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高峰
(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
卡塔爾盧賽爾體育場項目坐落于熱帶沙漠氣候的卡塔爾-多哈市盧賽爾區,作為2022年世界杯主體育場,備受卡塔爾當地業主和國際足聯(FIFA)關注。項目東西高,南北低,直徑約309m,最高處距地面約76m,建筑面積近19萬m2,容納觀眾9.2萬余人,如圖1所示。

圖1 盧賽爾體育場示意
1)外觀為曲線造型 本項目的外部主體結構為鋼結構,24個矩形混凝土結構柱通過球形支座支撐48榀V形桁架柱(簡稱V柱),V柱上方為24榀桁架組成閉合的主桁架壓環,形成整體的外部鋼結構, 主體結構剖面如圖2所示。該體育場的外部設計造型來源于阿拉伯傳統手工業打造的碗狀器皿,上部呈馬鞍形,為了更好地突顯體育場的建筑外觀造型,不但整個壓環為不規則構件,支撐壓環的V柱也均為彎曲構件,這一特點決定了鋼結構構件吊裝的復雜性和安裝技術的高要求。
2)鋼結構構件吊裝分段大,質量重,形狀不規則 V柱鋼構件采用臥拼工藝,單體最長達51.5m,寬15.4m,重約130t,呈香蕉狀。為了減小變形,脫胎吊裝時V柱的最終就位形態在三維空間中呈彎扭狀,形態較為復雜,需考慮大型桁架脫胎起扳工藝。同時,壓環在胎架上的位形與安裝時不同,拼裝完成后,需要在空中完成位形調整。
3)構件安裝對接精度高 單榀壓環平均高13m,寬17m,長46m,最大質量450t,要求管口錯邊≤3mm,管口對接間隙≤20mm。壓環之間在70m高空精準對接難度大。主體鋼結構通過24個球形支座連接成一個整體,球形支座的內部管狀結構對鋼結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V柱和球形支座連接安裝過程中,要確保球形支座的安全。在V柱柱腳與球形支座頂板接觸時,要保證柱腳底板的水平度,以免柱腳底板與支座頂板不均勻接觸造成應力集中,對支座造成破壞,同時也提高了對吊裝精度的要求。
盧賽爾體育場V柱拼裝過程中,將一對V柱分為2種工況: ①帶柱腳V柱,即柱腳與V柱拼裝在一起吊裝,在柱腳與球形支座頂板接觸時,要保證柱腳底板的水平度,以免柱腳底板與支座頂板不均勻接觸造成應力集中,對支座造成破壞; ②不帶柱腳V柱,即V柱不與柱腳拼裝,在起吊后與柱腳在高空對位焊接(見圖3)。

圖3 V柱連接方式
采用恩派克(Enerpac)HSL20006型千斤頂,允許使用最大拉力為2 000kN,試驗荷載拉力為2 500kN,完全滿足構件的吊裝使用要求。穿心式千斤頂通過計算機軟件,可實現自動和手動調節千斤頂鋼絞線長度。穿心式千斤頂一個行程為480mm,最小調整精度可以達到1.7mm/s。
將4個穿心式千斤頂設于相應的4個反力架內,反力架上端通過鋼絲繩與起重機主吊鉤連接,鋼絞線穿過千斤頂后從反力架的下端與構件的吊耳連接。通過計算機控制穿心式千斤頂泵站,調節千斤頂中液壓油量,實現千斤頂對鋼絞線的長度調節。每個穿心式千斤頂可以進行雙向操作,即向上提升或向下放置,通過4個穿心式千斤頂同步協調工作,從而實現對鋼構件位形的精確調整。
異形鋼構件最大吊裝質量約為185t,經綜合分析,采用Terex Demag CC2800型600t履帶式起重機,主臂84m,工作半徑30m,超起轉動半徑15m,超起配重300t,可實現218t重物的吊裝,異形鋼構件最大吊裝使用效率為84%,未超過安全吊裝范圍。穿心式千斤頂吊索具布置如圖4所示。

