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鵬
(內蒙古蒙泰不連溝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煤自燃發火嚴重威脅礦井的安全生產[1-3]。煤炭自燃主要發生在綜采工作面的采空區,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厚煤層放頂煤一次采全高的開采方式得到大量應用,隨之帶來的是采空區的遺煤量增大,而采空區遺煤自燃問題,大部分都是由于漏風引起的[4-7],漏風導致采空區大量遺煤持續保持良好的供氧狀態,最終發生煤氧化自燃,故良好的封堵是防治煤炭自燃的關鍵,也是防止有害氣體涌出,保障工作面安全推采的前提。
不連溝煤礦F6211 綜放工作面(以下簡稱工作面)位于東翼二盤區,西至6 煤輔運大巷,北臨F6210輔運順槽,南臨F6212備采工作面,煤層結構復雜,含夾矸7~8 層,煤層平均厚度19.4 m,6 煤自燃傾向性為I 類容易自燃,自然發火期為31 d。工作面傾向長度275 m,安裝液壓支架160臺。在推采過程中,由于漏風導致采空區遺煤高溫氧化,采空區CO 氣體濃度升高并不斷涌入工作面,嚴重影響了工作面的安全生產。F6211 工作面回風隅角CO 氣體濃度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1)地表漏風。工作面煤層埋藏淺,距地表200 m 左右,工作面放煤高度10 m 以上,推采過后,采空區頂板垮落下沉,最終與地表導通,形成大量漏風通道。從2018年12月10日—2019年1月30日,工作面漏風量由350 m3/min 左右上升至1 200 m3/min 左右,采空區大面積供氧充足。
(2)推采緩慢。工作面推采過程中遇2 條大斷層,破巖工程量大,設備磨損嚴重,導致工作面推采緩慢,氧化蓄熱時間長。
(3)采空區遺煤多。工作面初采90 m 未放頂煤,采空區遺煤量大;放頂煤期間采空區有一定量遺煤,進、回風巷在推采過程中不放或少放頂煤,上、下部部分范圍遺煤較多。
(1)受地表漏風影響,采空區CO 氣體從工作面全長范圍內涌出,且從F6212輔運施工的措施孔抽取CO 氣體數據來看,準確定位遺煤氧化升溫區域難度較大。
(2)地表漏風裂隙豐富,漏風量大,整個采空區處于持續供氧、氧化的有利環境,在工作面持續推進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新的氧化升溫區域出現,氧化點分散。
(3)目前工作面已回采超過500 m,傾向距離較長,采取采空區灌水或黃泥漿很難有效地覆蓋遺煤氧化區域,達到窒息火源的目的。
(4)最為關鍵的問題在于,由于地表向采空區的漏風通道暢通且動態變化,架后垮落煤巖漏風裂隙豐富,導致采空區內的大量CO 氣體不只是從回風隅角涌出,而是從進風隅角開始到進風側工作面架間的新鮮風流都有大量CO 氣體。工作面內高濃度的CO 氣體影響到工人身體健康及工作面安全順利生產。
(5)在采空區氧化范圍廣,氧化點多,治理難度大,周期長的情況下,地表回填工作又暫時不具備實施條件,故為最大程度降低工作面CO 氣體濃度,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將工作面全長架后遺煤充填,降低漏風及氣體涌出,為工作面快速推進創造條件。
方案中針對工作面全長的防滅火注漿治理主要分兩步:第一步,工作面推進15 m 不放頂煤,后放頂煤推采4 m 左右后停采;第二步,工作面全長架間打鉆灌注普瑞特Ⅱ防滅火材料。工作面全長276 m 左右,共有160臺液壓支架。通過工作面架間向采空區打設注漿鉆孔,設計在2 臺液壓支架架間布置1 個注漿鉆孔,鉆孔終孔點控制在距后尾梁10 m 的位置,終孔高度在煤層底板以上4 m。打鉆設計如表1、圖2、圖3所示。



(1)技術特點。普瑞特固化泡沫封堵材料采用創新性的發泡技術,發泡和固化過程均不產生熱量;發泡后,初期呈乳化狀泡沫,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有利于擴散,可在破碎巖體內達到理想的充填效果,固化后能夠全面填充注漿位置周圍煤巖裂隙;固化泡沫體阻燃性好,在上千度的高溫火源下泡沫不坍塌,不燃燒,也不助燃;最終形態為固化泡沫體,固化后的泡沫閉孔率高,透氣率低,泡沫與煤巖體固結成一體,能夠有效充填空洞裂隙,具有良好的封堵漏風性能[8-11]。普瑞特固化泡沫主要技術參數如表2所示。
(2)應用工藝。普瑞特固化泡沫由A 料和B 料組成,按體積比1∶1 通過混合槍進行混合反應,通過鉆孔壓注進入充填封堵區域,在很短時間內發生聚合反應,并逐漸固化。普瑞特Ⅱ型固化泡沫的制備系統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工作面采用全長架后打鉆注漿治理措施,通過鉆孔注入的普瑞特固化泡沫,發泡后以泡沫狀向采空區破碎煤巖裂隙內流動和擴散,全面覆蓋充填注漿周圍煤巖裂隙上、中、下位置,固化后粘附在煤巖體表面,與煤巖體形成密實的固結體,有效地阻斷了漏風通道,固化泡沫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對高溫氧化點起到了吸熱降溫的作用,在采空區內形成了一道防火墻,控制了煤自燃區域擴大蔓延的現象,避免了火災事故,保證了工作面繼續安全推采。工作面治理前后CO氣體變化曲線如圖5、圖6所示。
(1)F6211 工作面煤層厚,采空區遺煤量大,加之地表漏風明顯,采空區遺煤長時間的供氧、蓄熱,最終工作面采空區深部發生遺煤氧化自燃,采空區內部氧化產生的大量CO 等有害氣體涌入工作面,嚴重影響工作面作業安全。
(2)通過對工作面遺煤自燃成因及治理難點的分析,氧化自燃區域較為復雜且隱蔽,針對氧化區域的治理很難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同時結合明顯的地表漏風問題,提出了工作面封堵漏風的治理方案,在封堵的前提下防止大量有害氣體涌出,最終能保證工作面的安全作業,快速推進。
(3)治理施工采用普瑞特固化泡沫封堵技術,該材料主要解決了發泡充填材料的反應發熱問題,避免對遺煤帶來自燃隱患,針對遺煤自燃區域的充填封堵效果突出,施工工藝簡單、快捷。


(4)該防滅火技術在F6211工作面全長的封堵治理施工,最終工作面的CO 氣體得到有效的控制,工作面在安全的環境下持續生產。此次防滅火治理也為類似工作面的煤自燃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術手段和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