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宵月,麥云飛
(200093上海市 上海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EPS(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已經成為乘用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性能優(yōu)劣也決定著駕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設計與制造EPS時,各大車廠都要對其進行可靠性測試與性能評估試驗,因此,EPS測試系統(tǒng)也變得非常重要[1]。在EPS測試系統(tǒng)中的加載部分通常分為主動加載與被動加載2個部分,被動加載部分是EPS測試系統(tǒng)模擬實際工作中路面對電子助力轉向系統(tǒng)造成的阻力,通常使用電液伺服系統(tǒng)。
在對該系統(tǒng)的研究中,通常基于傳遞函數建立線性化系統(tǒng)模型,系統(tǒng)在穩(wěn)態(tài)工作點處進行泰勒級數展開,限制工作范圍在工作點附近,同時,將滑閥的流量方程局部線性化[2]。
而實際上,電液伺服系統(tǒng)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系統(tǒng),存在著許多非線性特性,如:伺服閥的壓力流量非線性,飽和非線性等;同時,它還存在著很多模型不確定性,如:負載質量的變化、液壓彈性模量、伺服閥流量增益等的參數不確定性,以及外干擾、泄露、摩擦等無法準確用非線性函數描述的不確定性非線性[3]。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伺服系統(tǒng)的性能,就必須進行更加精確的非線性建模,以真實反應系統(tǒng)的物理特性。
本文研究對象為EPS測試被動加載系統(tǒng),它的結構原理如圖1所示,被動加載系統(tǒng)選用閥控液壓缸系統(tǒng),用于模擬地面對EPS造成的阻力。

圖1 EPS測試被動加載系統(tǒng)結構原理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PS passive loading system
閥控液壓缸系統(tǒng)是由伺服閥或比例閥構成的力閉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簡單,控制精度好。閥控液壓缸系統(tǒng)職能如圖2所示[4]。

圖2 閥控液壓缸力閉環(huán)系統(tǒng)職能框圖Fig.2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of valve-controlled hydraulic cylinder force closed-loop system
EPS測試被動加載系統(tǒng)是用伺服閥控制液壓缸流量,從而控制液壓缸輸出力大小的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由電液伺服閥、力傳感器、液壓缸以及其他電液元件組成。
EPS測試被動加載系統(tǒng)動力機構原理如圖3所示[5]。

圖3 EPS測試被動加載系統(tǒng)動力機構原理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power mechanism of EPS passive loading system
(1)伺服閥負載流量方程

式中:Q1——伺服閥閥流入流量,m3/s;Q2——伺服閥流出流量,m3/s;Cd——閥口流量系數;w——伺服閥面積梯度,m;xv——伺服閥閥芯位移,m;ps——油源壓力,MPa;p1——流入側壓力,N/m2;p2——流出側壓力,N/m2;ρ——液壓油密度,kg/m2。
(2)液壓缸流量連續(xù)性方程


式中:A——液壓缸有效面積腔面積,m3;V0——液壓缸初始容積,m3;βe——液壓缸固有阻尼;Ci——液壓缸的內泄漏系數,(m3/s)/Pa;Ce——液壓缸的外泄漏系數,(m3/s)/Pa;y——活塞位移,m。(3)液壓缸與負載力平衡方程

式中:m——負載包括活塞各部分的總質量,kg;B——粘性阻尼系數,(N·s)/m;K——彈性負載剛度,N/m;FL——外負載干擾力,N;Ff——液壓缸運動產生摩擦力,N;yL——強制位移干擾。
當伺服閥頻率遠高于系統(tǒng)頻率時,可將伺服閥視為比例環(huán)節(jié)。
對于放大器有

伺服閥閥芯位移與輸入電流之間的關系為

由式(9)、式(10)可得:

式中:xv——伺服閥閥芯位移,m;Ki——放大器與線圈電路增益,A/V;Ksv——伺服閥系數,m/A;u——伺服閥控制電壓,V。
整理式(1)—式(11),得到系統(tǒng)的狀態(tài)空間表達式以及輸出方程:

由式(12)所描述系統(tǒng)模型含有一個內部動態(tài),定義新的狀態(tài)變量

同時,系統(tǒng)還存在著B,Ctl,βe,Cd,w,等不確定液壓參數。
系統(tǒng)模型變?yōu)?/p>
考慮液壓缸運動時的摩擦力產生的影響,加入stribeck摩擦模型[6]。

式中:F(t)——驅動力,N;Fm——最大靜摩擦力,N;kv——黏性摩擦力比例系數;——液壓缸活塞移動速度,m/s;α,α1——非常小的正常數。
使用Simulink對EPS測試臺被動加載的非線性模型進行仿真搭建如圖4所示。其中,狀態(tài)空間模型使用S-Function編寫,并考慮壓力的飽和非線性與液壓缸摩擦力。

圖4 系統(tǒng)非線性仿真建模圖Fig.4 Nonlinear simulation modeling
假設系統(tǒng)的性能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電液伺服力控系統(tǒng)性能參數Tab.1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control system
3.2.1 階躍信號響應比較
給系統(tǒng)一個F=1 000 N的階躍信號,系統(tǒng)響應如圖5所示。

圖5 系統(tǒng)階躍信號響應Fig.5 System step signal response
從響應速度來看,線性模型較非線性模型快,這是因為線性模型系統(tǒng)的增益高,由于其模型忽略了粘性阻力,以及在建立傳遞函數過程中的簡化,使得原點附近流量增益最大,流量-壓力系數最小。但同時因為阻尼比最低,線性模型在跟蹤階躍信號時的震蕩比非線性模型嚴重。
3.2.2 正弦信號響應比較
對系統(tǒng)施加頻率為10,25,50 rad/s時系統(tǒng)的響應曲線如圖6所示。

圖6 系統(tǒng)正弦信號響應Fig.6 System sinusoidal signal response
通過對比不難發(fā)現,隨著正弦信號的頻率的逐漸增加,基于傳遞函數搭建的線性化系統(tǒng)模型的幅值并沒有顯著變化,而基于狀態(tài)空間搭建的非線性系統(tǒng)模型隨著頻率的逐漸增加,幅值出現了顯著變化,其趨勢是幅值隨頻率上升而下降。這反映出由于系統(tǒng)存在非線性因素,系統(tǒng)頻寬收到了影響,同時,非線性模型在峰值處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平頂現象,反映出系統(tǒng)存在著飽和非線性。
基于狀態(tài)空間搭建的EPS測試臺被動加載系統(tǒng)模型,相較于使用出納通傳遞函數搭建的模型,可以更為精確地反應出系統(tǒng)中存在的非線性特征,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應出系統(tǒng)的特征。可以為后續(xù)高穩(wěn)定性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更為合適的仿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