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陽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教深度融合?!吧罨a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產業創新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性舉措”,是國家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整體制度安排,是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產教融合已上升為國家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經過多年迭代演進,產教融合也進一步從“產教科”(產業+教育+科技)融合發展到現在的“產教科城”(產業+教育+科技+城市)融合,成為新時代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及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基礎。《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改革試點。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和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是試點工作的重要任務和關鍵抓手,對于發揮城市承載、行業聚合、企業主體作用,建立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推進機制具有重要推動意義,有利于促進教育、產業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柳州自被納入全國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以來,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戰略方向,根據國家和廣西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在做好產教融合改革方面進行了許多積極的嘗試,有效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也產生了一批重要成果,構建了以先進制造業為龍頭、帶動新興戰略產業和配套服務產業發展的新時代產教融合城市發展體系,并提出了可借鑒的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方略。開展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對發展職業教育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搶抓機遇,制定地方產教融合相關政策,加強統籌規劃與宏觀管理。設立產教融合推進中心,提供制定產教融合戰略、規劃、政策與方案的編制咨詢服務。
二是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在相關技術類專業全面推行教育部的“現代學徒制”和人社部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深化校企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的專業規范化課程、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技能評價標準;推動行業企業實訓制度化,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水平和質量,推動規模企業全面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
三是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搭建行業平臺,形成行業專業特色顯著、人才支撐有力、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產教融合大學城、科技創新城及園區、共享實訓基地、科創基地、共享雙創平臺;搭建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重點解決校企合作信息不對稱、對接合作不順暢等問題,構建政校行企無縫對接新通路,打通“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快機制體制創新。建立“四位一體”工作機制,通過“政府引導、院校主動、社會中介、行業企業參與”,實現政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體系,建設一流人才隊伍,開展多元社會培訓服務;進一步探索完善現代學校制度和治理體系,積極促進校企在資源、技術、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積極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改革,打破單一的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制度。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以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打造新時代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新引擎,必將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