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濤 汪江楠

【摘 要】 為提升浮標用錨鏈的質量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其助航效能,梳理歷年來浮標用錨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實例總結得出影響錨鏈質量和使用壽命的因素。針對缺陷提出改進措施:科學確定年度浮標用錨鏈采購需求量;嚴格把控采購關鍵環節,選取高品質浮標用錨鏈;多管齊下,完善浮標用錨鏈質量驗收工作程序;制訂浮標用錨鏈的保養措施。
【關鍵詞】 浮標;錨鏈;質量管理
0 引 言
航標是船舶航行中的助導航標志,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參照物。航標從結構上分為固定標志和浮動標志。浮動標志的設置主要通過浮體以下系鏈與沉塊之間的連接,將沉塊置于海床(河床)底部來固定浮標的位置,浮標錨鏈連接標體與水底沉塊,保證浮標穩坐設計位置。錨鏈是浮標錨系系統(見圖1)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和質量的穩定性對航標效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背景介紹
目前,上海航標處轄區水上浮動標志共計653座,其中:大部分為直徑2.4 m和直徑3.0 m的燈浮標,這類浮標水線以下主要通過直徑38 mm的航標錨鏈(卸扣)與沉塊(錘)連接;還有一小部分水上浮標為燈船及蘭比,這類大型浮標的水下系碇則通過直徑56 mm的航標錨鏈與霍爾錨連接,從而“鎖定”其位置。
經統計,上海航標處每年航標錨鏈平均消耗量為300節27.5 m長鏈、89節13.5 m半長鏈、123節4.5 m短鏈、192節5.24 m馬鞍鏈。面對如此大的錨鏈需求量,為保證浮標助航效能,減少浮標因受非外力影響而導致漂移或丟失的發生率,航標錨鏈的內在質量和使用壽命是關鍵因素,也是航標處對航標器材質量預控的重點環節。
2 浮標用錨鏈的質量管理程序
浮標用錨鏈的采購尤為重要,因而應從源頭上進行質量控制和跟蹤,建立全過程檔案。這是控制產品質量的關鍵。
按照工作程序,航標管理單位根據年度航標維護工作需求,在每年年初制定浮標用錨鏈的全年采購計劃,同時編制招標文件、技術規格書,通過委托第三方進行公開招投標,組織采購工作。在完成招標工作后,與中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生產廠家根據合同條款,按照甲方需求開始生產錨鏈。待錨鏈陸續到貨,組織驗收并入器材周轉庫。
船舶管理中心根據生產任務申領錨鏈,由航標作業起吊船負責水上浮標和錨鏈的拋設。回收錨鏈時,對可重復利用的錨鏈進行維修保養,而銹蝕損壞嚴重的錨鏈便進入報廢程序。浮標用錨鏈質量管理中的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都需要由相應的程序文件對其進行規范,且需要配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全程跟進落實。
3 浮標用錨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招標方式。由采購單位自行組織的邀請招標,其中大多數評標專家來自航標處各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雖然他們具備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受專業能力限制,容易形成慣性工作思維;同時,又缺乏熟知錨鏈行業標準的技術專家,無法保證對投標文件進行細致、嚴謹、規范的評標。
(2)技術規格。采購方往往因采購資金不足就放松了對供應商的資質要求,也不嚴格按照錨鏈技術規格標準采購,更看重購買足夠數量的錨鏈。這樣采購來的錨鏈存在一定質量隱患。
(3)到貨驗收。以往的錨鏈到貨驗收只是驗收人員對錨鏈數量及型號進行核驗。整個驗收過程缺乏專業的驗收組成員,缺少對生產廠家在錨鏈生產過程的檢查措施,沒有在現場采取嚴謹的驗收手段,更是忽略了對抽檢錨鏈送第三方錨鏈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專業檢測這一重要環節。驗收環節上的疏忽,無法驗證和保障錨鏈的質量。
浮標用錨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浮標在水上使用的壽命,質量把控措施不到位,錨鏈使用壽命得不到保障,負責浮標起吊保養的作業船舶便疲于奔波,增加了作業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安全風險,浪費人力財力。質量把控措施不到位,則可能會發生因錨鏈質量不過關而產生斷裂的現象,從而發生浮標漂移,對過往船舶航行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引發碰撞事故,導致水上浮標從助航標志淪為“水上礙航物”。
4 改進措施與經驗分享
4.1 科學確定年度浮標用錨鏈采購需求量
為保證浮標用錨鏈采購資金得到充分使用,需要科學確定全年度浮標用錨鏈需求量,保證既不積壓又不短缺。在參考歷年浮標用錨鏈采購量、工作任務消耗量并組織清查現有錨鏈庫存后,確定相對合理的浮標用錨鏈采購需求量,在現有預算資金的體量內,盡可能采購到滿足上海航標處招標技術規格的高品質浮標用錨鏈。
4.2 嚴格把控采購關鍵環節,選取高品質浮標用錨鏈
近期,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正式發文《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標器材政府采購管理辦法(試行)》,上海航標處據此文件規定確定了今后浮標用錨鏈都采取全國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與更加專業的招標代理公司協作,共同為采購到高品質浮標用錨鏈作出不懈努力。
