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財經

許多寵物主人以為買了保險就可以規避風險,殊不知,申請賠付的時候才是“掃雷”的開始。去年10月,楊林突然發現自己的寵物貓“奶茶”病了,醫生告訴楊林,目前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打GS441,治療下來至少需要1萬元。楊林毫不猶豫掏出了積蓄救治“奶茶”,所幸,“奶茶”最終基本康復了。
有了這次經歷,楊林開始研究起市面上的寵物保險產品,仔細比較了支付寶、騰訊微保、京東金融、平安保險和陽光保險等多個平臺推出的寵物醫療險后,楊林選擇了支付寶,“畢竟是大平臺,有背書,理賠起來可能更順利。”楊林想。
支付寶推出的最新寵物醫療險,分為關愛版、寵愛版、摯愛版三種,保費分別為每年199元、399元、799元,單次最高可賠付400元、1 500元、2 000元,免賠額都是200元。賠付公式是,醫療費減去免賠額后,剩余的部分乘以賠付比例,定點醫院賠付60%,非定點醫院賠付40%。
今年2月,另一只貓“豆包”又被檢查出患上了貓癬,發現后的第一時間,楊林就帶“豆包”去了支付寶的定點醫院,按照賠付程序,楊林將“豆包”的檢測結果、診斷證明以及藥品清單等一系列資料都上傳了,結果還是被拒賠,拒賠的理由是醫生開的藥品不在醫保清單里。
薇安也沒能避開寵物保險埋下的“雷”。4月初,薇安在小區遛狗時,薇安的寵物狗不小心抓傷了另一只狗的主人,經過協商,對方答應私下解決。半個月以后,薇安突然想起自己幾個月前給狗買的中國大地寵物保險里包含責任險,便趕緊跟保險客服聯絡要求理賠。
未料,光是理賠程序的復雜程度就幾乎把薇安“勸退”了。“買保險時特別簡單,什么都好說,到了理賠就出各種問題,寵物保險的賠付程序太不規范了,比人的保險理賠還要難。”截至發稿前薇安的理賠資料還沒湊齊。
賠付難,不僅成為楊林和薇安的困擾,也是眾多寵物險用戶面臨的困擾,這些事例也“勸退”了一些觀望中的“潛在用戶”。李玲想給家里的五只貓買保險很久了,但是五只貓的保費是一筆大支出,網上又有這么多理賠困難的維權帖,李玲最終決定“還是不買了,因為性價比實在太差了。”
保險公司也并非故意“埋雷”,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出在寵物醫療行業極不規范上。多年來,寵物的過度醫療問題始終被詬病,不僅掏空了不少養寵人士的錢包,也讓寵物保險公司苦不堪言。
居高不下的醫療費用很容易導致保險公司虧本,所以保險公司不得不設下多種條框限制。
此外,“騙保”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通常保險公司會要求上傳寵物正面清晰照片,或者寵物跟主人的合照,以用于理賠時確認。但是很多寵物長相極為相似,肉眼很難分辨。所以,盡管所有保險產品的投保須知里都明確寫著“保險人無法認定為同一只寵物的,您將無法獲得賠償”,卻還是有人鋌而走險,企圖用長相相似的寵物獲取賠付金。
“寵物騙保比人容易得多,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顧客,給自己家兩只貓買了同一份保險,兩只貓真的太像了,一開始誰都沒分辨出來,審核到第三遍時,審核員才發現理賠貓的耳朵下方多出了一塊黑色的胎記。”平安保險某二線城市分公司銷售經理馬先生告訴筆者。
馬先生不僅經歷過個人騙保,還見識過個人和醫院聯合起來騙保。今年3月,一個年輕客戶在馬先生手里簽了一個“平安愛寵醫保PLUS”最高檔的保單,年保費為3 179元,這個金額在寵物保險產品里幾乎算得上是金字塔尖。
后來案發后,馬先生才知道,這個客戶和當地的一家寵物醫院的醫生串通起來聯合騙保,醫生故意給寵物開高劑量、價格高的藥,理賠資料也是雙方串通好以后出具的,用來換取最大額度的理賠,過后再“分贓”。幸好這個產品的條件是,每次賠償限額1 000元,一年最多理賠30次,保險公司才最大限度避免了損失。
為了規避以上所述的情況,保險公司通常會把免賠額和單次賠償限額都設置得比較高,但這樣的策略也“勸退”了大部分有意向購買保險的寵物主。豆瓣養寵小組里吐槽寵物保險最多的言論就是“大病不夠用,小病用不到”。

