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藏書看張天翼的藝術成長"/> 404 Not Found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一個莎士比亞式的創造者”
——從藏書看張天翼的藝術成長

2021-06-02 08:09:44李明剛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廣東湛江524088
名作欣賞 2021年14期

⊙李明剛 [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在發現張天翼的文學史地位方面,夏志清先生可謂功莫大焉。他曾指出:“30年代的沈從文和張天翼都很有成就,張天翼甚至可能更偉大。沈從文剛出道的時候還是很嫩的,而張天翼一出手就不同凡響,很老練。”事實上,無論是在中國現代作家群中,還是左翼文學陣營,張天翼都堪稱是特異的一位。其藝術思想的早熟與其筆下獨特的人物類型和別具一格的寫作風格背后是怎樣的文化滋養和知識結構?今天,透過張天翼作品及其藏書,我們或將了解一個杰出作家的真實文化心理與多元文化資源。他留下的跨度數十載的藏書和日記,其載于日記之中的購讀書目與讀書感懷皆為我們洞悉一位優秀作家的閱讀史與知識結構提供了非??少F的資料。

作家的閱讀取向,往往與家庭出身和社會角色密不可分,與時代風潮和教育背景亦息息相關。張天翼是從舊式大家庭走出的新型知識分子,如果說早年幽默風趣的家庭生活和開明通達的書香氛圍在幼小的張天翼的心靈植入了獨特的文化基因,那么新舊交替的大時代,則促使他能夠同時身受古典傳統的因襲與新文化之沖擊。事實上,我們看他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與審美旨趣,傳統與新潮的對立與交融在他的文化性格中都是復雜的存在。

初登文壇的張天翼,對傳統的認同與對古典文學的閱讀興趣明顯超過對新文化的接受。他后來思想的轉變,與時代變幻以及他對西方文學了解的加深有關。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諷刺手法與西方文化精神主動吸納,最終形成了其獨特的審美文化心理。這種文化心理盡管也會隨著社會政治與現實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某些突變,然潛在的個人審美旨趣依然根深蒂固。在其數千冊現存藏書中,基本涵蓋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他曾回顧其閱讀史:

至于我所看的小說呢,我只模模糊糊地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好小說,例如《水滸傳》《儒林外史》《紅樓夢》,以及《俠隱記》《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塊肉余生述》,等等,這些使我感動,使我老記得那些人物。還有一類呢,那就是福爾摩斯偵探案之流,還有那時候“禮拜六”之類的老作家的小說,這一類——我當時自不忍公然說它不好,但總常得有點差勁,看了不那么過癮。

在1959年3月1日的日記中,他寫道:

這一向一休息就翻翻這些書:Mehring'sK.Marx,通鑒,世說,李、杜、韓、白、蘇、陸諸家詩,雜志等。時而也翻翻儒林,WdP 等。

通過考察他的藏書,其知識結構與審美旨趣亦隨之浮出水面:其藏書中,除古今中外的文學之外,還有文字學、歷史學、哲學、心理學、美學、民俗學、美術等方面的著作,如此構成了張天翼的知識譜系。我們讀其小說,不太容易發現這些書籍的蹤影,其中許多是隱含在其文本之后的。

與那個時代的眾多文學青年對傳統的激進菲薄不同,初涉文壇的張天翼,其文化立場是在舊文學一派的。他本身是從舊文學的陣營中走出來的新文學的重要作家,十六歲就發表偵探小說和滑稽小說,展現了他的古典藝術修養與卓異的藝術轉化與想象力。今天,在他的藏書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多本民國時期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如:1914年1月由中華圖書館發行的《禮拜六》以及1930年10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舊小說》,他晚年的日記中也載有對這類作品的重讀情況,如《唐語林》《唐國史補》《因話錄》(合訂本)、《夢溪筆談》《三國志》《先秦寓言選》……這些古典文學作品貫穿于張天翼一生的閱讀視野之中。

