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亮
技法講解
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態、惹人喜愛,但具體到某篇以寫景為主的作文中,就只能擷取萬千美景中的一兩個方面了。
寫景講究一定的順序,換句話說,就是要做到景中有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由總到分、由面到點、由物到人、由實到虛等。這是使作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基本要求之一。如魯迅在描寫百草園時,就按照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后冬的描寫順序,對園中的景物進行了富有層次的描述:先寫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景物,如石井欄,再寫動態的飛鳥,如叫天子。這些景物在視覺上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為我們構造了一個立體的空間。
寫作時,要想做到景中有序,有以下方法可供同學們借鑒:
1.定點觀景
即在固定的地點觀察、描繪景物,主要有三個側重方向:
(1)空間順序。即選取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按照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寫出各個位置上的景物。如朱自清在描繪“春花圖”時,用的就是從高到低的描寫順序,從樹上的繁花簇簇寫到地上的野花點點,使整篇文章情韻盎然,體現了作者對春景由衷的贊美。再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中有這樣一段:“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作者按照空間順序,依次描寫了山尖、山坡、山腰的秀美景色,層次清晰,形象逼真。
(2)時間順序。寫出了景物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特點。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里,景物狀態是有一定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來寫,能體現景物豐富多彩的情態特征。
(3)隨時間的推移轉換觀察點。這種寫作順序,擴大了文章的容量,使文章內容豐富。
2.移步換景
即不固定立足點與觀察點,邊走邊看,然后把看到的景物依次寫下來。這種方法適用于寫游記或參觀記之類的作文。
采用移步換景法寫作,同學們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看到的景物具體描繪出來,讓讀者欣賞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如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就運用了移步換景法,從濟南的山寫到濟南的水,從各個角度凸顯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寫作時,有以下兩點需要引起同學們注意:
1.在處理景與情的關系上,情應是第一位。要學會根據情感抒發的需要去選景、寫景,而不是根據寫景的需要去抒情。
2.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應像散落在草地上的野花一樣,分布在文章各處,不宜像“獨立成文”的景物描寫那樣細致入微。
文題設計
請以“家鄉的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至少運用一種景物描寫順序;(3)綜合運用修辭、表現手法行文,寫出景物的特色;(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寫這類作文,同學們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若寫記敘文,就可以選擇那些在山中發生的故事,或是跟山有關的事例,但要選擇恰當的角度切入;若寫散文,就要選擇恰當的描寫順序,將山的特征描繪得淋漓盡致;若寫童話或寓言,則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