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廣東 廣州 510610)
“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根據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教學,以單元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有機整合課程資源,整體建構單元目標。小學英語“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有效設計與實施,不僅關注于教什么,更關注于如何學。“以學定教”需要我們首先進行“課前學情調查”,所謂“課前學情調查”就是在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調查分析,并作為教師落實教學目標,取舍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和依據。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并不是一張張“純潔的白紙”,英語學習的知識和技能也不完全等于零。且不說孩子們入學前就參加了名目繁多的早教機構和興趣班,現代社會也是無處不在地充斥著種種英語元素,還有當今眾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家長的英語能力,以及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視,往往使牙牙學語的孩童就能隨口說出幾個比如“apple,How do you do?”這類的英語詞句,學生已不是靜態接受的機器。
“課前學情調查”是課堂教學很好的切入口。通過學情調查分析,依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發展水平整合、調整教學內容,確立教學重難點,達到有針對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在“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中實施“課前學情調查”需要運用的策略如下。
我們進行“課前學情調查”時,除了要考慮學生一般性特點:例如,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習慣等,還需要對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儲備進行梳理。另外,還要關注學生對課文話題的認知、興趣點、學生在學習新知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等。這樣,通過具體的分析,我們就能清楚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依據他們的動態發展來確立教學重難點,選擇教學方法。
比如,我們在教授顏色單詞時,教材中列舉了“red, green,yellow, blue, orange, purple, black, white, brown, grew ”十個詞匯。通過學情調查,我們發現同學們都能聽說的有red, green, yellow,blue,部分同學能聽說的有orange, purple, black, white,個別同學能聽說的有brown, grew,但在詞匯的認讀和拼寫上則較為困難。這樣,我們就可以選擇小組分享學習orange, purple, black, white,小老師帶教讀brown, grew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的重難點確立為詞匯的認讀和拼寫,大部分教學活動將圍繞此重難點開展。這樣,我們將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以學定教”。

課文 話題 主要語法 主要語言知識積累What can you do?第一第二人稱一般現在時I can do sth.I’m skating.現在進行時Mum’s washing up.現在進行時二年級上冊Module2 Daily routine一二人稱二第三人稱一般現在時It’s time to時間表達do one’s homework等與日常作息為主的動詞詞組

續表
再比如,我們在單元整體設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2 Plans時,我們根據廣州版教材的“螺旋滾動”編排特點,對與Plans話題內容相關的教材進行梳理,發現在二年級上冊,四年級下冊,五年級上冊的教材中都有涉及,且每個年級的教材都有各自的語言要求。由上表可見,學生在這個模塊學習之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活動類動詞詞組,對于日期的表達,在四年級下冊M6 Unit12的對話學習中也初步接觸到了,但我們也發現,學生還沒有系統學習過本模塊的重點語法知識:一般將來時。這樣,對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儲備的清楚了解,讓我們更準確地設定課堂教學目標和更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我們進行“課前學情調查”時,可以充分利用錄音、視頻和網絡資源等聲像素材,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能力模仿聽說和自主學習新的語言知識,同時用記錄、填寫表格等活動把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我們在設定各課型教學策略時,對各課型的學情調查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

課型學情調查活動話題感知課 話題語言知識回顧,梳理話題相關的舊知。自主學習圍繞話題內容的歌曲或故事等資源,記錄核心的詞匯或句子。詞句訓練課 自主學習本單元教材,分類記錄會讀與不會讀的核心詞匯和重點句型。情景會話課 自主學習本單元的情景會話,抄寫會話中的新單詞和難句子。閱讀拓展課自主閱讀話題相關的文本,收集整理相關信息。整理拓展課歸納整理本單元的詞匯和重點句子,并通過課外閱讀進行補充。
在一次四年級Shopping話題的情景會話課學情調查活動中,老師這樣給孩子們布置“前置性作業”:請你聽讀Unit 13 In the Market,寫出你聽讀有困難的單詞,并試著寫寫Shopping in the market的主要語言。當教師收回作業查閱時,發現大多數孩子都寫出難詞:change,而Shopping的情景會話語言構成上基本正確,不過會有些遺漏,不完整。這樣,教師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1.能理解并四會“change, Here’s your change.”2.在話題情景中理解對話。3.能運用情景語言創編表演會話。課堂教學活動將從突破難詞入手,多理解語言,多運用語言,在真實的語境中提高語用能力。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學情調查”是課堂教學很好的切入口。
教與學是學習行為統一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中,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英語學科實際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是認識的主體;同時,教師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策劃者和指導者,其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性。“學情調查”的有效設計和準確評估是教師課堂教學之外的精心布置,是實現“以學定教”的重要保證。
現在以五年級下冊Module 2 Plans單元話題為例,談談針對各種課型,老師對“學情調查”的設計與評估。

課型老師的設計老師的評估話題感知課 收集整理四季活動類的詞組 學生通過將近五年的主題式英語學習積累了大量的動詞詞組學生積累了不少生活常識,為本節課的主題“Special Day plans”的學習和理解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情景會話課寫出自己一個計劃學生能用一般將來時的兩種句型(be going to do/will do)進行表達詞句訓練課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特殊節日,并寫出在這個節日里的動詞短語。

續表
正因為有了教師對“學情調查”的有效設計和準確評估,所以在第1課時話題感受課中,老師要求學生初步運用活動類核心詞匯:visit the museum, visit a farm, have a sports meeting及句型:be going to…在第2課時詞句訓練課,老師要求學生能正確運用上一節課里感知到的核心詞匯和句型。在第3課時的情景會話課中,老師要求學生能在情境中運用核心句型be going to進行流利對話。在第4課時語篇閱讀課中,目標定位在學生能運用閱讀策略和方法,理解文本內容,運用核心句型we will 口頭復述課文并仿寫計劃。在第5課時閱讀拓展課中,老師要求學生通過Jig Saw reading閱讀獲取信息,并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運用be going to或we will 口述訪澳計劃。在第6課時綜合拓展課中,老師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自主獨立構篇,書寫計劃。
總而言之,“課前學情調查”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是教學取得成功,課堂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