在他的藏書中,與魯迅相關的著作有六十余冊,其中有魯迅本人的作品,有魯迅的譯著,魯迅研究與傳記,等等。如1933年6月上海天馬書店出版的魯迅等著《創作的經驗》,王觀泉著《魯迅與美術》,蔣風、潘頌德著《魯迅論兒童讀物》,魯迅翻譯的法捷耶夫的長篇小說《毀滅》(英譯本為十九個)等。從作品的出版時間來看則是從20 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這里也似乎可以看出,魯迅之于張天翼的影響應該是一生的。我們看他的文學道路和創作思想的轉變,固然有西潮的影響,但他能夠從“未莊文化”與“鴛鴦蝴蝶派”走向現實主義新文學之途,魯迅的向導作用不可忽略。司馬長風先生曾指出:“中國文壇上,有好多作家刻意學魯迅,或被人稱為魯迅風的作家,但是稱得上是魯迅傳人的只有張天翼,無論在文字的簡練上,筆法的冷雋上,刻骨的諷刺上,張天翼都較任何像魯迅風的作家更為近似魯迅。”事實上,不僅在創作風格與文藝思想上,在文化心理與審美旨趣以及個人愛好方面,張天翼與魯迅也存在諸多的一致性。二者皆受益于中國傳統文學,都喜愛美術,并將美術的技法移用于小說的創作。從生活情趣來看,都喜愛搜集金石碑拓等古籍,這說明他們在審美經驗和藝術修養方面也有著諸多的一致性。這些藝術與生活的因子是構成他們藝術風格和寫作上的相似性的重要條件。張天翼發展了魯迅的幽默諷刺一派,并在政治思想上緊跟魯迅,創作出了一批“為人生”與“揭出苦痛”的作品。他的超越了空洞吶喊與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寫作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的一泓清泉。然而,魯迅的復雜存在,為追隨者也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鴻溝。對社會人生的刻骨般的體驗與感受,其深邃的思想與閱歷,注定了他的特異性與不可超越性。與魯迅的眾多弟子一樣,張天翼只是承襲了魯迅豐富性和多面性中的一種。盡管如此,張天翼的寫作對于當時左翼文學無疑是耳目一新的存在。事實上,那篇1923年發表的《創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已經比較能夠說明他與主流文學的“和而不同”。

他的藏書中,除數量可觀的唐宋詩詞外,還有相當多的唐宋筆記體小說和明清小說。他自小熟讀中國古典小說,林譯小說與偵探小說也是他熱讀的書籍,一直到晚年依然重讀《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并寫下了不少評論。他小學和中學階段的閱讀以中外小說為主,“在那些書里面結識了馬二先生,王鳳姐,阿Q 這些人”。正是在這些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下,他的文學種子和藝術才能才開始生根發芽。他后來思想和創作發生了重大轉變,然而談及傳統文學,他卻少有左翼作家的決絕。他認為“對于舊的作品,我們并不拋棄,正相反,我們要全盤承受。并不是說要模仿,只是把他們用來做我們的滋養料。嬰兒不吃母乳是長不大的。我們要承受舊的技巧,通過科學的辯證法,成為自己的東西”。

在 1942年12月15日的《讀儒林外史》一文中,開篇寫道:

