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強
(太原市政工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在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路基路面的質量問題,例如“沉陷”“水毀”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道路施工水平較低。路基路面一旦發生病害就會對車輛的行駛造成不利影響,增加了安全風險。
一般情況下,在一些地質比較脆弱的地段容易發生路基沉降和塌陷的問題,例如山區、巖水庫等。造成沉降和塌陷的問題根本原因是道路施工技術使用不合理以及沒有做好路基勘察工作。因此,相關道路施工單位要合理地選擇施工材料,全面的勘察和記錄道路施工區域的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密度等信息。此外,施工單位要按照相關施工設計方案來進行施工,結合報審技術,控制好材料的使用,提高道路施工質量。
因為在道路施工過程中沒有壓實土層或者由于氣候的變化等原因,導致道路路基產生嚴重變形。造成道路路基變形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腐蝕作用,因此在進行道路建設的過程中要根據路基的排水要求來進行排水設施規劃。當前,我國的部分城市排水系統存在問題,如果發生暴雨天氣,就會造成排水系統超負荷工作,路面形成積水,從而對路面造成腐蝕、損毀。
現階段,我國道路建成后的養護工作存在較大的問題,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道路建設工程當中,然而忽視了道路路基路面養護工作,使許多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解決。在對道路路基路面養護過程中,不重視路面裂縫的修復,使得養護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對道路的使用壽命造成了不利影響。路基路面質量問題如圖1所示。

圖1 路基路面質量問題
在進行道路路基修理過程中,首先要對道路施工區域的路基填裝材料進行全面的勘察,從而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與設備。其次,要科學地選擇路基填裝材料,進而提高路基建設與施工的穩定性,從而為后續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施工企業要對路基施工中的雜物進行及時清除,防止混入填充材料當中,對路基建設質量造成不利影響。道路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是采用合理的施工設備以及規范施工流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提高施工企業的施工水平,采用合適的施工技術與設備,避免出現由于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選擇錯誤,而對路基路面的整體施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在填筑路基后,要根據路基的實際填筑情況以及路基高度進行全面的監測,使用壓路機來進行反復壓實,保證路基的平整,滿足路基的設計強度與密實性。在選擇機械設備的過程中,要從科學、合適的角度出發,不能過于看重成本,采用不合理的機械設備,影響了施工質量。此外也不能追求機械的質量而忽視實際的路基填筑施工技術,使得機械設備的作用無法充分得到發揮,對路基填筑工程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其中路基路面施工工藝流程分三步:①道路施工區域的路基填裝材料進行全面的勘察;②科學地選擇路基填裝材料;③施工企業要及時清除路基施工中的雜物。
在進行道路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施工設計圖紙來確定道路中線以及施工邊線,結合道路縱、橫斷圖確定實際的開挖深度,在專業監理師的確認后才能將材料投入到施工當中。其次,通過使用挖掘機以及自卸車與人工進行配合的施工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雜物,要放置在規定的區域內。在設計積水土方施工坡度時,要重視雨水土方是否能夠對雨水及時排出,防止因為積水土方的面積過大,對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在進行路基回填時,首先要對路基回填的地點以及施工材料運輸線路進行確定。再次,要按照路基回填施工材料圖紙來準確定位路基回填區域。最后,要保證路基回填土的質量,避免在回填的過程中出現磚塊、淤泥等,在分層排水碾壓過程中,不能出現翻漿、彈簧土等情況,同時要結合橫坡排水的設計需求,使得每層排水措施合理有效。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負責采購施工材料的工作人員要具備較高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不因尋求私利采用廉價、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要對建筑施工材料市場行情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選擇高性價比的材料。要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監測,保證選擇的施工材料是符合標準的,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
在測量路基最大荷載量時要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檢測,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荷載測量標準,進而降低了道路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的現象。與此同時,在養護路基和路面的過程中,要采用科學的控制措施來提高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保證施工路面的荷載穩定性,降低后期路基出現變形、塌方等現象。
根據路基路面施工場地的地質現狀,科學合理的使用相關機械設備,加強人與設備的合作,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相互協調,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要全面監管施工各個環節所用的設備,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與此同時,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保證其專業性,促使各個環節施工的規范運行。
在進行路基路面養護過程中,首先要重視路基的密實性和排水性,進而消除施工路基的安全隱患。其次,路基在沒有出現沉陷等現象時,也要進行基礎保護工作,更好地控制路基垂直和水平橫向傾斜坡度,保證路面的堅固性和平整性。路基的主體邊坡保護比較穩定,沒有出現松散等現象,并且路基的上下排水管道設施沒有受到破壞,設置下排水管道,保證其通暢性,使得道路的正常通行。在進行路基路面施工防水和維護工作時,要根據當地的道路特點以及自然環境,例如在夏季要加強對路面的防洪管理措施,保證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通暢性。如果發生強降雨,要對一些低洼位置及時地檢測和維護,通過使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來記錄強降水自然災害狀況,保證自然災害分析的準確性。除此之外,要加強道路的綠化建設,防止因為水土流失產生路基路面塌陷的現象。與此同時,要不斷地完善市政道路施工工藝,促使道路施工管理技術以及實際操作水平,降低路基路面出現裂縫等問題,對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此外,要對路面的裂縫問題及時檢測,如果發現存在裂縫問題就要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修補,保證道路的正常使用。
在施工路基和人行道時,施工人員應充分熟悉施工圖,并按照設計圖進行施工,以確保施工有序進行。此外,要做好路基排水系統設施,要充分發揮排水系統作用的同時,還要保證排水系統不能影響路基路面的穩定性。
在對道路路基質量管理過程中,最主要是對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的把控,明確填土時的材料種類和粒徑大小,保證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與此同時,要對碎石以及粒徑大小進行合理控制,加強對路基路面填筑材料的檢測力度,利用力學來測定路基路面的物理性質,控制好路基的填土的含水量。
在對放樣進行測量之前,相關施工人員要根據施工圖紙對放樣進行反復的檢測、校核,觀察其是否存在差異,同時要保證放樣的誤差在合理的范圍內,使路基路面質量達到設計的要求水平。
①在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勘察,結合擬建場地周邊的雨洪系統來設計排水溝,一旦出現暴雨天氣能夠及時進行排水;②要保證地下水不能影響路基施工質量,如果二者存在沖突,可以由設計單位對施工圖紙進行修改,更加科學、合理的設計地下排水系統;③地下排水系統要與路基路面質量控制保持同步性,降低安全隱患出現的概率。
施工單位在處理地基前,要重視地質材料審核以及預設臨時排水系統等工作。使路基質量符合標準,提高道路的施工質量,特別要對路基的基樁,保證其完整性和均勻性,基樁數量要合理。在連接結構物的路基施工過程中,要保證連接結構要求施工不能對道路結構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規范操作,保證符合施工要求,提高路基的平整度。
簡而言之,道路的路基路面質量對整體施工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道路工程建設需要不斷改善,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要規范操作,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科學進行規劃,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保證道路路基路面的完整性和平整性。此外,要建立較為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體系,科學地設置排水系統,提高道路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