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綱 陳甲運 李海金 王茂楨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突起發展,針對目前我國消防安全管理綜合問題,普遍落后于快速發展的工業經濟需求,不能有效為高速發展的社會提供全面的消防安全后盾。目前存在的政府執法部門人少事多,管理有很大間隙空間,而社會單位特別是工業企業,獲取消防安全服務碎片化,出現消防安全事故后無法明確責任主體,以及沒有充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明確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基本準則。本文研究和梳理我國消防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外發達國家相關經驗,并深入分析了我國消防安全管理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工業企業(企業財產規模在500萬~5000萬之間),由于規模小,消防基礎設施不健全,企業安全人員一人管理多職責化等,以及各大財產保險公司對上述企業不作為優質客戶等綜合因素,導致中小型企業安全生產和消防保障一直處在“裸奔”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幾乎造成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現象。結合工業企業“智慧AI可視化消防”物聯網+服務模式的理念,以及我國消防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和“智慧消防”新科技理念為契機,提出基于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并從傳統消防向數字消防靠攏。并采用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創新應用等技術方面進行論證,證明了該模式符合我國從傳統消防向數字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發展的長遠趨勢。
關鍵詞:物聯網;大數據;財產保險附加防火設備;AI智能防火;企業互助;智慧消防;智慧防火設備附加財產保險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以及城市不斷對高物質、高材料的需求,不論是國營經濟工業企業還是民營經濟工業企業,大量涌現出新的材料制作工業、新的工藝流程企業,因此各種火災事故頻繁發生,消防安全致災因素逐年增多。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各地應急管理、消防等部門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加大監管力度,但部分中小企業重營銷、輕管理,生產安全意識淡薄,心存麻痹和僥幸,安全隱患問題突出,日積月累,極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及重大火災。
一、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高瞻遠矚并頒布了一系列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安全發展,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的相關指導文件,指明了消防智能化,智慧化管理需要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信息化技術作為輔助手段。相信在政府部門的集中領導下、地方執法部門依法監管下、工業單位全力配合下、全體公民積極參與下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康莊大道會越來越寬、越來越長。“全民化,社會化、經濟化、智能化”的立體消防體系符合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是2025工業全面升級的重要基礎,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
二、我國工業領域里企業消防和企業保險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監管部門體制改革
2018年我國應急管理部正式成立,消防體制率先進行改革。新的應急管理體制規劃建成后,有利于事前隱患排查,將“防”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要素,“防”的關口前移。將“消”的工作有效結合。從傳統的被動“消防”,變成現在的“防消”一體,有利于工業領域的安全生產。但是體制建立之初,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很多工作人員的整體意識需要轉變。
(二)社會單位體工業企業意識淡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明確了社會單位工業企業負有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淡薄是我國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中,雖然要求全體民眾參與消防管理和事故防范,但是一部分工業企業對消防安全工作只是被動應付檢查。其次有一部分工業企業對消防安全設有專人從事消防管理,一般都是兼職。
(三)消防服務業第三方維保公司參差不齊
目前,對接第三方進行維保施工監測,是工業企業對消防管理的有效方式,也是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但是社會上的消防服務第三方維保公司的消防道德素質和消防技能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消防維保服務公司和消防安全監測公司作為乙方服務于工業企業,市場競爭很激烈,普遍通過低價競標、壓縮成本、獲取利潤。
(四)從事企業財產防火保險的保險公司風控無基準