這幾天我非常高興,因為借到一部《儒林外史》。溫習一遍之后,又隨便翻開看幾段,簡直舍不得丟,像要留住好朋友不放他走似的。

我們看他的小說呈現出的鮮明特色,與其對古典文學尤其是諷刺小說與譴責小說的吸收是密不可分的。在他的藏書中,除《儒林外史》等古典小說以外,還有多冊吳趼人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以及李寶嘉著、張友鶴(校注)的《官場現形記》。我們讀他的作品,再反觀這一批藏書,他的閱讀史和他的文學觀念的形成是有跡可循的。這其中對中外諷刺小說和寓言的閱讀成為他早期閱讀史的重要部分。而他尤其注重的是這些中外經典文本中對于人性的刻畫與表現。在他的閱讀評論中我們可見一斑:“這位司各德爵爺也是我所愛好的一個作家。哪怕他是在寫傳奇,可是他的的確確寫出了人性,創造出了一些活人,叫我老記得他們,而且使我感動?!彼€提到:“唐宋傳奇里面——有好些也是寫出了一些活人來?!兑了髟⒀浴?,拉封登的寓言,我都極其喜歡?!逼渲兄饕脑蛞策€是因為“他所表現的實在是一些人性”。

他的文學視野是開放的。他的寫作技法與文化精神與西方文學存在內在的一致性。與同時期的許多作家不一樣的是,張天翼精通外語,他能閱讀外文書籍。這為他直接取法西方文學大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今天,我們在他的藏書中依然能夠發現數十冊原版的外文圖書,這其中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外語學習工具書;一類則是外國現實主義作家作品。如,威廉·莎士比亞作品:

As You Like It、The Tragedy of Macbeth、The Comedy of The Tempest、A Midsumther Night’s Dream、The Tragedy of King Lear、King Henry The Fifth、The Merchant of Venice、A Midsumther Night’s Dream、Th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The Tempest

等十余種;此外還有列·托爾斯泰、查理斯·狄更斯、高爾基、司湯達、屠格涅夫等多位作家作品。他還藏有數量眾多的漢譯外國小說,如莎士比亞的《莎士比亞戲劇集》(共藏有1—12 冊)、《威尼斯商人》《哈姆萊特》《雅典的泰門》《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等。契訶夫的《契訶夫小說選集》(共藏有1—27 冊)和《契訶夫小說選》。果戈理的《果戈理怎樣寫作的》《小說戲劇選》。莫泊桑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集》《俊友》;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此外,還有雨果、高爾基、司湯達、狄更斯的漢譯本多種。

我們讀張天翼的作品,不難發現西方現實主義文學尤其是幽默小說給予他寫作技巧與人性表現深度方面的啟示,尤其是“笑中含淚”的藝術感染力之于青年張天翼無疑是影響很大的。在《契訶夫的作品在中國——為蘇聯〈真理報〉寫》一文中,他強調:

我們是用歷史主義的見地來看契訶夫作品里所表現的思想的,因此能夠認識他的偉大,并知道要怎樣在他的作品里適當地吸取養料。契訶夫對地主富農、資本家、官僚以及一切吸血者寄生蟲的憎惡,對于勞動人民以及一切“小人物”的愛,以及那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本身的否定,都較以前更深地感染我們中國讀者,并啟發了我們中國的一些進步作家的聯想。

20 世紀30年代,是張天翼創作的高產期,他卻轉向兒童文學創作。對此,蔣牧良先生如是評價:“我以為要真正寫好一部童話,起碼要求這作者多少還保持有點近乎兒童那樣純潔的心境才行。我不能說天翼直到現在還有兒童一樣的純潔,可是他在許多方面比一般人似乎要少些利害關系?!痹诠P者看來,童年人格與游戲心理或是他審美心理的構成與寫作活動轉向的重要動因。在現存張天翼藏書中,不僅有蔡南橋著,丁十音、王云五、張寄岫編《先秦寓言選》(該書為民國二十六年初版),還有多部老莊哲學方面的書籍,其中包括《老子衍 莊子通》(王夫之著)、《老子今譯》(任繼愈譯)、《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楊興順著,楊超譯)、《莊子集釋》(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諸子集成》(該書由國學整理社1935年出版)等。張天翼的寓言寫作往往寥寥幾筆勾畫出荒誕現實中的人物丑態,進而達到諷刺批判的效果,可謂取法于此。

