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委員通道的發言“火”出了圈。唐江澎表示,自己只不過說了一些常識。可這些常識因其現實稀缺性,引發公眾和教育工作者的強烈共鳴。
一些對常識的誤解和偏見,體現在片面理解常識。當前,學校受到以分數為主的考核壓力,家長產生過重的分數焦慮,學生更是把分數視為“命根”,這無疑是違背常識的。當然,分數作為一種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工具,并非毫無意義,而是如唐校長所說的,“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
很多人認為常識是“平庸”的。因此,常識常讓人遺忘,而轉而追求一些看似“高大上”實則空洞無物的東西。在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方案里,各種聲稱能夠讓學生短時間內掌握的“訣竅”大行其道。過度強調技巧,而忽視日常的積累和必要的磨煉,即便學生取得好看的分數,也難以掌握真正的素養。
常識的魅力在于持之以恒的堅守。唐江澎說:“我不認為教育需要多少個改革,只要把我們所認定的常識堅持做下去就可以了。”盡管時代在變,教育的內容在變,但圍繞培養人才的核心觀念不會輕易發生變化。與其今天一個方法,明天一個模式,不如踏踏實實沿著一條常識之道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