對于從事財產保險的公司來講,在企業發生風險事故的時候,通過保險理賠能夠幫助企業迅速恢復生產,從而提高企業自身乃至整個社會的效益水平,為社會的穩定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然而工業企業在進行參保核保時,往往條件苛刻。雖然保險公司自身具有豐富的風險防范管理經驗,但是無法實時對企業進行可視化、數字化管控。只有在投保之初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而且不同行業評估標準不一樣,最后產生的費率也不一樣。根據行業特點,對于化工行業、木器行業、塑料制品行業、紡織品行業等高風險工業企業進行限保或者拒保。保險公司風控部門不能實時了解投保客戶的生產第一現場狀態,并根據發現的問題給出合理性建議。于是很多保險公司沒有有效數據支撐,而不能大力發展企業財產保險業務,反而緊縮針對工業企業客戶進行承保政策和業務。
三、針對工業企業領域火災事故因素探討
對工業企業領域里大量的火災事故和安全生產事故綜合統計,有三大方面尤為重要,如下:
一是部分消防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根據工業企業安全生產以人的安全為本,因此防排煙系統作為第一位,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其他還有消防噴淋系統、應急逃生系統、電器火災系統、煙霧傳感系統、但是很多老舊工業企業,由于自身建筑原因,消防設施不夠,或者消防設施配置不達標。
二是部分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非全職化,這一現象占工業企業90%以上。這些非全職人員不能把百分百的工作時間放在值班室進行警情處理、警情分析,這導致其在很大程度上在接收到報警信息后不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行動或者措施,及時趕往現場進行核警。另外,由于消防設備本身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難免會存在設備誤報情況,很容易使值班工作人員養成惰性,導致在真的監測到報警信息時,仍然習慣性直接復核,錯過處理事故的最佳時期。
三是后期維保維護費用價格昂貴。部分企業消防驗收合格后,因為后期持續維護行為,導致個別企業后續無法支付昂貴的維保費用,或者只支付一部分維保費用,用于監管部門審驗時候來運行。檢查結束后干脆關閉掉半癱瘓狀態的消防設施。
四、國外工業企業消防的服務發展現狀
(一)美國FM全球公司是工商業保險公司,FM認證的經營理念也與眾不同,其結合了保險和工程技術服務,通過工程技術服務來提供資產防損的解決方案,這也就是為什么FM認證也同樣支持FM保險存在的價值理念。FM所提供的檢測認證服務項目包括產品認證:FM向防火器材、電子電器設備、危險場所設施、火場勘測、信號設備、建筑材料等產品的生產商頒發認證證書;標準檢測:FM向生產商提供產品單一特性的標準檢測服務。
(二)日本最為著名的西科姆公司作為日本最初的安全公司,自1962年創業以來,陸續開發、提供了面向企業、家庭的劃時代的安全系統。通過這些安全系統的普及,從而構筑西科姆獨特的信息通信網絡。以該信息通信網絡為基礎,創造出對于所有企業以及一般家庭而言的安全、便利、舒適的服務系統,再進一步將其融合形成全面一體化的系統來提供給全社會。西科姆正在以構筑這樣的“社會系統產業”為自己的企業目標而不斷努力。
五、基于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
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消防報警服務和保險行業的成熟應用經驗,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點,以及當地企業發展趨勢,將物聯網技術作為一項新興消防信息技術力量。如今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散發著光和熱,消防領域也不例外,在各個環節使用物聯網技術,并且我公司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防工作的效率,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了貢獻。利用基于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以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支撐,將技防、人防、保險、互助的方式相結合,創新運營機制,打造工業單位、第三方維保單位、保險公司、互助社會團體為一體的立體化服務模式。并產生閉環產業鏈,為地方政府、為工業企業、為保險公司、為第三方維保公司帶來科技紅利。
(一)可視化綜合大數據云平臺
以“防”“消”“維”“學”“保”為框架的工業物聯網可視化云平臺,主要服務對象是工業企業領域高危企業,以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將智慧“防、消、維、學、保”等以數字化技術進行數據貫穿。其中“智慧消防”根據智慧消防物聯網設備,可將前端探測、中端傳輸、后端(云端)分析如圖1所示,通過本地化服務的運營中心為業務單位采用“技防+人防”和“線上+線下”的日常消防管理服務方式,提供24365(24小時,365天)全天候安全數據運行。
(二)物聯網+服務模式經濟分析
對于保險公司承保了的工業企業,后期對企業進行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改造后,保險公司減少了理賠風險,提高了公估效率。智慧消防的主營業務單位將工業企業客戶集中在一起,以打包的形式為企業客戶集中投保火災保險,降低了保險保費費用,集中投保后又提高了保險公司業績。
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啟動后,作為第三方維保公司從每年收取的工業企業服務費中抽取一部分資金作為資金,成立企業互助聯盟基金。對于那些因企業自身產生問題,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工業企業客戶,進行議定的公益性互助補償,盡量有效降低企業產生的損失。
保險公司智慧消防的主營業務是為單位免費安裝智慧消防設備,必要時對企業客戶單位的傳統消防設備進行免費升級,每年收取智慧消防設施服務費用。本文從經濟學角度探討,該種模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既經濟又實用。如表1所示:
通過對上表數據分析可知,采用該種服務模式從經濟學上看,是有效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企業安全系數等級。
(三)大數據(BIG DATA)驅動多方共贏的分析
通過工業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的運行,可產生實際效益如下:
