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琳也
摘要:國產手機品牌OPPO通過本土化運營、差異化策略于研發及專利儲備成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的第四位。文章選定印度市場為目標海外市場,首先,分析印度市場與手機行業現狀,探討OPPO進入印度市場的優勢及策略。其次,分別從進入模式和營銷策略兩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得出結論:OPPO 釆用非貿易模式進入印度市場,要充分發揮印度的優越科研環境的特點,設立本土研發基地;在營銷策略上應采取低價策略,銷售中低端產品,注重線下渠道建設和產品本地化。
關鍵詞:對外投資;OPPO ;印度市場
一、印度市場環境分析
(一)經濟環境
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GDP不斷攀升。2016年,印度GDP排名世界第七。在GDP增長率方面,從2004年到2010年,印度的GDP增長率保持在8%以上,在全球表現良好。雖然有相當大的波動,但總體增長率相對較快。雖然印度的GDP總量大,但是人均GDP仍然很低,人均收入不高。
在經濟結構方面,印度以服務業為主,工業、農業發展相對更加落后。2016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印度GDP的比重超過53.80%,增速明顯。憑借其優越的IT研發環境,印度的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行業發展迅速,其高效、低成本的軟件外包服務使其被稱為“世界辦公室”。
(二)社會環境
印度擁有充裕而年輕的勞動力。截至2016年,印度人口達到13.26億,年均增長率為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年輕人在印度人口中占主導地位,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結構反映了其在全球老齡化背景下巨大的市場空間。
(三)技術環境
印度擁有優秀的研發環境和大量的IT從業者。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科技學院是印度領先的工程教育和研究機構,培養了大量頂尖的IT人才。大量高科技企業聚集在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研發中心,被稱為“亞洲硅谷”,為企業研發提供了優越的外部環境。但印度落后的基礎設施、混亂的交通系統等,為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增加了障礙。此外,印度的制造業生產率落后,印度本土企業無法向中國企業提供滿足生產水平的高質量零部件。這已經成為企業在印度本地化生產的又一個痛點。
二、印度手機市場分析
(一)印度本土手機企業現狀
印度本土手機在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市場表現良好,但在智能手機領域表現較弱。本地最大的手機制造商是Micromax,其次是Lava、Intex和Karbonr。Micromax、Intex和Lava是該地區最大的三家手機公司,在印度二、三線城市擁有廣泛的用戶基礎。這些公司的產品在功能手機市場優點突出,占優勢地位,但在智能手機市場落后。隨著中國公司的進入,印度本土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大幅下降。
印度本土企業大多生產制造水平落后,主要是OEM生產。一些本土制造商也主要依賴進口零部件,無法完全滿足自主生產,因此國內生產優勢不明顯。此外,印度手機行業人才流失嚴重,缺乏研發能力,產品創新能力極弱,過于依靠外來技術與人才。印度本土主要生產擁有基礎功能的移動電話手機,在智能機市場競爭力不強。
(二)中國企業在印度手機市場現狀
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的目標市場主要是智能手機市場。目前,小米、聯想、OPPO、VIVO、華為、金立、魅族、一加、特靈等十五家中國手機企業進入了這一市場。根據手機公司的定位,在印度市場設定了不同的銷售目標,產品價格也不同。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企業正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迅速成長。2017年,中國企業銷量占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33%,約3700萬臺。2018年,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占有53%的份額,銷量超過6500萬臺。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二,僅次于三星。VIVO和OPPO的市場份額也快速增長,從2016年的5%分別增長到10%和8%,在智能手機市場位列第三和第四。總體而言,中國手機企業憑借競爭優勢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成為進入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后來者。
三、OPPO進入印度市場的策略研究(4P)
(一)進入策略
在進入策略上,OPPO完成了從貿易承包到獨立投資建廠的轉變。OPPO在2014年初入印度市場時向印度出口中國制造手機,并與代工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印度市場建立生產線并在當地生產。隨著OPPO在印度市場份額的增加,本地生產節省了OPPO的關稅成本。OPPO開始在印度投資建廠,完成了從合同制造向外國直接投資的轉變。2016年,OPPO投資22.6億元在印度新工業城鎮諾伊達購買了100英畝的土地,用于建設一個新的工業園區。