于東西方文學世界里尋找有益資源,是他創作成功的關鍵。在他的藏書中,有著相當數量的西方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和童話作品,如《契訶夫小說選集·兒童集》《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海涅著)、《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葉君健譯)、《格林童話選》(魏以新譯)、《法國童話選》(貝克著)、《歷代笑話選》等。此外,還有不少外國寓言作品:《伊索寓言》《拉封登寓言選》《克雷洛夫寓言》等。

張天翼的日記中,記載他曾在1957年計劃寫話劇《華威先生在今天》,可惜這一計劃最后并未得以實現。今天,我們在他的藏書中發現,對于中外優秀戲劇,張天翼是有所收藏的,他的閱讀史中戲劇也有著獨特的一角。如《莎士比亞戲劇集》《易卜生戲劇集》《小說戲劇選》(果戈理著)、《爾多尼戲劇集》《包哥廷劇作集》以及《關漢卿戲劇集》等,顯然他是試圖從東方與西方的戲劇大師筆下尋找文學發展的營養。

張天翼這個名字,常與現代幽默諷刺小說聯系在一起,然而我們考察他的創作,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全面而多產的作家。他的豐富創作經驗背后是怎樣的藝術積淀?生活中的他與文學世界里的張天翼構成了怎樣的互補或者矛盾?以往我們考察張天翼的創作,主要是將目光聚焦于他的文學藝術風格,而對其生活面向尤其是其藝術生活的面向卻鮮有關注。事實上,在繪畫、書法、古碑拓片等方面,張天翼皆有著很高的藝術鑒賞經驗與藝術修養,而這些無疑深刻影響了其文學創作。那么藝術生活維度中的張天翼,呈現出了與文學觀照視野中的審美取向與精神氣質的何種一致性或矛盾性呢?

張天翼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修養是有著很強家學淵源的。幼時的張天翼苦練書法,十三歲時,“受家教,擅寫字”。尤其善于寫空心字,這個愛好也伴隨其一生,他的書法在他的學生時代和現代作家朋友圈中都是有著知名度的。20 世紀30年代的左翼刊物如《現實文學》等都由張天翼題字,魯迅病逝葬禮上的條幅也由他親自書寫。我們考察他的藏書,其中關于書法篆刻類的作品數十種,尤其表現在其對碑石拓片的收藏上。張天翼曾習美術,盡管最后未能成為畫家,但從其藏書觀之,他對美術的關注是很深的,他還藏有沐紹良編譯《昆蟲圖譜》和《鳥類圖譜》、吳曼英著《人體動作速畫法》、潘天壽著《中國繪畫史》、伊格納契也夫的《繪畫心理學》等。

他的藝術趣味與文學創作的互動是積極的。中國文學史上,歷來就有詩書畫一體的傳統,而詩畫相通的原理在中國現代作家身上亦有傳承。張天翼在書法、繪畫等方面的藏書,或給予他創作的啟示,或展現了他審美的趣味,從中我們可了解到作家藝術表現手法的成長軌跡。我們看他后來的作品,這段特殊的經歷對其文學創作生涯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八焕⑹莻€高等的漫畫大家,能得心應手地運用一支潑辣辣的語言彩筆,勾勒出猙獰、偽善、卑下、猥瑣的活人物來。”張天翼的諷刺作品中也采取了美術創作中的夸張、對比、反諷等漫畫式手法,將“笑”的解構與批判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筆下官僚的虛偽狡詐,小知識者的庸俗與搖擺,底層群眾的不幸與愚昧,這些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背后是有著東西方美術技巧與美學精神影子的。胡風曾云,張天翼“最明顯的是漫畫家底本領——單純,夸大,簡單的對比,笑,不就恰恰是漫畫所含有的條件么?”他“文字漫畫家”的美譽也由此而來。對于寫作中的漫畫技法,魯迅曾強調:“漫畫的第一件要事是誠實,要確切的顯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態,也就是精神。”張天翼的作品在讓人啼笑皆非的同時往往寄寓了作者的批判寓意,也就是魯迅所強調的精神。他筆下的華威先生已經成為官僚形象的經典代表。其一戴、一挾、點頭、挺肚子等一系列連串的滑稽動作,何其簡潔,卻又極具線條感與立體感。