圖4 穿心式千斤頂吊索具布置
3.3.1位形轉變節點確定
已知起始位形(地面拼裝位形)和最終就位位形,判斷中間應有起扳、翻轉、柱腳底板找平3個階段。以此分析確定了構件吊裝的5個位形轉變節點,即平躺、起扳、翻轉、支座底板找平、最終就位前整體位形的微調。
3.3.2重心確定
通過Tekla軟件對構件建模,輸入所有構件信息,軟件可自動分析出構件的重心位置。
3.3.3吊點位置確定
吊點位置一般依據構件的重心位置和幾何尺寸確定,優先選擇位于構件重心點兩側且對稱的位置。對于異形構件,考慮到構件的強度,吊點應盡量布置在節點的位置上。吊點位置初步選定好后,根據5個位形轉變節點,選擇適當的吊索具角度,一般要求吊索具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60°。依據構件重心位置和吊索具角度計算吊索具長度。在任何情況下,構件重心與吊鉤點都會旋轉至重心線上。
初步選定吊點位置和吊索具長度后,依據起吊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對構件的強度進行驗算。
在整個吊裝翻身過程中,構件應變必須保持在彈性變形范圍內,不得產生塑性變形。若驗算不能通過,則需適當調整吊點位置、增加吊點數量和調整吊索具長度,再次試算,直至驗算通過。最終確定布置4個吊點,配置4套穿心式千斤頂吊索具。
3.3.4吊耳設計
依據確定的吊點位置和各個位形轉變節點吊索具受力情況,對吊耳安裝角度及相應強度進行設計,確保鋼構件在翻身過程中滿足吊裝要求。
3.3.5起重機行走路線及位置確認
V柱在地面拼裝的重心線和安裝重心線的連線,即為起重機帶荷載行駛路線。起重機吊鉤位于V柱在地面重心線的正上方,根據起重機主吊臂旋轉半徑與行駛路線交叉點的中心,確定起重機起吊位置。
3.4.1吊裝流程
構件拼裝形成待吊單元→綁鉤后對吊繩進行加載→構件脫離胎架→構件起扳翻身,達到在空中安裝后的位形角度→起重機帶荷載行走至吊裝位置→吊裝就位后進行裝配、打螺栓報驗→起重機脫鉤→準備下一個吊裝單元。
3.4.2吊裝前準備
構件脫離拼裝胎架前,要仔細檢查胎架和構件之間的焊接卡板是否完全與構件脫離,以及構件拼裝的腳手架是否還有桿件連接到吊裝構件上。構件與非吊裝附屬設施完全脫離后,方可開始吊裝。
3.4.3構件空中翻身與吊裝就位
根據5個位形轉變節點的吊索具長度,通過計算機控制調整穿心式千斤頂鋼絞線的長度,使構件在空中實現翻身、位形調節。具體5個位形轉變節點的操作要點如下。
1)平躺階段 通過輕微收縮穿心式千斤頂鋼絞線長度,達到預受力狀態。緩慢提升起重機主繩索,使構件脫離拼裝胎架,再將構件提升離地面1m高,靜置30min,確保內力均勻分布。
2)起扳階段 通過調整起重機主吊繩,將構件抬高,同時開始調整4組鋼絞線的長度,使構件開始傾斜。過程中需保持4組千斤頂都處在受力狀態,并且控制索力不超過理論值的15%。同時注意控制構件距離地面的高度,避免構件翻身過程中柱腳觸地。
3)翻轉階段 繼續調整4組鋼絞線的長度,使構件開始翻轉,操作要點同起扳階段,同時注意控制調整速度,時刻監控外部風速,使構件重心穩定。
4)支座底板找平階段 繼續調整4組鋼絞線的長度,使柱腳底板調平,通過水平尺確認。柱腳板調平后,需要調節起重機超起量,使其離開地面約20cm,然后起重機帶荷載旋轉,并移動一段距離,使構件到達安裝位置。
5)就位前位形微調階段 最終就位前,通過微調4組鋼絞線的長度,對構件整體位形進行微調,最終精確就位。吊裝完成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精確就位
鋼結構建筑由于其強度高、自重輕,低碳、環保節能,材質均勻、安全可靠,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在體育場館項目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在盧賽爾體育場鋼結構工程的實際施工中,根據鋼構件均為曲線、質量大、精度高的特點,采用雙向穿心式千斤頂、構件空中翻身單機起扳吊裝技術,操作空間小,機動靈活,對其他作業面干擾少,同時確保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安裝的精確性,提高了體育場鋼結構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