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臻睿
(邑升禾易(重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如今,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出現了各種空間發展方面上因激烈競爭而產生的環境惡化和資源減少等問題。要治理這些問題,就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加強環境資源的保護利用,實施可持續發展,并從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有關調整,對土地的使用和建筑建設進行宏觀調控,從而來進行空間治理。雖然我國在新時期的空間規劃方面也進行了調整,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國土空間規劃并不完善,在實際的國土有關建設當中存在著不夠協調的問題,并且在國際形勢加劇、經濟全球化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背景下,帶來了有關土地經濟的安全風險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在安排工作時,加強有關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建設,提高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整體水平。
對于土地統籌問題,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相關部門并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導致出現了很大的矛盾問題,難以有效利用國土空間進行發展生產,而且土地空間規劃理念和相關內容不具有先進性。對于傳統的國土空間規劃理念來說,更加重視如何增長經濟,缺乏對實際民生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不具有實踐性,并且太注重于完成計劃,把計劃作為完成的目標,使得計劃整體與實際不符,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需要加以調整。而且對于國土空間規劃的調控作用來說,需要進行不斷地強化,對于上級政府土地規劃調控出現的一些問題,會導致地方部門在實際城市規模建設時進行自主的調整,導致調控作用發揮不夠充分、不夠精確,而且環保和資源等部門也沒有發揮出空間的規劃與管理作用。
通過對我國歷史上一些空間規劃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發現,對于不同的部門來說,其進行空間規劃的側重點不同,而且在設計方面也存在差異,這就導致各個部門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問題。在我國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初始階段,主要是對一些自然資源的探索進行分區和合理規劃,但是這種規劃方法會因為各種規劃職責不夠明確,從而會影響國土空間規劃的綜合性,并且導致國土空間規劃職能分工不夠明確。同時,我國國土空間的分區主要通過國家和省級兩個層次來體現,分為了三類分區方式,即國土規劃、主體功能區和城市體系規劃。這三個部門由于負責的區間上存在一定區別,并且主要功能也不同,導致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的分工不明確,缺乏協調性,無法將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作用發揮出來。并且,由于政府的上級部門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起著主要作用,而這種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情況缺乏空間規劃的內容,并且專業性相對較強,加上部門之間分區合作不夠精確的問題,缺乏合作,導致協作能力較低,如圖1所示。

圖1 從“三規合一”到“多規合一”
由于我國國土規劃層級的增加,導致在實際的規劃過程中會出現重復現象,而不同層級之間的差異較小,導致一些不良現象出現,使國土空間規劃不合理,無法提高規劃效率。在國民經濟發展時,上級規劃對下級規劃的約束力度較小、指導性力度不夠,上級的職能不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在上下級的管理方面,由于相關約束不夠,導致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較為混亂,缺乏對鄉鎮方面的規劃,而鄉鎮上的人們更加注重于當地實際的規劃狀況與發展情況,所以相關規劃很難取得人們的信任。
為了讓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能夠實現它應有的作用和意義,在進行空間規劃時,相關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用縱向角度來實現上下級之間到相互交流,從而使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更加完善和健全,確保對基層的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在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時,應加強縱向之間的聯系,注重規劃的宏觀調控和側重性,使上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可以為地方規劃指明方向,并且起指導作用。地方的國土空間規劃也要做好與上下級的交流工作,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與上級要求相結合,建立因地制宜的規劃體系,同時也應該加強橫向的聯系。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使各個規劃分區的工作分明結構合理統一標準,從而使社會與經濟健康安全發展,滿足社會各界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希望與要求。
在我國法治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起來,但是仍有一些問題和不足。為了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是各項活動進行的前提。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法律內容來引領全局,實現主導作用。有關部門需要結合現有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逐步向上級匯報,得到批準后才能進行實際的運作。在完善法律法規的過程當中,需要有關部門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了解土地資源的現狀,制定更加實用的有關規定,使我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更加成熟,從而提高控制市場經濟的靈活性。
針對我國目前有關土地空間規劃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入手,確立工作的主要內容,從全局方面制定方針政策,對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多個部門進行協調。解決國土空間規劃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減少因設立部門過多而導致分工混亂、責任不清的問題。同時,也要監督防止出現過多部門合并的現象,因為部門合并之后,權力便會集中,可能會出現腐敗問題。部門合并可以防止出現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腐敗問題的出現。對于實行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時,還可以以聽證會等形式來收集當地群眾的意見,不斷加強監督部門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管理與監督,從而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實施奠定深厚的群眾基礎。
為了加強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實用性,必須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從而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在具體的運行過程當中,有關部門需要結合各種信息平臺查閱資料,聯系工作基礎,建立合理的土地規劃制度,在其他地區進行土地規劃時,可以將有關信息與數據輸送到網上,實現信息交流與互相監督,為后續有關土地空間規劃的工作提供經驗,提高土地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在土地空間規劃上,需要從上到下進行合理強化,不管是省級還是國家部門,要充分重視空間規劃的戰略性和宏觀性,將原則問題和國家目標向群眾展示,保證工作的順利實行。市級方面主要協調上下級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僅要按照國家及省級規劃的方案進行實施,還需要結合城鎮各地的實際情況,將規劃落實到有用之處。規劃的橫向協調是指依靠法律來達到規劃結構的層次性,確保各級分工明確與標準統一,堅持戰略思想,并以此展開進行國土空間的合理規劃。
綜上所述,對于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決定著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是否符合現代化經濟的發展趨勢,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完善和建立是需要時間來進行累積的。在我國社會生活和經濟的發展進入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國的土地空間規劃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逐步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推進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我國人口環境與資源的相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了確保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必須有效融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內容,對有關行政體制進行改革,不斷協調國土空間規劃利用,充分利用國土資源,促進社會生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