寵物保險市場難以做大的另一個原因是用戶認知度不夠,市場仍然需要被教育。咨詢顧客少,成單率低,跟傳統壽險相比保費低且亂象多,這些因素也降低了保險銷售人員推廣寵物險的積極性。平安保險的另一位業務員張先生說,“寵物保險成單大部分都是網銷,線下問的人很少,推廣以后既不算業績考核,也不算件數,所以我們都是看心情推。”
雖然一直不溫不火,但寵物保險行業其實也在逐漸向好,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入場,讓寵物保險行業的一些“疑難雜癥”有了科技解決方案。
比如寵物的身份識別問題。據《創業最前線》報道,去年5月,陸金所的保險頻道推出了一款“萌寵醫療健康險”,這款保險產品首次引入了寵物圖片智能識別技術。用戶購買保險時,無須給寵物植入芯片,只需上傳寵物的正面照,AI系統會通過寵物鼻尖、眼角和嘴角等9個關鍵點定位出臉部關鍵點區域,從而確認其身份。
去年7月,支付寶也推出了寵物鼻紋識別技術。支付寶寵物產品保險專家龍光表示,“鼻紋是寵物的一個‘唯一特征,類似于人類的指紋,有了這個特征之后,可以建立寵物的電子身份。在目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情況下,它可以作為唯一識別寵物的一個身份證明。”據支付寶保險平臺介紹,目前,寵物鼻紋識別技術的識別成功率超過99%。
目前多家險企都引入了AI鼻紋識別驗證技術,未來還有望運用于城市寵物管理、寵物走失等場景。
在出險流程上,技術手段也在幫助寵物保險產品不斷優化,例如愛寵saas管理系統與平安保險的合作,實現了“窗口直賠”的出險流程。目前許多寵物保險都與車險類似,需要投保人搜集齊各種文件資料才能申請理賠,并且還要投保人墊付整個費用,走完相應的理賠流程才可以拿到相應的報銷額度。
據愛寵平臺介紹,寵主來到愛寵saas管理系統醫療單位,出示自己是平安保險的客戶,愛寵的系統便可以掃描出其所有病例信息,甚至精細化到曾經開過的藥品。通過系統將這些數據實時發送給平安保險,平安保險很快就能做出對應的反饋。據愛寵平臺所述,目前這套流程運轉良好,幾乎實現了“0等待時間”的賠付。
還有寵物保險風控問題的環節上,也有企業搭建了一套涵蓋保險產品研發、渠道選擇、后續理賠等環節的風控系統一套風控系統,幫保險公司解決產品研發、渠道選擇以及后續理賠等問題。
在推廣渠道上,繼支付寶聯合眾安保險、大地保險推出寵物險后,一些大型險企也都正在計劃與第三方互聯網平臺聯合推出寵物保險,并且與互聯網寵物服務平臺合作,實現多渠道售賣。
此外,平安保險還投入了寵物醫療高科技的使用和研發,除了引入基因檢測、干細胞再生等先進技術以外,還將依據保險醫療大數據,加速推動寵物藥品研發的布局。眾安保險則希望借助全國7 000多家合作醫院這一業內優勢,以及豐富寵物數據積累,整合寵物醫療資源,未來打造寵物“醫保”的生態閉環。

不可忽略的是,技術雖然能夠解決一些流程上的問題,但如若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寵物保險依然只會是一個存在于想象中的千億元藍海市場。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市場對寵物險的認知程度依然停留在初期,需要被教育的空間依然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