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巧紅 張嬌鳳 楊義林
【摘 要】 為使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高效聯動發展,從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聯動要素和互濟需求出發,結合國內外典型港園聯動發展理論和實踐,提出建平臺、拓功能、強聯動、聚要素等聯動發展路徑。
【關鍵詞】 上合物流園;連云港港;聯動;集疏運體系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共同承擔上合組織各國貨物進出口業務。依托連云港沿海臨港產業基地,建立上合物流園,進一步暢通了歐亞陸海聯運通道,提升連云港作為上合組織物流中轉出海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連云港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商貿、產業合作;推動連云港港向要素集聚港、產業支撐港和綜合服務港轉變,港口通過上合物流園與城市、產業實現了高效銜接,增強了港口經濟對城市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上合物流園助推全市物流資源整合,提升了物流產業發展水平,憑借綜合交通運輸優勢協助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高效聯動發展,是充分發揮上合物流園經濟、社會效應的關鍵,也是連云港港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重要支撐。
1 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聯動互濟需求
由于連云港港主體港區被后云臺山阻擋,港區后方陸域狹窄,倉儲物流空間嚴重不足。上合物流園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的思路,重點打造多式聯運服務、國際商貿交易、保稅物流、加工增值服務、物流支撐服務、商務生活服務等六大功能體系,與連云港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協同、聯動發展。
1.1 空間布局聯動
空間布局的聯動配合是港園聯動發展的重要依托。港口是各種要素向內地和海外流動的樞紐,上合物流園在公路港、內河港、保稅物流中心運營方面與連云港港關系密切,二者聯動需要空間布局上的契合。連云港港陸域縱深有限,云臺山東西連島與6.7 km長的攔海西大堤形成了半封閉的港口區域,后方發展空間受限,上合物流園豐富的土地資源可以為主體港區提供發展支撐;同時,連云港港和上合物流園的集聚效應和發散效應會在空間形態上形成以港口和物流園區為核心的產業帶,吸引人口、物質、資金、信息等各種要素匯聚。因此,在空間布局形態統一規劃物流園區與港區,有利于充分發揮物流園區與港口的功能優勢。
1.2 港口與物流經營資源聯動
港口與物流經營資源聯動是港園聯動發展的現實基礎。港園聯動的開展將逐步推進港口與國際物流接軌,進一步加快連云港港專業化、大型化的趨勢。隨著港口功能與上合物流園功能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開展圍繞中轉貿易、倉儲物流等業務,為滿足集約高效服務需求,需要推進港口與上合物流園在物流經營資源上的整合和集成,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合理調用現代化倉庫、集裝箱箱站、散貨、集裝箱堆場、物流信息平臺等資源,促進物流資源高效銜接和共享,共同推進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組織模式,實現臨港區域內資源的聯動和優化利用。
1.3 產業功能聯動
產業功能聯動是港園聯動發展的核心要素。連云港港近年來基本實現了碼頭裝卸、現代物流、港口建設、臨港工業、綜合服務等多元化板塊的協調發展,主要港區后方集聚了石油、鋼鐵、冶金、生物科技、新能源等臨港產業。上合物流園重點打造多式聯運服務、國際商貿交易、保稅物流、加工增值服務、物流支撐服務、商務生活服務等產業體系,積極圍繞港口拓展增值物流和支撐服務,不斷拓展園區物流產業增值鏈。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產業功能的聯動,可以將上合物流園的物流運輸、保稅服務優勢與港口的貨物處理、臨港產業發展優勢相結合,強化產業間的整體聯系,推動港園一體化運作,實現供應鏈中的全過程物流服務。
1.4 集疏運體系聯動
集疏運體系聯動是港園聯動發展的主要紐帶。上合物流園可同時實現公、鐵、河、海等多種運輸方式,是連云港市重點建設的大型物流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連云港港和上合物流園集疏運體系聯動內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對內可以彌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完善港區內道路交通、航運、以港口為主的交通網布局;對外可以推動區域內水路、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資源實現合理利用,配合連云港港構建沿海大通道,加快現代物流基地建設步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1.5 物流信息化聯動
物流信息化聯動是港園聯動發展的內在需求。連云港港口岸信息化建設處于全國前列,智慧港口信息化總體方案通過驗收,啟動港口設施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獲批成為全國港口設施維護管理信息服務平臺試點項目,港口散雜貨智能化調度系統上線運營。上合物流園加快建設智慧物流信息中心,為物流信息化、物流交易、商務配套等提供功能支撐。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的信息聯動可以將港口與區域城市、全國甚至是世界聯系起來,促使港口通過網絡技術在物流園區、貿易企業、海關及其他有關政府部門之間建立物流信息平臺,有利于港園共同市場的形成,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區域的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2 港園聯動發展模式與典型實踐
