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
一日晚歸,我沒有急著上樓,想在小區里走幾趟,運動運動,好出些汗。
一個中年男人,帶著一個小男孩在小區疾走,為了出汗和清除在空調房中積郁太多的寒氣,其實也是為了體味一下與躲在空調房里上網、看電視不一樣的夏夜。
四歲多的兒子與我一起。他碎步跑著,要和我來場比賽。我落在后面,他無比開心,咯咯地笑:“來呀,來呀,老爸快來呀,你追不上我了吧。”孩子的笑聲是最美的音樂,瞬間讓人忘卻一切煩惱與焦躁,讓我忽略家家戶戶空調發出的呼啦啦響聲。抬頭望天,繁星點點。只不過路燈太過明亮,讓我很難找到小時候躺在竹床上邊乘涼邊數星星的愜意了。
數星星,最好的姿勢是平躺,竹床就是觀星臺。太陽炙烤了一天,瓦房里也有股熱氣。我早早地跳到池塘里洗個澡,還挑回兩桶水,用帕子把竹床反復擦幾遍。幾個孩子把中午剩的南瓜飯盛出來,就著豆豉炒辣椒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晚飯,美好的夏夜開始了,蚊子卻令人煩惱。好在奶奶早就去田埂割了幾大捆艾蒿,晾曬到半干時用稻草捆成一個個的煙把。晚上乘涼,在竹床周圍點上兩三個煙把,熏得蚊子難以近身。躺在竹床上,聞著艾香味,數著天上的星星,找北斗、找勺子,有時大人還給我講牛郎披著牛皮飛上天與織女相會的故事。當我想確認哪一顆是牛郎星,哪一顆是織女星時,大人好像被問住了,拿不準具體是哪一顆星星。
天上的星星要仰望,有些星星卻在眼前飛舞。噢,那不是星星,是螢火蟲。
奶奶在院子的角落種了兩棵絲瓜苗。一到夏天,絲瓜藤枝繁葉茂,是螢火蟲的天堂。螢火蟲飛起,我再也躺不住,一定要起身去追。追到一只,便把它捧在手掌心,對它唱:“螢火蟲,螢火蟲,屁股亮燈籠,飛到西來飛到東。”沒過一會兒,它可能生氣了,屁股上的燈也不亮了。我不得不把它放飛,讓它回到絲瓜藤葉的天堂里去。
我邊走邊講,但兒子沒太聽明白。因為他的童年與我的童年經歷著不一樣的夏夜。不過,他對驅蚊的艾蒿煙把十分感興趣,覺得那是好玩的事,還問:“螢火蟲為什么屁股一閃一閃的?螢火長什么樣子?”我這才想起,早就答應帶兒子去鄉下看螢火蟲,卻一直沒有兌現。
妻子打來電話,說外面太熱了,還是回家吧,空調已開好了……
我再抬頭望了望天空,星星還在,而自己也有很久沒見著螢火蟲了。時代的車輪已將我們帶進了不一樣的夏夜。它對我來說有點新,卻也會成為孩子們的兒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