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蔚蔚 鄭翔


疏通社區消防車通道、補建消火栓、清理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北京市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全盤謀劃、積極作為,匯聚行業部門工作合力,加強重點場所整治,推進消防領域整治工作持續走深走實。
治理 “霸道”車 修復消火栓
消防車通道被堵塞、消火栓成擺設,已經成為威脅很多小區消防安全的頑疾。小區意外失火,消防車通道卻被違規停放的私家車“霸道”。近年來,這種影響滅火救援的事件時有發生,火情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控制,以致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甚至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只有清除路障、補上漏洞,“生命通道”才能有效護佑每一個人。
消火栓作為消防員和居民滅火自救時提供水源的重要設施,是撲救火災和搶救人民生命財產的基礎保障。但在不少小區,由于疏于維護管理,室外消火栓或缺失、或被遮擋埋壓,甚至被圈占,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派上用場。
針對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存在的突出問題,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在廣泛調研、深入走訪的基礎上,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專題報告了全市消防車通道形勢,并提出治理建議。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專題研究治理措施。經過反復溝通、多次研討,最終確定了整治措施任務。
2020年8月10日,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市應急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12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了《北京市關于實施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方案》,明確了13項治理任務,細化了各部門職責分工,部署推動整治工作。
隨后,《關于加強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管理工作的通告》和《居住小區消火栓系統管理辦法(試行)》等治理配套文件相繼出臺。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后,建立了聯席會議、通報檢查、考評督辦等工作治理機制,確保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對4662個居民小區、3952個公共建筑進行了消防車道劃線標識,采集市政消火栓信息7萬余個,市自來水集團等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起草消火栓補建工作方案,市人防辦在全市5個區12個小區新增地下停車位3003個,交通部門摸排92處停車場可通過錯時共享提供7877個車位,其中20處已開始錯時共享停車。通過緩解小區停車難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道問題。
在朝陽區,區防火安全委員會組織16個部門召開了朝陽區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三年行動部門聯席會,并協助市消防救援總隊拍攝了《民用建筑消防車通道劃線標識管理示范片》,對全市的消防車通道劃線標識管理工作進行了精準指導。
截至10月底,朝陽區已完成2000年以后600余個新建小區和2000年以前建立的400余個老舊小區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標志標識整治工作。
在懷柔區,檢查曝光、教育勸導和宣傳提示相結合。由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懷柔區交通支隊等部門單位組成的檢查小組,對南花園四區、天韻家園、麗湖馨居等小區進行實地檢查。針對部分小區仍存在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通道的問題,檢查組立即聯系車主挪車,并現場填寫《機動車不按照規定停車提示單》。
盯緊電動車 杜絕亂充電
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的廣泛普及,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日漸明顯。從以往的諸多電動自行車起火案例來看,很多電動自行車起火事故與私拉亂接電線充電有關。
雖然各相關部門已經下發過關于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的規定,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警示海報也張貼進了很多小區的樓道,但充電起火的事故仍有發生。因無處停放或充電設施有限等原因,還經常能看到電動自行車亂放堵塞道路,甚至在樓道里充電。
對此,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在編制出臺北京市地方標準《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防火設計標準》的基礎上,與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局、北京市電力公司等6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明確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
同時,在今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績效任務書中安排各區再新增建設32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接口,著力解決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進度緩慢、接電擴容困難、電價收費過高等瓶頸性問題,提高設施的覆蓋率和居民的使用率,有效從源頭防范化解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危害。
10月下旬,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聯合市場監管、郵政等部門單位開展為期一周的電動車銷售門店和快遞站點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出動檢查組418個、檢查人員887人、發現并整改隱患2520處、清理違規充電停放電動車1395輛、發放宣傳材料3.4萬份,加強了火災源頭管控。
海淀區將居民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納入為民辦實事內容,區政府專門成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領導小組,10余個委辦局和28個街鎮全部參與,明確了全年建設10054套電動車集中充電設施的目標。目前,此項工作已全面進入安裝建設階段,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在石景山區,經過區政府連續兩年2200余萬元的投入,建成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435處、充電口5019個,基本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充電口配備率從2017年的1∶19變為目前的1∶5,全區電動車火災起數下降明顯。
護航地下鐵 疏散提能力
地鐵是北京市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確保乘客安全是相關部門和運營單位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2020年7月25日,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印發《城市軌道交通疏散救援能力提升工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并組織對全市405個地鐵站進行了疏散能力評估和演練測試。
截至11月中旬,涉及任務的14個支隊、99個消防站已完成所有一般地鐵站點的自評和9個選定的重點地鐵站點第三方評估工作。按照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2020年實戰演練工作計劃安排,10月31日凌晨,北京市2020年地鐵火災滅火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在東城區磁器口地鐵站舉行。
此次演練緊緊圍繞地鐵火災事故中建筑結構復雜、高溫煙氣積聚、人員高度密集、疏散施救和通信保障困難等特點,真實模擬列車出故障無法運行、站臺層UPS電池室因線路故障引發火災的滅火救援全過程。從災情發生到自防自救、從應急響應到專業處置、從初戰控火到強攻近戰、從聯勤聯動到善后處理各個環節緊扣相連。
現場設置疏散、搜救、排煙、照明、保障、內攻、通信、緊急救助、決策指揮等實戰環節,充分利用實戰化指揮平臺、滅火機器人等系統和裝備輔助處置,并對固定消防設施應用、滅火救援行動規程、裝備器材性能等進行了檢驗測試。
今年以來,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及各區消防救援支隊先后組織開展了高層建筑、地下空間、石油化工、大型綜合體等滅火實戰演練,通過常態化演練不斷加深對各類災害事故規律特點的學習研究,著力提升了應對處置技戰術水平和攻堅打贏能力。
據了解,北京市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2020年至2022年三年時間的整治,使全市火災總量和亡人數量實現總體下降,較大火災事故得到有效減少和遏制,并實現“四個明顯”整治目標,即:消防車通道、高層建筑、老舊場所等重點領域場所的消防安全突出風險得到明顯整治;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建設水平,單位自主評估和整改隱患的意識、能力得到明顯增強;風險研判、精準治理、源頭管控等火災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得到明顯優化;全民消防安全素質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