這種漫畫式的手法在張天翼的寓言與童話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運用。事實上,將漫畫手法帶入寓言童話創作,張天翼算是首創。他童話中的人物充滿線條感、視覺感與喜劇感,這與他深厚的美術修養是密不可分的。他早年的習畫經歷和天生的卓異模仿能力,使得他深諳繪畫與美學的精髓。如《大林小林》中腐朽無能的老國王,寥寥幾筆,神態畢現。而在那篇發表在1933年8月1日《現代》月刊第3卷第4 期的畫論——《后期印象派繪畫在中國》中,他借后期印象派繪畫的個人主義創作的問題,批評了“摩登的小白臉文化”。在他看來“繪畫是定須把那些現在中國所流行的皮啞子痢式的線條,和所謂后期印象派的色調埋進墳墓里。所需要的是寫實的畫”。顯然,其美術觀念的變化背后是其文化心理與藝術思維發展的表征,與此同步的,即是他的創作風格的“左轉”。

夏志清先生認為張天翼的創作在“心理上的偏執乖謬以及邪惡的傾向,有如此清楚的掌握”,并稱贊“張天翼是個深刻的心理學家”,具有將小說人物“心理上的沖突轉化為一則具有普遍嘲弄性的寓言”的才能。在20 世紀30年代的左翼作家群中,張天翼確實稱得上“心靈捕手”,對于人性人心的幽暗面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他極善于抓住特殊時代的灰色知識分子與小市民的外貌特征與心理活動,將一支略帶夸張戲謔的畫筆深入作品人物的心靈皺褶,挖掘人物內心的“風暴”,展示人性的復雜性與國民性的丑態。然而,與一般作家注重人物心理流動和心靈對話來表現人物個性不同,張天翼主要是借小說人物的形體與行為的夸張變形來描摹人物心理世界。我們讀他的作品,再反觀他的藏書,熟悉人性心理無疑是張天翼一大優長。他能精準把握現實社會各階層各職業人群甚至兒童的天性與話語。他寫于20 世紀30年代的那些文學作品,盡管不乏啟蒙說教的傾向,但在心理挖掘和人性表現的藝術功力上依然是難能可貴的。這背后既有西方文學大師如狄更斯等人的影響,更有他個人的天賦與對人性心理的研究。

在胡風的《張天翼論》中曾指出:“作者完全不管那應該有的緊張空氣在人物底心理或注意上所引起的變動,僅僅只記得用原來的談話內容說明他們中間的對比。這結果是人物心理底直線化,當然要使內容成為虛偽的。”然而,他也客觀地評價了張天翼在兒童文學上的努力,認為“他的熟悉兒童心理和善于捕捉口語,使他在兒童文學里面注入了一滴新流”,應該說,胡風批評的問題在張天翼前期的作品中是確實存在的,他似乎習慣了客觀冷靜的描摹,而較少直接的心理刻畫。我們看他后期的作品能夠通過外在環境去表現人物心理活動,應該說與批評家的提醒和他個人后期對心理學知識的研究與感悟是有著很大關系的。在他的自傳中曾有云:

對于人性,以前我在寫作上有個弱點:叫人物僅僅按照小說主題來行動,從而忽略了他們性格中的復雜性。近來我在努力改正這一錯誤。我要記住“典型創造”的必要性并學習著這么做。

給我影響最大的作家是狄更斯、莫泊桑、左拉、巴比塞、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和魯迅。蘇聯的新作,尤其是法捷耶夫的《毀滅》,英譯本為《十九個》對我的影響也很大。