2.1 港園聯動發展模式
港園聯動發展模式主要包括港口與臨港產業園聯動、港口與保稅區聯動、港口與綜合物流園區聯動發展等3種。
(1)港口與臨港產業園聯動發展。臨港產業是指港口及周邊區域內,依托港口資源和轉運優勢催生發展的產業群。港口與臨港產業園的聯動發展,是充分利用港口的優勢資源和產業園承載能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2)港口與保稅區聯動發展。整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港區的區位優勢,經海關批準,在保稅區與港區之間開辟直通道,在嚴密監管的前提下進口貨物入境運抵后,直接提離碼頭進入海關指定區域辦理相關海關手續,或出口貨物在海關指定區域辦結相關手續后直接運抵碼頭出境。通過區域與港口之間“無縫對接”,使貨物在“區”與“港”之間快速流動,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區港聯動,是通過保稅區或出口加工區政策與港口功能的聯動,這種模式將物流倉儲的服務環節移到口岸環節,拓展港區功能,實現口岸增值,增強國際中轉、出口加工、配送、倉儲、采購等現代物流功能,進而促進城市的發展,是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國際通行模式。
(3)港口與綜合物流園區聯動發展。港口物流園區是指以港口為依托,由多個物流組織設施和專業化物流企業構成,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組織和運作效率、改善企業服務為目的,具有裝卸、倉儲、運輸、加工等基本功能,還包括與之配套的信息、咨詢、維修等綜合服務功能的規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物流組織和經濟運行區域。
2.2 典型港園聯動發展實踐
分析寧波、深圳、廣州、鹿特丹、漢堡、新加坡等地的典型港園聯動發展做法,對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聯動發展的經驗啟示如下: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營造港園聯動發展良好氛圍。從國內外港園聯動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是園區快速發展的首要前提。例如:浙江省政府給予寧波梅山保稅區特殊的財政支持,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專門出臺“20年財政體制實行封閉運作”政策;實施“市里領導、北侖統籌管理、保稅港區管委會承擔開發建設”的管理體制,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任領導小組組長的梅山保稅港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廣州市在市級層面組建領導小組,成立廣州南沙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與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廣州市南山區合署辦公;廣州海關總署給予南沙保稅港區先行先試零擔拼柜貨物出口、跨境電商等16條措施,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南沙保稅港區15條金融創新政策。
(2)統籌園區和港口規劃,明確發展定位和方向,發揮規劃控制和引導的作用。從國內外港園聯動發展來看,強化園區港區的統籌規劃是物流園區發展的基礎,港口物流園區規劃要在定位和功能規劃方面充分考慮港口發展。例如: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分為保稅港區產業帶、生活配套服務帶、金融商貿核心三大功能區,各區域統籌規劃發展;廣州南沙保稅港區整合相關功能區域形成港口區、物流區、出口加工區、公共查驗區、江海聯運作業區等功能區,各區域形成明確的功能定位;鹿特丹港三大物流園區分工明確,由管理局統一規劃建設。
(3)創新模式,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主體的園區開發建設模式。從國內外港口物流園區開發實踐來看,強調政府在園區開發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例如: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控股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寧波市工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寧波港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國有企業共同投資成立的寧波梅山島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是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的投資建設主體,承擔港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實業投資、投資咨詢服務等項目;廣州南沙保稅港區依托市屬國有企業廣州南沙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按照以資源運營撬動社會資本、創建資源集聚平臺的工作思路來推動開發。
