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娜
近期,鞏義市審計局開展了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通過這次審計實踐,我們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繼續探索、思考。
思考一: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需要根據領導干部所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點,來制訂詳細的審計方案。
比如這次審計,鄉鎮領導干部所在地區處于黃河流域,水域面積、濕地面積占該鎮區域面積很大比例,而且該鎮近幾年重點發展旅游業,建立了許多旅游風光項目、特色小鎮等,因此這次審計就把重點放在了耕地保護、農村土地管理以及黃河流域綜合整治方面。
思考二: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涉及面廣,但總體來說,就是要厘清家底,關注生態文明體制建設、執行情況。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涉及國土、水利、林業、農業等多個行業,且專業性強,初次接觸,審計人員會感到有些茫然,但是如果從厘清家底,關注制度建立執行情況入手,審計思路就會清晰很多。厘清家底,就是查看鄉鎮領導干部所在地區土地資源分布情況,水資源基本情況,森林面積有多少,水、空氣質量如何,等等。關注制度建立執行情況,就是依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查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河長制等制度建立執行情況,并結合自然資源資產基本情況,查看了解當地有無存在自然資源毀損浪費、環境污染突出等問題,查看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是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是否完成,是否存在與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保護法規政策相違背等情況。
思考三: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有時會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需要剖析問題產生的歷史和現實原因,注意區分鄉鎮領導干部任期內責任。
比如在調查土地資源時,我們發現農村土地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往往都很復雜,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區分鄉鎮領導干部任期內責任,厘清責任,便于更客觀地反映管理者的決策施政行為和具體實施效果。
另外,鄉鎮一級對轄區內自然資源資產大多無決策權、處置權,審計時需要明確鄉鎮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準確界定責任。
思考四: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對審計人員專業素質要求更高。
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專業性強,覆蓋面廣,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國土、環保、水利、林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專業知識,掌握生態文明宏觀理論、生態規律、環境保護等知識,還要積極探索大數據審計模式,熟練掌握GIS技術,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
思考五: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涉及行業領域多,增加了審計協調難度。
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涉及多個行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平衡領導干部相關責任,需要注重與發改、財政、國土、環保、水利、農業等部門之間的協調。在審計中,一些部門以其非被審計對象為由拒絕提供資料的現象可能比較多,而鄉鎮人員因專業知識不足,向其他部門請求提供證明時往往力度不夠,取得的證明材料經常打折扣,無法滿足審計要求,從而增加審計協調難度,需要審計部門加大審計宣傳,加快推進建立自然資源資產數據共享平臺,加大審計協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