今天,在張天翼的藏書中,除了上述名家名作,關于心理學尤其是兒童心理學的書籍竟然有數十種近百余部,這就說明他是有意識地在心理學方面強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翻閱他后期的日記,發現他對心理學的關注與研讀習慣一直伴隨到其晚年。譬如《繪畫心理學》(伊格納契也夫著)、《心理學概論》(B.A.Apmewot 著)、《心理學》(阿阿斯米爾諾夫主編)、《巴甫洛夫論心理學及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著,龍叔修譯)、《神經精神病學》(米赫耶夫、涅甫佐羅娃著,李維清等譯)、《精神分析入門》(J·洛斯奈著,鄭泰安譯)、《性格心理學問題》(穆·尼·沃洛基亭娜著)等。關于兒童心理學的書籍更是他搜購閱讀的重點,如:《小學兒童心理學概論》《兒童性格與意識的發展》《小學兒童心理學概論》《西方心理學家文選》《性格心理學問題》《兒童時期的認識興趣及其形成條件》等。他的日記顯示,他搜購閱讀兒童書籍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兒童心理,更直接的目的是為了寫作,尤其是童話的寫作需要。如在1960年5月21日的日記中,他寫道:“下午到王府井,買了幾本關于兒童心理學的書。”從他這一階段的創作實績來看,兒童文學的創作恰恰正是其創作的高峰。

張天翼在他小說創作的高峰期,突然轉向了童話寫作。他的藝術天賦包括“童心”與自幼具備的超強的對人物的模仿能力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然而后天的閱讀史對于作家創作的轉型作用亦不可低估。他在1942年1月25日發表的《談哈姆萊特》一文中,借莎士比亞的話闡釋了自己的人性寫作觀,他認為:“拿一面鏡子去照人性,去顯出他本來面目的美德,去顯出他本身的可笑處,去顯示那個時期的各色人物,他的樣子和形式?!痹谡劦絻和膶W的創作經驗時,其云:“我觀察、了解到他們(以及他們的同學和朋友)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生活趣味、習慣愛好以及語言動作,等等——那些充分顯示了兒童本色的東西?!彼兄烊坏耐耐?,又深諳兒童心理,更注重“游戲”的寓教于樂的創作原則。他早期的兒童文學包括20 世紀30年代的《大林和小林》皆有著明確的讀者意識,在游戲精神與現實批判中達到了很好的融合與平衡。

總之,在張天翼的藏書世界里,我們可以洞悉他作為“諷刺小說家”背后復雜的文化資源,也了解到他為了小說創作和兒童文學創作而在現代心理學、哲學方面的主動掘進與深研。他如何堅持左翼文學話語又能夠保持自身的藝術個性,他的政治信仰與其創作審美感受之關系,他的創作的成功與局限……這一切,對于今天的文學創作者和研究者,依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①季進:《對優美作品的發現與批評,永遠是我的首要工作——夏志清先生訪談錄》,《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

②張天翼:《張天翼作品選》,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462頁。

③張天翼:《張天翼日記 1957—1974》,中國戲劇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頁。

④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節錄),見沈承寬、黃侯興、吳福輝編:《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 》(現代卷 43),《張天翼研究資料》,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頁。

⑤? 張天翼:《張天翼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第 186頁,第190頁。

⑥張天翼:《文學大眾化問題》,載《北斗》1932年1月20日第1卷第1期。

⑦張天翼:《讀〈儒林外史〉》,《張天翼文學評論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頁。

⑧張天翼:《談人物描寫》,載《抗戰文藝》1941年11月10日第7卷第四五期合刊,1942年6月15日第7卷第6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91系列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综合天天色| 91网站国产|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网站18禁|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亚洲成人免费看| 亚洲性影院|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9cao视频精品|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网| 国产99精品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久久青草热| 久久公开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综合第一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五月婷婷| 色爽网免费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a毛片在线播放| 99久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动漫|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婷婷综合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国产区免费| 在线国产三级|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视频| 欧美精品v| 国产xx在线观看|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