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奇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
數字廣西的建設推進自2018 年8 月30 日啟動已經超過兩年了。自治區全面推進數字廣西建設,突出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數字新高地、數字絲路的重要門戶,構建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建設數字廣西戰略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中國電信的發展優勢,加快推進“云改數轉”戰略,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和技術支撐能力,為廣西建設融合創新、普惠便捷的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1.1.1 數字廣西主要文件精神
2018 年8 月以來,自治區就加快建設數字廣西,制定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 加快數字廣西建設的意見》,并相繼出臺若干配套系列文件,據不完全統計,2018-2020 年涉及數字廣西建設的區級文件就超過100 份,建立支撐數字廣西建設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大力實施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設施專項行動計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打造技術創新人才專業干部隊伍,為全區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與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1.2 數字廣西建設主要架構
建設數字廣西是以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設施建設為重點,集系統性、專業性、復雜性于一身,既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務,是時代新課題,又是攸關長遠的戰略目標。從公司戰略發展的視角,數字廣西建設主要涉及六個方面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設施、數字安全和數字合作。
一是數字政府建設是為了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建設協同高效數字政府。二是數字經濟建設是打造高質量新引擎,加快建設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進一步提升廣西在建設“一帶一路”和“東盟命運共同體”中的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提供智力與技術動能。三是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法制化、規范化、多元化、協同化社會服務體系,進一步滿足“信息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于提升社會居民素質和人才培養的作用,全面提升全民“網商”和信息素養,加快建設普惠便捷、和諧穩定的數字社會。四是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車軸,迫在眉睫,為探索創新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等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建立健全數字安全保障體系,巧用活用區塊鏈,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形成大數據安全產業鏈。六是拓展數字絲路合作,擴展合作空間,提升跨區域、跨國家、跨文化數字信息互聯互通水平,快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發展新格局。如圖1 所示。

圖1 數字廣西建設主要架構
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數字廣西建設,為加強對數字廣西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自治區數字廣西建設領導組,自治區政府主席親自擔任組長,成員單位多達50 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履行領導組辦公室職責,負責數字廣西建設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導落實,組織研究數字廣西建設戰略、中長期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推進數字廣西建設工作,研究提出數字廣西建設各領域相關重大問題處理意見等。由于數字廣西建設范圍廣,建設難度高,涉及條線多,目前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協調、不平衡、不系統的問題和情形,經常出現各自為政、分散管理、效率低下甚至資源浪費的情況。
一是數字產業化,也稱為數字經濟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就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現代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數字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信息通信網絡是現代信息數字化的根基,也是數字產業化的主要內容。通信行業快速發展將大力促進數字產業化進程,有效拉動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等相關數字產業的規模發展,產生信息產業增加值。二是中國電信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實施“網是基礎、云為關鍵、網隨運動、云網一體”的云網融合戰略,通過連網、上云、用數、賦智的閉環管理,加快推進投資、運維、管理、營銷、服務數字化轉型,打造內部的差異化連接能力、智能計算能力、智慧運營能力和數字化平臺能力,切實推進內部數字化。
