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一碼溯源,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面監管;“草莓貸”“龍蝦貸”,特色化信貸產品為鄉村振興不斷加碼……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推動三農服務擴面提質,完善縣智慧農業綜合管理系統,動態監測全縣主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運行情況,覆蓋率87.6%。
積極推廣“信用長豐”“信易貸”等數字信貸平臺,覆蓋全縣24.22萬農戶、3.86萬個中小微企業。
安全追溯技術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客戶通過掃這個碼能夠看到我們整個生產的過程,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采摘,一目了然。正是因為有了食品追溯系統,我們農產品的銷量越來越好了!”在安徽歸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包裝倉庫里,副總經理孫陽陽一邊忙碌著一邊和筆者說道。
只見一根根小黃瓜整整齊齊地碼在箱子里,然后封箱,封箱并不是結束,最為關鍵的是,他們在包裝箱上為小黃瓜們貼上“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孫陽陽告訴筆者,在這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二維碼的背后,其實是一個智慧種植管理系統,通過在系統平臺上,可以看到農事生產的過程、發貨流程等。系統通過監管不僅可以讓企業可以更加智慧、綠色地完成農事操作,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吃上更加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目前,長豐縣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與追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生產企業注冊進入長豐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追溯平臺617家,開具農產品合格證135271枚。
“通過追溯平臺的建立,全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大大提升!”長豐縣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監管科科長王雨筍告訴筆者, 截至目前,全縣投入資金683萬元,建設鄉鎮快檢室43套,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142家,認證產品158個,推動251個規模以上生產經營主體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入駐國家追溯平臺,2家綠色食品企業應用區塊鏈追溯,“長豐草莓”獲得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建成種養農業標準化基地128家。
“信用長豐”政策助力農業發展
除了農產品的質量提升,長豐縣還積極推廣“信用長豐”“信易貸”等數字信貸平臺,覆蓋全縣24.22萬農戶、3.86萬個中小微企業。推出龍蝦貸、農保貸等200余個金融產品,滿足農業經營主體的差異化金融需求。
“從前年收入大概也就10萬元左右,因為順利擴大生產,今年預計收入能達到30萬元!”一說起這,長豐縣朱巷鎮鎮北村劉枝家庭農場主劉枝心里就可開了花,劉枝說,為了擴展土地、擴大生產,他通過長豐農商銀行貸了10萬塊錢。從申請到放款,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這筆錢,讓劉枝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有了資金的支持,也讓劉枝對農場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筆者了解到,長豐農商銀行積極利用“信用長豐”平臺,以“信用+貸款”為基礎,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差異化、多元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打造具有長豐縣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務。截至7月末,該行共計在信用長豐平臺發布產品15個,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3億余元;通過“整村授信”工作累計發放各類金融知識、信用積累宣傳材料5萬余份,為3萬余戶農戶提供了20余億元的預授信資金支持。科技先行、金融助力為長豐現代農業發展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