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健
摘要:在現代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各種電器數量的逐漸增加,使城市出現火災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相關單位必須對其消防工作加強重視,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確保能夠對其消防工作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從而實現整體管理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本文首先分析我國現階段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的具體情況,然后綜合探究監督管理模式,分別從宣傳工作、工程設計、檢察隊伍、管理力度、責任主體、監管模式六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在進行消防安全管理時,監督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實具有重要的價值,相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優化,確保能夠對其消防工作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強化整體管理效果,對其消防安全進行更為有效地保障,保障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國家經濟水平的全面提升創建良好的條件。為了進一步明確如何對其消防安全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安全管理現狀
在現代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中,各行各業的經營機制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該種環境下,必須科學改革消防監督管理,確保該項制度能夠高度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在具體創新監督管理模式時,需要利用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對其進行科學指導,確保能夠有效形成管理模式,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基于競爭合作,合理構建網絡結構模式。管理理念更新不及時、資源供給不足是導致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了合理改善上述現象,需要基于原有基礎科學創新監督管理制度,科學應用公共治理理念,指導消防工作,保證相關人員能夠重新認識消防監督管理工作。
二、監督管理策略
(一)加強消防安全宣傳
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科學應用現代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對消防安全知識加大宣傳,對各種典型案例進行全面普及,對其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的警示教育,全面普及火場自救知識,初期火災撲救知識和火災報警知識,確保社會大眾具有更高的安全意識,從而實現其逃生自救能力的有效增強。在密集場所,還需要督促相關經營單位強化各級工作人員崗位應急培訓和消防安全培訓,進行逃生疏散演練的科學開展,使員工對火災風險具有更為充分的認識,進而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全面掌握逃生路線,使各級工作人員應急能力有效增強[1]。
(二)優化消防工程設計
在對建筑工程建設消防系統時,如果想要確保建筑消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各類安全隱患,在施工驗收環節,檢查部門需要對其進行嚴格把關,合理優化消防工程設計。同時還需要嚴格對比目前施工情況和設計圖紙,確保驗收人員檢查工作具有更高的專業性,避免驗收工程流于形式。各級部門需要針對現場具體情況,科學引進專業驗收機構,強化工程驗收工作,同時還需要定期向社會各界公布驗收結果,對其施工單位科學構建信譽檔案,如果發現施工單位在長期工作中出現質量不合格情況,則需要建立黑名單,保障項目施工安全。
(三)構建消防檢查隊伍
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科學建設消防檢查隊伍,創新消防檢查隊伍,這能夠對其安全檢查工作進行有效突破。通過建立消防安全科學辦公場所,確保層層落實消防責任,可以使其消防檢查隊伍中力量薄弱、人員不足等問題得到有效彌補,進而使政府部門和社區實現聯動,優化消防管理模式,推進消防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相關地區需要基于政府主導,合理構建消防檢查隊伍,組織社會各界力量,確保能夠對其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有效解決。與此同時,還需要進行評價監督準則的科學制定,確保能夠對其管理人員工作行為進行合理約束,同時還需要科學延伸檢察隊伍,使其合理融入各個小區和居民委員會,確保相關人員具有更高的自我救助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保障消防安全工作具有更大的覆蓋面積。
(四)強化施工管理力度
在具體落實消防工作時,相關人員需要對其消防工程工作進行有效審核檢查,同時還需要從整體出發強化工程監管力度,確保能夠有效落實各個環節。在具體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時,需要高度重視項目施工管理,強化監管工作[2]。首先在進行施工前期,需要保障材料質量,對其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嚴格督查,在材料質量滿足施工需求之后才可以進入具體施工,同時還需要嚴格執行施工設計。其次,在具體開展施工作業時,還需要確保相關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并對其相關資格證書進行嚴格檢查。最后,在施工后期,為了確保項目施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使其安全隱患得到有效避免,需要對其整體工程進行嚴格檢查,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五)明確消防責任主體
在具體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時,相關施工人員必須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問題,首先需要確保施工人員具有較高的安全責任意識,使其對消防安全問題具有更為充分的認識[3]。同時,在具體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時,還需要合理劃分相關人員工作職責,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存在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在施工現場,還需要針對消防安全科學配備管理機構,合理優化相關工作人員,確保能夠全面貫徹消防安全管理。同時還需要對其消防安全加強宣傳教育,確保施工單位各級工作人員具有更高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進而使其在項目施工中能夠嚴格遵循各項規定,避免出現火災隱患問題。
(六)改進消防監管模式
在具體落實公共治理時,公共服務和公共決議逐漸由單獨轉向多元是其相關工作的核心觀念。在我國現階段,消防力量相對薄弱,需要注入新鮮力量,全社會需要針對消防安全,共同構建監管體制。同時,消防管理和消防監督作為一項社會性活動,確保參與主體具有更高的多元化,可以實現加強安全意識、宣傳消防知識、提升消防技能等效果。在具體落實消防監督管理時,志愿者機構、保險公司、公安局和消防部門需要科學制定監管網絡[4]。在具體落實消防安全防范時,消防部門作為專門機構,需要有效落實各項決策,最新消防監管科學制定管理準則。消防部門在落實具體工作時,需要提升公共服務技能,確保能夠及時預警特大火災,強化安全宣導。公安局派出所需要仔細檢查工作范圍內的安全隱憂,強化消防監管職權,嚴格檢查重要場所。意外火災和保險公司的利益具有密切的聯系,所以保險公司需要對消防相關機構進行有效協作,強化監管職責,如果出現火災隱患,必須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使其發生火災事故的概率大大降低。
三、結語
總之,在具體開展消防安全管理時,通過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優化消防工程設計,構建消防檢查隊伍,強化施工管理力度,明確消防責任主體,改進消防監管模式能夠對其監督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創新,進而確保對其消防安全進行更為有效的監督管理,確保能夠實現整體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更好保障相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進而推進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勇,李紅菊.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89(07):51-51.
[2]胡陽,王芳渠.新時代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區域治理,2020,282(04):116-118.
[3]楊超.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現狀及前景分析[J].今日消防,2020,53(10):77-78.
[4]龐鑫,趙楠.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