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馨慧
摘要: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林下經濟是一種效果較好的林業循環經濟,通過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也正是因為如此,林業循環經濟成了當前我國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通過對林下經濟模式發展和概念的研究,了解當前林下經濟模式的特點,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林下經濟發展的問題來提供相應策略,進而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林下經濟模式;產業;發展
我國在20世紀就已經明確林業需要以生態建設為根本,努力為綠色環保型社會的構建做貢獻。通過林下經濟模式能夠改變以往傳統的林業發展模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建立相應林業,積極開展林業旅游,拓展服務業規模,更好的帶動農村向前發展。通過對林下經濟模式的具體研究,還能夠發揮其社會、生態效益等。以廣西中部某地區為例,當地的喬木林分主要以單層純林為主,以前主要樹種有馬尾松,近十年大都改種尾葉桉,這類樹木其屬于速生樹種,見效快,不僅有個人種植,也有企業承包。此外還有很多的石山,只長灌木,基本都劃為國家生態公益林,在這種情況下,該地區的林下經濟發展迅速,并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林下經濟模式的概念、發展及重要性
(一)林下經濟模式概念
所謂林下經濟,就是將林地資源和森林資源進行結合,在這基礎上來發展其它行業,比如種植業、采集業等,通過這一方法提高資源利用率,獲取更為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前林下經濟的發展主要是將其森林和畜牧業進行結合,利用這樣的方法來推動兩個行業的穩定發展。通過對林下經濟模式的努力開發,能夠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能夠有效的提高當地民眾的經濟水平,落實林改工作,滿足當前社會對于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林下經濟模式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研究人員就開始對此方面進行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林下經濟模式”這一理念的出現時間是在2003年。受到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國開始注重對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改變以往以森林資源為根本的模式,所以相關部門就開始對林下經濟進行分析,在各種方法的應用下,林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國家積極頒布相應政策,針對其林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建立相應體系,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
(三)林下經濟模式重要性
林下經濟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增加森林資源的復合發展能力。因為林下經濟模式下會將畜牧業納入到林業中,進而通過林業資源的幫助來更好的發展。這樣就使得林下經濟模式不僅能夠幫助當地完成生態建設任務,還能夠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與此同時,林下經濟模式下,對于各項資源來講也能夠優化其自身的物質循環能力,在實現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更好的進行全方面開發,拓展農民經濟收益途徑,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為實現小康社會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二、林下經濟模式的特點
林下經濟并不是簡單的將林業和農業進行結合,而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物質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當前林下經濟有著三個特點,本文針對這三個特點進行分析。
(一)產業結構立體型
林下經濟系統分為多個層次,上層為茂密的林業枝葉。比如,某地區所種植的果樹有柑橘類,桃,李,楊梅等,近年來,政府有意向大力宣傳種植油茶樹,這些樹的種植數量也隨之提升。而在這些樹木的地面上則養殖雞鴨鵝等動物,或者是在這其中種植食用菌,以此來發揮林下經濟系統的立體型特點。
(二)產業模式復雜性
因為林下經濟是將林業、農業和牧業等行業結合起來來實現共同發展。所以看出其產業的復雜性特點,而各種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具體的發展模式上也就有著不同的復雜性。
(三)服務廣泛性
因為林下經濟涉及到林業、農業等多個相關部門,所以在這其中可應用的技術也會高達幾十種,對應的生產范圍能夠涵蓋萬家用戶。為更好的應對各類狀況,服務方面也會相應的劃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所涉范圍很廣,整體的服務也就具有廣泛性特性。
總之,相比于傳統的林業、農業而言,林下經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有效提高地下資源利用率,保證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通過林下經濟,能夠形成多層結構,比如上層為喬木,下層為動物或者是草地,這樣就能夠確保其生態的多樣性和穩定性。林下經濟的出現能夠將其原本的單一產業鏈改為多重經濟發展產業鏈,真正實現資源的循環發展,并且達到減少排放的目的,讓資源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三、林下經濟模式的問題
(一)缺乏實踐成果
當前,我國雖然已經頒布相應政策,但是林下經濟的工作落實情況并不理想,只停留在理論,缺少相應的實踐成果。對于林下系統中所存在的選種、養殖等技術,都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這樣就無法保證林下經濟的最終有效落實。
(二)技術落后
我國當前的林下經濟發展技術水平較低,比如在滅菌、廢物處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林下經濟的穩定發展。研究過程中也只停留在一些大型的牲畜上,對于當地的一些家禽,并沒有深入研究,這樣就使得林下經濟的發展缺少相應技術,致使林下經濟的發展出現相應的問題。
(三)政策落實問題
我國雖然已有相應政策,且一定程度上能推動林下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而言,政策落實并不理想,一些地區也不能夠有效的發揮自身的作用。因為一些偏遠地區并沒有領導人員來監督政策的具體落實狀況,所以最終的實行效果也無法保障,這對于林下經濟的持續化發展來講是十分不利的。