一是產業數字化,也稱為數字經濟融合部分,主要是指傳統產業由于應用數字技術和數字應用所帶來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空間巨大,各行各業希望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與行業傳統技術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動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塑發展方式,產生聚變效應,助力傳統產業產能增加和效率提升。二是中國電信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協調內外部資源,處理好“上下+前后+左右+內外+主實”五個關系,大力實施云網融合戰略,搭建數字化轉型平臺,提供從通信到云網融合,從信息化應用到數字化平臺等服務,賦能千行百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強化集成和運營,更好地服務產業數字化,推動產業升級,助力效率提升,打造發展新動能,開拓產業新生態。
一是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價值不斷提升。我國數據規模持續爆發式增長,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新的關鍵生產要素,數據挖掘、數據流通、數據生產將極大提升數據的市場價值、社會價值和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生產、保護,加快培育發展大數據市場。二是算力與算法的發展激發數據核心價值。我國持續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通過算力、算法促進大數據應用,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算力已成為新的生產力,通信運營商持續加大大數據中心、云計算、邊緣計算等建設力度,以聯接、數據、算力為基礎,持續激發數據在數字廣西建設中的價值。如圖2 所示。

圖2 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新的關鍵生產要素
同業競爭對手將政企市場作為未來收入增長新領域和新動能,利用自身規模優勢投入大量資源大力拓展政企市場。一是爭取政府支持。通過緊跟政府新基建熱點,與政府簽訂戰略協議,投入大量資金爭取政府相關項目及政策支持。二是加快網絡建設,加快千兆光網及5G 等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目標確保5G 網絡覆蓋和質量持續領先,夯實數字化發展基礎。三是加強業務搶奪。聚焦產業數字化及數字社會需求,通過打造5G 應用標桿,加大資源傾斜,加強政企業務搶奪,力爭搶奪政企市場收入份額。
異業競爭對手強化平臺優勢爭取政府支持,加快生態構建,全域投身數字化市場。一是打造核心優勢。依托自身優勢,發力垂直行業市場研究,致力于深入理解客戶業務需求,提供基于行業理解識別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自身專業領域核心能力。二是完善能力構建。借助融資優勢,通過全資、參控股企業,在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布局和深度合作,加快培育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新動能,提升整體把控能力。三是強化技術優勢。以制造業為核心,打造產業生態聯盟,推動新興產業集聚,打造立體生態,推進廣西工業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政治優勢,中國電信傳承了紅色基因和優良傳統,在電信業具有信息化主力軍的地位,是黨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力量。二是云網融合優勢,中國電信最早推進云網融合發展,云網融合建設及維護能力具有領先優勢,為行業樹立標桿。三是服務品牌優勢,中國電信產品服務以品質為基礎和保障,得到了政府信賴、用戶信任、社會高度認可,形成了良好口碑。
一是規模優勢方面,收入規模與友商比還有差距,移動用戶市場份額提升需進一步加快,市場引領能力需進一步提升。二是資源投入方面,政企成本及投資需進一步加強,資源投入還不能滿足相關業務高速發展需求。三是能力建設方面,DICT 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計算及數據、安全能力仍需進一步打造,客戶理解引導產品策劃等能力需進一步提升,服務方式及商業模式還有待創新。
一是加快規模發展的新窗口,數字廣西建設全場景數字化的轉型過程將為公司2C 市場向2B 市場發展提供良好的新的窗口期。二是推進轉型升級的新機遇,數字廣西建設為行業信息化、社會治理、生產方式、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數字化發展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新的機遇。三是加速能力打造的新引擎,數字廣西建設加速催化企業內部數字化進程,企業發展催化,戰略導向牽引,市場需求驅動,推動公司實現以平臺為基礎的“雙輪驅動”新的戰略機遇。
一是參與者增多,競爭更為激烈。眾多區內外知名企業進駐廣西,不同程度發揮自身優勢,希望能夠在數字廣西建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二是商業模式轉變,不確定性增加。數字廣西建設加速競爭市場的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得運營商數字化建設參與度不確定性增加。三是生態拓展要求高,體系建設難度大。企業共贏共生體制機制設計相對缺乏,生態合作伙伴吸引力仍需加快改變提升。
廣西電信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正確認識和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初心使命,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廣西電信通信運營商的主力軍作用,加快“云改數轉”,加強生態合作,開啟數字廣西建設新征程,加快創新建設公司推進數字廣西的工作體系,為融合創新、普惠便捷的數字廣西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持續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建設壯美廣西、數字廣西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未來,公司應把握大勢,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清醒認識、深刻理解、科學把握、系統推進。
