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即將展示的產品,融合了新的GPU加速計算能力,擁有Mellanox高性能網絡,補足我們最后一塊拼圖的產品是—全球首款專為TB級數據中心加速計算而設計的CPU,它的秘密代號是Grace?!边@是2021年4月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勛在GTC峰會演講中的一段話。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2014年8月12日英偉達自曝后人們才知道,這段不足100字、14秒的演講內容竟然不是黃仁勛本人出鏡,而是使用了合成的“數字替身”,即利用英偉達GPU與Omniverse軟件平臺共同形成的“虛擬黃仁勛”形象。
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虛擬現實、元宇宙、AI換臉等技術和概念的激烈討論,同時也讓“英偉達”這家美國芯片霸主從半導體行業“出圈”,走入了大眾視野。
自1993年成立至今,在黃仁勛的帶領下,英偉達成功創造且引領了GPU(圖形處理器)這一類別,產品覆蓋整個PC設備GPU至服務器GPU市場。
過去五年間,英偉達市值從310億美元增長到5050億美元,躋身成為全球第七大半導體供應商,是人工智能(AI)芯片領域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與此同時,在英偉達市值超過英特爾之后,國內半導體市場看到了GPU、AI芯片賽道更大的市場機會,景嘉微、天數智芯、登臨科技、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寒武紀以及沐曦集成電路等企業均在通用處理器這一賽道中集聚。但作為全球芯片銷量大國,中國卻沒有出現一家“英偉達”這樣的芯片巨頭,大市場并沒有產生與之匹配的大公司。根據IC Insight的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3 957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市場規模是434億美元,為全球最大市場,占全球比例達到36.24%。
然而,總部位于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公司2020年總產值僅為83億美元,僅占全球市場規模的5.9%。
偌大的蛋糕,究竟誰能切下一角?半導體產業何時才能造出“中國英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