1.對于第三方服務的智慧消防業主營單位(乙方),通過三級(省、市、縣級)不同層級的運營主體可以全方位掌握不同級別的消防大數據,可以一鍵生成企業大數據,根據隱患集中分析計算,可形成行業標準,并對數據信息提供二次高端研發,提高市場需求。
2.對于托管服務的工業企業單位(甲方),提高管理效率。比如不同層級的企業管理可以全方位掌握了解所負責管轄范圍分支單位或者子單位的消防安全狀況水平,可對其消防安全管理考核和相關管理辦法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3.對于保險公司,有效降低承保風險,提高安全系數。有效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智慧化消防數據分析。掌握本公司管轄范圍內企業客戶單位的消防管理水平、消防安全隱患分布情況等,在發生火災事故情況下,可提供有效數據支撐理賠。
4.對于金融信貸公司,可以全面掌握工業企業信貸客戶的財產安全狀態。降低信貸風險,并根據企業繳納的財產保險,提供附加擔保服務。保險收益人可以是工業企業,也可以是金融信貸公司。共同為企業安全提供監管力量,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四)物聯網+服務模式解決問題的分析
1.解決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經營難題
傳統的消防維保服務模式難以應對當前工業企業發展的嚴峻挑戰,同時針對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工業企業(企業財產規模在500萬~5000萬之間)。由于規模小,消防基礎設施不健全,企業安全人員一人管理多職責化等,以及各大財產保險公司對上述企業不作為優質客戶等綜合因素,導致中小型企業安全生產和消防保障一直處在“裸奔”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幾乎造成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現象。
2.建立工業企業智慧化消防安全服務保障體系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工業企業用戶的生產安全迫切需求進行大數據分析,創新物聯網+服務體系。基于“協同、運作、感知、整合、創新”的綜合理念,以物聯網+、互聯網+、DATA大數據等云計算為支撐,將技防+人防+保險+互助為一體方式相結合。按照1個領域(工業企業物聯網防火大數據)、3大技術前沿(前端、中端、云端)、5大火災時態防范(隱患期、前期、初期、中期、后期)、7大增值服務等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長治久安。
3.提升區域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隨著項目展開將會排查社會單元各類安全隱患,實時采集匯聚社會單元安全設施運行信息,深刻洞察社會單元安全運行規律,及時發現各種風險隱患,實現社會單元安全監管透明化、服務管理主動化,為社會單元安全、健康運行保駕護航,提升防火防災能力,提高安全指數。
六、物聯網+服務企業案例
2020年6月,平臺接入某市2000家中小型工業企業單位,并針對木器、服裝、針織、塑料、鞋帽、紙制品等中高危工業企業,經過近3年時間的服務,統計相關消防隱患數據前后情況,如下表所示:
另外,監測中心值班人員在三年內及時發現所托管的2000家工業企業單位消除362次火災隱患,有效降低財產損失3.6億元。發生火災隱患報警后,值守服務人員第一時間內通知該工業企業值班人員前去復核,在平臺判斷為高度疑似火災后,云平臺會自動彈窗打開遠程監控視頻進行視頻復核和錄像取證。如下圖2所示,云平臺根據企業客戶預警等級,分為藍色預警、黃色預警、紅色預警。
通過對前端消防系統的傳感信息的采集、中間的無線傳輸、后端的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出報警趨勢變化曲線圖,并有效分析消防器材、消防探測器的維修時間、維保檢測時間、電池更換時間、技術人員巡邏時間等。結合工業企業廠區的消防設施分布和計量器具的受損磨耗的使用程度以及巡邏人員工作實時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挖掘消防安全隱患,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七、結語
2020年國家普及5G網絡建設,在物聯網未來十年,各大科技公司將陸續投入到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建設上來。眾所周知,物聯網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其具有實時監控、實時跟蹤、實時反饋的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如今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散發著光和熱,消防領域也不例外。本公司基于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防工作的效率,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謝靈芝.國外報警服務業發展概況[J].中國公共安全,2013(05):192-196.
[2]王焱.消防監督檢查的現狀及發展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5):227-228.
[3]王文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消防工作社會化對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8.
[4]鄧文華.消防安全管理社會化協作模式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7.
[5]解鋒.啟示:來自對日本西科姆集團的參觀[J].中國保安,2007(09):62-64.
[6]楊華,吳立志,李思成.美國職業化消防體制建設的探析[J].中國應急救援,2019(02):4-9.
[7]趙慧生.關于推動消防工作社會化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8,37(15):66-67.
[8]張泉昆.新時期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科技風,2019(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