致力于成為數字廣西建設的頂梁柱、壓艙石、國家隊。
致力于成為數字廣西的創新建設者、價值聚合者、智慧運營商、綜合服務商。
戰略布局和戰略重點是公司必須要落實和選擇的,戰略布局和戰略重點的選擇就應該研究考慮與自身強關聯的關鍵能力和差異化能力的建設,包括資源部署能力、業務輸出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
一是“數字設施”能力優勢的全面打造。根據中國電信CTNet2025 的戰略目標,堅持適度超前于市場,以推進一體化云網產品和應用為目標開展網絡部署,積極推進光網升級、4G 網絡優化,加快一體化云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SA 商用部署,快速形成5G 網絡能力,以5G 和云網融合的產品需求和網絡運營為切入,加快一體化云網運營體系建設;打造簡潔、敏捷、集約、開放、安全的泛在智聯網,搭建云網融合的數字化平臺,為云網一體化DICT 解決方案奠定基礎。二是全面全力支撐“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主力軍作用,發揮政企傳統優勢和云網融合優勢,聚焦重點行業,加快DICT 發展,推進政企業務高質量發展。三是全面打造支撐“數字經濟”和“數字安全”優勢。必須下大力氣夯實基礎打造能力,加快推進業務上云、融云,加強存量客戶清單管控,推進云化重耕,全面提升項目融云率,快速部署形成能力。四是全面創新建設“數據服務”戰略能力體系?;跀祿殉蔀樾陆洕年P鍵生產要素,算力是驅動新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聚焦數據價值化的發展趨勢,必須把大數據戰略能力作為未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啟動實施公司大數據專項工作,賦予公司未來在數字廣西建設的強大發展動力。
公司要充分發揮中國電信承載網安全可靠的優勢、政企市場的優勢、云網融合的優勢,應加快打造四個方面的戰略能力一是差異化系統集成能力;二是生態化數字化平臺能力;三是云網一體智慧運營能力;四是云邊協同智能計算能力。
當前和未來,云已經成為行業市場競爭的利器,公司應堅持“云改數轉”,突破生態瓶頸,打造行業硬核。云成為關鍵,得云者得天下。一是必須加快云網融合步伐。建設網絡簡約敏捷、算力差異泛在、安全融合內生的領先云網基礎設施,實現核心能力自主掌控,云、網、邊、端、安全、應用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聚焦價值創造,聚焦關鍵環節,加快提供云業務、云產品和云服務,加快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優勢。二是必須加快數字化平臺建設。數字化平臺是落實“云改數轉”戰略、推進業務布局落地和企業平臺化的直接樞紐,面向客戶和合作伙伴實現行業差異化、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靈活編排、敏捷支撐和全網共享;同時,加快業務、數據雙中臺構建數字化營銷體系,賦能渠道變革、政企改革,提升營銷服務水平,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構建云網端到端數字化運營體系,實現客戶體驗領先、運營智能高效。
當前和未來,隨著信息通信業競爭日趨激烈,公司新生態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必須突出“開放合作、賦能未來,利他取勢、共創共贏”的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信任、暢通、增長、共贏”的基本原則,公司創新建設新生態體系格局中國電信廣西公司“數字廣西”戰略發展聯盟。重視分類引入戰略合作資源,提升對關鍵生態的匯聚力、對一線賦能的穿透力,以及產業協同力,快速打造公司的四個關鍵生態布局第一是產品應用生態,第二是渠道銷售生態,第三是項目支撐生態,第四是客戶關系生態。特別是要協調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終端廠商、應用提供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實現戰略合作、資本合作、業務合作、項目合作。
未來在推進“數字廣西”過程中,公司原有傳統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業務技術、體制機制、發展方式的創新力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戰略推進過程中,善于在復雜局面中抓住主要矛盾,從而在短期波動中把握長期趨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公司的戰略推進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要科學研判分析,準確把握形勢,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謀劃、積極應對,為未來發展爭取主動,必須堅持“深挖確定性、開拓可能性”的基本原則,切實圍繞“云改數轉”,從政企改革入手,加快推進公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驅動,堅決破除制約規模推進“數字廣西”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政企改革是基礎,堅持云改是核心,堅持數字化轉型是關鍵。深化政企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組織體系,適應“運營+產品型”企業特征,建立以平臺產品為核心的運營組織模式;按照“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的要求,深化云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云網業務一點開通交付能力建設,以云為核心的標準化能力封裝,加快構建云網一體化運營管理體系;以數字化咨詢切入,提升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能力,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和數據價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