在整個實施過程中,上海航標處認真編制招標文件,重點對浮標用錨鏈技術規格進行補充和完善,在前期招標過程中,嚴格把控投標廠商資質、生產工藝、經營情況、財政資金等影響到浮標用錨鏈生產質量的各個關鍵環節。
4.2.1 編寫招標文件
委托第三方專業招標公司組織招投標工作,同時與專業的國家注冊招標師交流咨詢,將上海航標處對浮標用錨鏈質量控制要點具體落實在編寫招標文件條款中,確定包件貨物名稱、需求數量、技術規格、重點圍繞質量把控細節描述、質保期、交貨方式和時間、付款方式、評分規則等。
在不違反招標法規前提下,通過制定高標準、高規格浮標用錨鏈技術指標,突出對生產廠家制作產品技術能力條件的比選,引導企業避免陷入單純的惡性價格競爭,將投標重點放在把控產品制作質量工藝上,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進而總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源頭上保證航標器材產品質量。在評分標準中,要求投標廠商必須具有CM690三級錨鏈鋼產品CCS工廠認證證書,隨錨鏈到貨時需提供相應的CCS產品檢驗證書,在競爭中逐漸淘汰競爭力差的作坊式生產企業。
4.2.2 組成評標專家
按照國家公開招投標相關規定,從專家名庫中隨機抽取來自各行業精英專家,從各個角度對投標文件進行專業評估。浮標用錨鏈生產廠家大都是民營企業,規模大小和經營狀況參差不齊。財務方面的評標專家可以深入分析各投標企業資產負債表及其他財務報表,進而分析得出投標方的經營狀況、生產能力、資金周轉狀況等影響錨鏈生產質量的各類因素。行業相關的技術類專家則可以對各投標文件中關于浮標用錨鏈的技術規格相應部分作甄別。
4.2.3 簽訂采購合同
根據前期招標結果,與中標單位取得聯系,簽訂浮標用錨鏈采購合同,在合同條款中對浮標用錨鏈的質保期、檢驗證書及售后等關系錨鏈質量把控的環節進行明確,要求乙方單位嚴格履行合同條款,約定若后期發生產品質量事故,則須承擔賠償責任。
4.3 多管齊下,完善浮標用錨鏈質量驗收工作程序
4.3.1 加強制作現場質量監管
采購合同簽訂后,上海航標處將現場質量監管作為浮標用錨鏈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按照已確定的招標設計文件工藝標準和廠家質量承諾等要求,通過現場監管程序,全部落實到產品制作環節上,有效把控錨鏈制作質量。量身定制浮標用現場質量驗收表,調派業務骨干組成現場質量驗收組對浮標用錨鏈生產企業的現場制作環節進行階段性驗收,采集錨鏈樣本并帶回,留待送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化學成分及力學檢測后出具專業檢測報告。
4.3.2 錨鏈到貨現場驗收
根據合同要求,成立現場驗收工作小組,對每批次的錨鏈進行到貨驗收,驗收小組應包括采購管理和相關技術人員。驗收流程如下:首先,確認本批訂貨數量與到貨數量是否一致,目測外型是否完好,防腐漆應無磨損或脫落現象;其次,抽檢錨鏈長度與直徑是否符合技術規范及合同規定;再次,檢查錨鏈轉環是否活絡;最后,驗證廠方提供的產品質量檢驗相關文件。
4.3.3 浮標用錨鏈質量證書驗證
錨鏈到貨驗收,廠方需提供對應數量的中國船級社CCS產品質量證書。采購管理人員須對提交的紙質證書進行上網驗證,登陸中國船級社CCS官網對證書內容及有效期進行校對驗證。
浮標用錨鏈在生產過程中會邀請中國船級社檢驗人員前來廠家對產品進行現場檢驗,檢驗合格后為錨鏈敲上證書鋼印。作為采購管理人員,需對鋼印進行上網驗證,核對是否與證書上顯示一致。
同時,也須對校驗廠家是否擁有中國船級社出具的浮標錨鏈生產的工廠認可證書。所有的驗證措施既是對生產廠家的一種檢驗,同時也是對錨鏈質量的一次檢驗,第三方權威機構的產品認證,是對錨鏈的質量和使用壽命一種保證。
4.4 制訂浮標用錨鏈的保養措施
浮標用錨鏈是航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價格昂貴,為節約國家財政資金,使鋼材資源再利用,錨鏈后期的維修保養尤為重要,也是把控浮標用錨鏈質量的重要一環。浮標用錨鏈保養標準應符合航標技術規范,管理人員對整個保養過程實施質量監管,確保保養過程中各個環節有條不紊、保質保量。所有進廠保養的錨鏈需進行稱重備案,保養結束的錨鏈也要按照采購驗收的標準對其進行質量檢測,從而確保浮標用錨鏈質量滿足航標服務的需要。
5 主要收獲
上海航標處近年來在浮標用錨鏈的質量把控上下足功夫,各項新舉措多管齊下。錨鏈生產過程中引入了中國船級社及第三方專業檢測試驗所對產品無差別抽檢的方式,以檢驗結果來驗證產品的出廠質量及驗證生產廠家的技術能力。浮標用錨鏈產品質量的提升,使得浮標的漂移或丟失率大幅降低,既提升了水上浮標的使用年限、保障了過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又大大降低航標維護頻率、減少人力物力的消耗,節約了航標維護成本。
6 結 語
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大發展的推進,沿海港口航道會不斷向外海延伸,開闊水域浮標布設范圍和數量將會越來越多。浮標錨鏈作為航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航標效能的有效發揮;因此,在浮標用錨鏈的質量把控上下足功夫,減少航標失常事件發生,提高助航效能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舉一反三,以小見大的方式將浮標用錨鏈的質量把控措施滲透到所有航標器材的質量管理中,真正有效地提升航標管理水平,從而為航海者提供優質的航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