四、林下經濟模式發展策略
(一)加強管理工作
林下經濟模式的應用過程中,為了能夠確保取得良好的效果,便需提高其管理水平,積極的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此來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溝通,發揮自身的作用,提高其管理水平。比如,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增加金融渠道,讓人們能夠在林下經濟影響下,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以此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推動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相關部門在其中要針對當地的具體情況展開深入調查,并且通過對結果的合理研究,提出相應的管理模式。此外,在發展林下經濟過程中,也應為其配備完善的設備,特別要保證其各類植物的有效搭配,推動林下經濟的穩定發展,保證產品整個流程的順暢。基礎建設過程中,也應對農民進行嚴格管理,確保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為相關企業提供相應的管理內容,幫助相關企業的穩定發展。比如,對于一些區域內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地方,可以在這其中增加其加工流程生產,這樣就能夠讓整個林下經濟模式更加完整,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
(二)加大科技投入
我國針對林下經濟也應積極的投入足夠資金,用于科技研發,解決因科技水平不滿足而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相關政府也應該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對農民進行指導,通過開展交流會等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定期對人們進行培訓教育,針對技術進行深層次研究,針對林下經濟模式下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通過成立專業組來深入為農民開展相應服務,糾正在落實林下經濟模式過程中所需要整改的地方。此外,相關單位還應該加強和高校合作,輸送專業人才,這樣就能夠更好的創新林下經濟模式,避免因為科學技術的影響而阻礙林下經濟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在林下經濟模式下,創新林下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模式的更新來更好的進行生產,有效的保證林下經濟的發展結果。
(三)進行發展扶持
我國相關部門還應該為其農民提供扶持政策,以此來帶動人們積極參與林下經濟模式的發展。比如,可以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采取低息或是無息的方法來幫助農民更好的發展林下經濟。農民在這其中可申請相應貸款,進而增加林下經濟的經濟流動,進而獲取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林下經濟水平。通過對市場實際情況的了解,來全面對其林下經濟模式進行具體分析,在這當中,相關部門也應給予大力資金支持,更好的配合林下經濟模式的應用。此外,為了能夠有效的推動林下經濟的發展,應定期對農民進行培訓,這一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扶持農民自身水平,成立相應的服務部門,專門為農民進行服務,隨時解決農民在開展林下經濟模式下所存在的問題。政府也應該針對這一內容給予幫助,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農民不斷的提升經濟收益。
(四)強化示范帶頭作用
因為以往的林下模式都是以個人為單位來開展,這樣就使得林下經濟資源無法有效的統一,也不能夠在此基礎上來拓展林下經濟規模。因此,可通過示范帶頭的方法,來更好的推動資金整合。讓帶頭企業在政府的幫助下建立示范基地,吸引農民的關注、讓其參與到方法的學習當中,然后讓農民、基地和企業進行共同發展,有效的提升整個林下經濟產業的穩定發展。
(五)強化林業保護意識
想要讓林下經濟模式穩定發展,根本就在于林業資源。在這其中需重視對林業資源的培育,積極對其進行保護,帶動農民更好的開發林下經濟,有效的提升當地林業資源質量。在這個過程中可通過現場宣傳和引導的方法,將責任有效落實,讓民眾認識到林業資源的重要性,并遵守相應規定,更好的提升林業資源質量,為林下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五、結語
總而言之,開展林下經濟模式過程中,明確林下經濟模式的內容,才能為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了解林下經濟的特點,并分析其中的問題,通過提高林下經濟模式管理水平,增加科研投入來幫助當地企業、農民,建立示范基地,提高林業保護意識,進而更好地確保林下經濟模式的順利推進。在這其中當地政府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林下經濟科學發展,為國家經濟的持續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寇永軍.林下經濟模式研究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16):139+141.
[2]覃文學.淺談林下經濟模式研究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9,39(07):99-100.
[3]宋傳曉.淺析林下經濟模式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9(03):60+80.
[4]農紹穩.研究林下經濟的模式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低碳世界,2018(11):301-302.
[5]王小峰,龍劍英,肖仁劍.林下經濟模式研究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中國林副特產,2018(05):99-100.
[6]陳星澄. 林下經濟示范園規劃設計研究[D].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8.
[7]劉志林.林場林下經濟模式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南方農業,2016,10(36):48-49.
[8]黃輝.林下經濟模式及其產業發展對策[J].農技服務,2016,33(17):96.
[9]楊遵平.試分析林下經濟模式及其產業發展的有效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36(18):196.
(作者單位: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