度。
1.3 評價指標
對比組間舒張壓(DBP)、收縮壓(SBP)等血壓水平、健康知識知曉率(工具為自擬調查評估表,分值100分,分為未知曉、部分及完全知曉。)、用藥依從性(工具為自擬評定表,結果分3項,涉及不依從、完全及部分依從。)及生活質量(評估4個因子,工具為SF~36量表[5],即日常生活、物質、心理、社會等功能因子,各為100分滿分。)等指標。
1.4 分析數據
結合相關數據和評價指標進行統計,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中輸入結果數據,完成T值、χ2檢驗,分別經均數(Mean Value)加減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s)和例(n)、百分率(%)來表示結果中的計量、計數等資料,當P值<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組間血壓指標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教育后DBP、SBP等血壓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但教育前2組對比前述指標的差異較小(P>0.05)。如表1示。
2.2 比較組間健康知識知曉率指標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健康知識知曉率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2示。
2.3 比較組間用藥依從性指標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用藥依從性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3示。
2.4 比較組間生活質量指標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4示。
3討論
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近些年我國人們的飲食和生活等習慣轉變巨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高血壓,該病癥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存在嚴重威脅[6]。同時由于老齡化的影響,臨床上高血壓患者日益增多。多數調查顯示,該病癥的患病群體趨向于年輕化。在治療該病癥時,降壓藥口服屬于首選方案,常用的有血管擴張藥、鈣拮抗藥、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β受體阻斷劑、利尿劑等。盡管這些藥物可達到一定療效,但由于患者無自覺癥狀、經濟因素等影響,其依從性大大降低,極易出現停藥、少藥、漏藥等情況,從而導致其療效大大降低[7]。通過對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進行干預,此種護理模式是常規護理的創新與發展,可針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和實際情況展開教育和指導,可幫助其充分認識自身疾病,糾正錯誤認知,提升治療依從性,還可幫助患者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并積極參與運動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升對血壓的控制效果,進一步達到改善其生活質量的目的[8]。本文結果中,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教育后DBP、SBP等血壓、健康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的結果更優(P<0.05)。可見,在護理高血壓中應用健康教育發揮了極大優勢和積極作用。
綜上,在護理高血壓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即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提升其依從性和認知水平,且可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可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孫亞林,徐偉娜,郭盼紅,等.健康教育聯合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3):130-132.
[2]劉春梅,王學勤.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19):2885-2888.
[3]雷瑞玉,李文菁,劉仕翔.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109-111.
[4]劉麗芳.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護理滿意度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9):162-164.
[5]石的紅.早期康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9):223-225.
[6]陳小冰,王春苑,申艷,等.人文關懷聯合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5):189-190.
[7]王慧慧.健康教育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5):109.
[8]孫曉蕾.社區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6):100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