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嬌
陽春三月,墊江縣人民法院莊嚴肅穆地矗立在晨光中。
副院長談康自進入位于六樓的辦公室就開始忙個不停。
“談院長,我給您匯報一下這件案子的最新進展……”
工作人員陸續走進他的辦公室,談康早已習慣了這樣緊張忙碌的節奏。他一邊與同事溝通工作,一邊將杯中藥湯一飲而盡。大家不約而同地頓了頓,有人忍不住小聲說了句:“您還是要多注意身體……”
談康轉過頭來,微笑地擺擺手,繼續投入工作中。盡管談康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絲毫看不出是一位腎病患者,但那借椅子抵著腰部的坐姿還是“出賣”了他。
談康,墊江縣人民法院副院長,縣政協常委,20多年來在政法系統辛勤耕耘,讓公平正義之光照進百姓心田。
同理心
拆遷,歷來被認為是“天下第一難事”,它一頭連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另一頭又關乎經濟發展。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人民法官,維護群眾利益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談康樸實的話語,一下子拉近了他與百姓的距離。
時至今日,桂北新城拆遷案的當事人劉老太一提起談康仍感慨連連。多年以前,墊江縣桂北新城拆遷項目全面推進,拆遷戶劉老太卻始終不肯簽字。
“你們不要再來我家了!談不攏就別指望我簽字!”劉老太“砰”的一聲關上了門,談康和其他工作人員再一次吃了閉門羹。
悻悻而歸之時,談康產生了一個念頭:把目光聚焦在劉老太家庭自身,也許能找到根本癥結所在。
通過大量走訪調研,談康摸清了這間小房子里發生過的悲歡離合。
16年前,劉老太的丈夫撒手人寰,4個子女均由她一人帶大,家庭條件相當困難。如今,年過七旬的劉老太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再加上大兒子離婚、小兒子患病,長期缺乏關注和幫扶的生活讓一家人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情緒和偏執心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談康感慨地說,“要想拆遷工作順利推進,首先需要拆掉老人家的‘心墻。”
找到了問題,談康和他的同事們第一時間展開行動。
“首先,我們邀請人民調解員、律師參與該案,將其安置補償的款項算得明明白白,并向其說明‘政策一視同仁,絕無例外,歡迎隨時查賬監督;其次,我們與社區干部一起形成合力,對劉老太一家展開慰問幫扶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談康介紹。
多年工作中,談康看到了“劉老太們”心里更深的羈絆——對社會的不信任和對未來的不確定。
因此,在調解過程中,談康和他的同事們用心聆聽對方所思所憂,站在對方角度出主意。最終,一家人心服口服地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沒想到法院這么替我們著想,我們很感動。”劉老太握住談康的手,由衷地感謝道。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2020年,談康被評為重慶市“擔當作為好干部”和墊江縣“十大法治人物”。與此同時,墊江縣人民法院領導班子連續6年被墊江縣委評為“優秀領導班子”,墊江縣法院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責任心
2017年,一家知名家居購物廣場落戶墊江。
工地上,與轟鳴的機器一同忙碌的,還有烈日下奔走的談康——一棟居住著40多人但沒有產權的樓房成了項目推進的“堵點”,居民們因不滿拆遷條款拒絕簽字。
“盡量把解決矛盾的端口前移”是談康一直以來的工作理念。為了不影響拆遷進度,談康開始不分白天黑夜地“輪軸轉”,他挨家挨戶上門走訪,耐心細致地給每一戶算好經濟、政策、法律“三本賬”,通過梳理訴求來解開大家的“心結”。
“五層樓,十幾戶人家,人總是湊不齊,所以我只能一有空就過去,哪家有人就上門做哪家的工作。”談康笑著回憶。
社區工作人員忍不住問他:“談院長,您為什么這么拼命?”
“拆遷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馬虎不得。”談康如是說。那段時間由于過度勞累,他的腎病開始頻繁發作。
一天晚上,談康照例給“小產權房”里的一戶人家做工作,突然腎病發作。只見談康一邊用拳頭撐住腰部,一邊用手肘撐住椅子,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
被拆遷人有些不知所措,談康強忍疼痛,服下隨身攜帶的藥,然后繼續與被拆遷人交談到深夜。
終于,十幾戶居民同意簽署房屋拆遷協議。
不僅如此,一位原本對立情緒強烈的居民感慨地說:“談法官,你忍著病痛為我們解決問題,確實讓我感動,我自愿少要一萬塊錢,分給樓上患癌的鄰居!”一行的其他居民深受感動,紛紛表示也愿意將部分錢款分給這位患癌鄰居。
經過十幾輪溝通談判,這起涉案人數較多、矛盾尖銳復雜、多種法律關系交織的拆遷糾紛,在22天內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讓項目得以提前5個月落了地。
使命感
2020年9月1日,墊江縣法治文化公園。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的同學們在這里迎來“開學第一課”。
“同學們,在‘禮·樂文化區我們可以看到西周以前中國原始法律的雛形。”講解員一邊講一邊走。
禮·樂文化區、法·律文化區、禮·法文化區……沿著公園里的小徑一路游覽,中國法治的歷史淵源便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2019年,按照墊江縣委要求,墊江縣人民法院承擔了法治文化公園的主導設計、指導建設等工作。談康作為分管聯系領導,從最初的方案設計、區域布置,到項目立項、征地拆遷、全園落成,大事小事都事必躬親。
2019年12月4日,法治文化公園正式投入使用。中小學生普法教育、干部法治教育等活動開始在這里頻繁開展,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談康都很欣慰:“法治文化公園是我們普法的新模式,更是墊江縣普法教育的新高地。”
不僅如此,作為墊江縣政協常委,談康還將來自基層群眾的訴求通過一份份提案帶上縣“兩會”。
2020年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墊江縣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召開,談康帶著《關于進一步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我縣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等提案上會,這是他過去幾個月來心血的凝結。
2019年,墊江縣人民法院審理了多起與民營企業相關的案件,這引起了談康的注意,他開始深入企業走訪。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有沒有法律方面的困惑?”
“到司法職能部門處理事務時,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談康一下就問到了企業負責人的心坎里,他們將困難、期待和建議一股腦地傾訴出來,談康將這些認真記錄在冊。
最終,這份提案被轉為政協集體提案并納入2020年重點督辦案,有力助推了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出臺服務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意見和舉措。
“我的心也落地了。”談康自豪地說。他胸前的法徽,閃耀著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