(4)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相關產業集聚,推動園區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是發展港口物流的載體,產業是園區發展的源動力,在發展方向與開發模式明確的基礎上,應大力加快相關設施的建設和產業集聚。例如: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建立滿足現代化物流運輸的專業化服務和倉儲設施,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建成現代化倉庫8棟,建筑面積約48萬m2,其中保稅冷庫約1.2萬m2,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在全國保稅港區中名列第一;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加快集裝箱泊位建設,港區四期的建設正加快推進,建成后擁有專業化服務用地和倉儲用地,物流區規劃面積1.44 km2,區內堆場面積7.38萬m2,倉庫面積36.7萬m2,具備高質量、高效益的物流服務水平,較為完善的保稅加工配送中心成功吸引了29家世界500強企業48個項目落戶。
(5)加強政策措施保障,提高園區建設發展速度。通過國內外案例分析發現,市級層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對于加快園區企業落戶、提高園區發展的積極性具有重要引導作用。例如: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積極落實園區財政封閉政策,除了要交國家規定的相關稅收外,20年內梅山保稅港區不用交地稅;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出臺重點企業培育政策,對園區內總部企業、新設立或遷入的總部企業以及物流產業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和貸款支持;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對于符合園區發展方向的標桿性企業、能夠帶動港口及園區整體發展的重點企業等給予適當政策傾斜。
3 上合物流園與連云港港聯動發展路徑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新要求,緊扣“高質發展、后發先至”總體目標,按照港園聯動發展新思路,積極探索以港口為核心、以產業為紐帶的港園聯動機制和模式,以現代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為帶動,全面推進建平臺、拓功能、強聯動、聚要素,實現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聯動一體化發展,努力將上合物流園建設成為沿海地區港園聯動發展的創新示范區,成為連云港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3.1 建平臺
圍繞港口主要業務、加快建設配套物流服務功能平臺的辦法是:做優做強基礎功能平臺,積極優化提升公路港、內河港、保稅物流中心、鐵路裝卸場站等現有平臺服務功能,強化與港口碼頭公司的功能聯動、業務協同、信息共享,提升港園聯動發展的平臺支撐能力;加快建設特色物流功能平臺,積極推進智慧物流信息服務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汽車物流中心、冷鏈物流中心、食品加工園、商貿物流展示中心等一系列特色物流功能平臺,強化圍繞港口主要業務的特色物流平臺服務能力,加快形成功能配套全、支撐能力強的港園聯動發展功能平臺體系。
3.2 拓功能
圍繞連云港港集裝箱、大宗散貨、特色貨種等主要貨類,借鑒廣州南沙、深圳鹽田、青島前灣、寧波梅山等港區依托臨港物流園區加快集聚現代化綜合物流服務功能的先進經驗,在上合物流園布局發展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物流,加快推進裝卸、倉儲等基礎物流功能向上合物流園延伸,推動流通加工、商貿交易、保稅物流、信息服務等增值物流、高端物流功能拓展的辦法有:積極推進裝卸、倉儲、分撥、配送等基礎物流設施、功能向園區延伸,提升港園空間、功能聯動集約化布局;積極拓展多式聯運、保稅物流、加工增值、商貿交易等增值物流服務功能,打造完善的多式聯運網絡,提升支撐港口的增值物流服務能力;積極延伸跨境電商、離岸金融、物流信息等高端物流服務功能,提升港園供應鏈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加快建成功能完善、銜接高效、成鏈發展的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3.3 強聯動
以統籌資源調配、促進一體化經營為導向,加快推進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之間、園區各板塊之間聯動一體化發展的辦法是:積極推進連云港港與上合物流園之間的聯動一體化發展,推動連云港港主體港區、徐圩港區與園區物流經營資源的整合聯動,引導港園貨源、物流、場站、信息等資源的統籌調配和聯通共享,推動港口碼頭公司與園區物流業務聯動合作,提升一站式物流服務水平,推動港外場站資源集中布局和統籌調配,提升物流場站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水平,推動港園信息一體化建設,提升物流信息資源的聯通共享水平;積極推進園區各板塊之間的聯動一體化發展,推動園區內港口集團企業業務的整合聯動,引導公路港、內河港、保稅物流中心、鐵路裝卸場站之間貨源、車輛、物流、信息等資源的聯動協同,打造全流程的物流服務體系,從而進一步發揮系統內增長效應。
3.4 聚要素
以功能平臺為依托,以保稅物流、加工增值、商貿交易等增值物流為重點方向,積極推進現代物流要素集聚,加快招引一批重大物流合作項目,吸引一批現代物流企業的辦法有:積極引進一批重大物流合作項目,開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吸引日韓、中西亞國家、中西部地區企業共建產業合作基地,重點圍繞冷鏈物流、產業物流、跨境貿易、智能倉儲平臺等方面開展物流貿易合作,推動落地一批物流合作項目;積極吸引現代物流企業,重點吸引一批總部型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物流采購和配送等企業落戶園區,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的交流和合作,依托園區重大基礎設施、產業項目,不斷吸引配套企業入駐,推動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要素集聚發展,擴大港園物流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