(二)營銷策略
1. 渠道策略
OPPO專注于印度的實體渠道,通過大規模的線下渠道布局進入印度市場。鑒于印度市場是由集中度低、規模小的移動零售商店組成的,且當局對嚴格把控實體銷售,OPPO在印度采用了國內多層次代理體系建立自己的渠道。即OPPO在印度建立線下渠道,由代理合同銷售任務進行承包,和由代理負責該地區的最大的交付貨物量。這種策略讓OPPO快速拿下印度的線下渠道,并擁有價格的控制權。在建立線下渠道的過程中,OPPO通過擴大零售網點提供高利潤分成,從而鼓勵分銷商銷售自身產品。
2. 產品策略
OPPO的目標人群是印度的年輕人。注意到印度年輕人喜歡自拍的特點。OPPO細分了整個群體市場,通過市場調查分析來調整產品性能,著重開發手機獨特而強大的自畫像美顏功能為主要賣點,深受印度年輕消費者喜愛。
OPPO在印度市場主打中低端手機產品,以此開拓市場空間,進入中高端市場。OPPO主要推出A92系列和Findx系列機型。A92機型面向印度的低端市場,考慮到印度消費者的低消費特點,推出了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級產品。這些型號的配置和價格都低于中國市場。Findx系列是專為海外市場發行的版本,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受到廣泛歡迎。
3. 價格策略
在價格方面,OPPO不僅考慮了手機設計和生產成本,還考慮了渠道拓展和維護、廣告營銷、名人代言、海外外派人員等其他成本。因此,OPPO的在同類型產品市場中并不劃算。盡管如此,OPPO憑借其獨一無二的的強大自拍能力和高強度的宣傳力在印度擁有了一定消費受眾。與中國市場相比,OPPO在印度的售價相對便宜。在中國,OPPO的主要目標市場在3000元以上,而在印度,OPPO的產品價格一般為8000萬盧比(約770~2930元人民幣)。此外,OPPO還通過在當地生產的方式壓低了在印度市場的產品售價。
4. 促銷策略
OPPO通過大量的廣告推廣活動擴大了在印度的業務范圍。大批線下存儲的營銷經營和從中國調配至印度。在印度,線下支付進入存儲區,搶占展示櫥窗,將OPPO產品和招牌放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并主動向本土經銷商提供印有OPPO logo的門店廣告牌,以此提高OPPO在實體市場的出現率。此外,OPPO時常在線下商店開展折扣活動。
在線下活動推廣上,OPPO獲得了印度國家板球比賽的贊助權,贊助金額高達11億元,提高了OPPO產品的國民度。與此同時,OOPO在印度的地鐵站、高速公路等交通路段設置了大型廣告牌,經由生活的多個方面吸引印度消費者的視線。
在網絡推廣方面,OPPO在印度電視臺投放了許多極富想象力、創造力的廣告,并邀請當地知名明星為產品代言,形成了“粉絲經濟”效應。可見,廣告推廣是OPPO在印度的主要營銷策略之一,投入巨大。
四、對中國手機品牌進入印度市場提出的建議與對策
在進入印度市場的過程中,中國制造商應盡量選擇非貿易進入方式。第一,在印度當局鼓勵“印度制造”戰略的背景下,外國制造型企業進入印度市場的過程中面臨高關稅和貿易壁壘的問題,產品銷售價格升高,在印度和競爭力的降低。第二,印度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鼓勵印度本土制造業發展的政策, ,如土地優惠、生產基地建設優惠等。企業可以選擇投資全資工廠,擴大產能,降低生產成本,利用印度的地理優勢向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市場擴張。
在渠道建設方面,中國企業在進入印度市場時,應將重點放在線下渠道的建設上。印度市場仍存在基礎設施缺乏和互聯網普及率低的痛點。因此,盡管印度電子商務增長迅速,但其通過線上銷售成交量的整體比例依舊很低。只有注重線下渠道的推廣、鋪設,中國企業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拓展營銷,提高產品在印度市場的銷售額。針對這一點,中國企業可以依照自身情況選擇具體的措施和戰略。網絡渠道建設成本較低、風險較小,若想開拓市場的企業可以嘗試通過線網絡渠道來推廣自己的產品,然后從線上渠道延伸到線下渠道。
盡管印度有巨大的宏觀經濟總體和近年來快速的增長,但其人均收入仍然很低。同時,印度龐大的人口規模和巨大的貧富差距,且大多數的印度消費者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因此,中國企業在進入印度市場的過程中,要重視價格的制定,產品的價格不能太高,主要通過中低端產品的滲透來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印度的市場環境特點、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與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一些在中國流行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在印度的消費者偏好。因此,進入印度市場,中國的制造企業應側重于改進自身的產品,從而促進產品的銷售,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
參考文獻:
[1]沐野,太陽.OPPO:以專利突圍海外市場[J].中國中小企業,2018(12):41-44.
[2]李小藝.競爭中立視角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防范[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01):38-44.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