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天順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其實很多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情緒,導致科學課堂的低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緊密結合,筆者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課堂角色出發,結合科學課程自身特點,尋求調控、創設良好學習情緒的途徑,讓學生體驗前進推背感。
1.1針對學生“好奇”心理,調創實驗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情緒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利用實物、器材、進行現場或模擬實驗,可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創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良好的學習情緒中。
[案例1]:在《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授課時,我嘗試采用了魔術性實驗演示,創設情境,導入課題: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實驗。將黑白兩種粉末混合后鋪在一張大白紙上,讓兩個學生拖著白紙,教師雙手一上一下蓋在粉末上,紙上的手輕輕地敲打著紙張,紙下的手慢慢地移動,最后,黑白粉末就分離開來。演示時,我發現所有的學生都用好奇的眼神觀察著我的一舉一動,結束后,學生無不驚訝,提出各種猜測(實驗應用了磁鐵原理,黑色粉末是鐵粉,白色粉末可以是精鹽或糖,紙下的手指間先藏一個小磁鐵),這樣的情境,緊扣教學主題,無須更多的語言,就已經喚起的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情緒。
1.2針對學生“好動”心理,調創動態情境,促進學生參與情緒
青春期的初中生天生好動,喜歡富有變化的事物。靜態的科學知識過于枯燥乏味,課堂中學生情緒低迷,上課也成了一種痛苦煎熬。如果能把靜態調創為新奇有趣的動態教學,如游戲、flash動漫、猜謎活動、課堂表演等,無疑會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在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情緒中逐漸展開。
[案例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學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和場所是重難點,內容繁多又乏味,教材中“學生活動”環節就采用了游戲的方式,但我發現游戲過于簡單,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強,于是在另一個班的教學中對游戲進行修改,補充了學生表演成分。游戲步驟1:選幾位學生分別代表各種消化器官,描述各自的器官特點,進行猜謎。游戲步驟2:打亂各種“器官”的位置,讓學生進行消化道的器官排序。游戲步驟3:另請幾位學生分別代表糖類、脂肪、蛋白質,讓他們行走在“消化道”上,對各自的消化情況做出相應的表演。
這次的游戲開展非常成功,學生熱情積極,雖然游戲表演占據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但卻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緒中鞏固了知識點,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課堂情緒表現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有很強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狀態也將影響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那么教師應從自身出發,積極調動課堂情緒,主導課堂學習情緒。
2.1豐富教學評價,強化學生成功情緒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鼓舞和激勵,教師的少許贊美就能誘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教師的評價應形式多樣,富含真情實感,切忌千篇一律,空洞無物。而許多教師除了“很好”“不錯”等口頭禪式的評價語言外,別無其他,學生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是毫無成就感可言的。
? [案例3]:在一次的教研活動中,我曾聽過一節《七年級上第一章科學入門》復習課,教師豐富的評價方式成了很大的亮點。由于師生剛認識,學生比較膽怯不夠主動,于是在第一位學生回答后,她就鼓勵道:“第一位站起來回答的女生真勇敢,而且回答的很好。讓我們一起為她鼓掌。”之后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非常豐富:“你的回答很響亮,我希望全班一起回答時也能這樣響亮而整齊。”“厲害,老師真佩服你!我一定要記住你的名字哦!”“你的思維很嚴密,表達很清晰,好樣的!”“全班都支持你的答案,老師向你表示祝賀。”……
另外,教師在教學中總不時地豎起大拇指,輕拍著學生的肩,并投以贊許的目光,這些情真意切,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充分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2.2優化教學語言,引發學生愉悅情緒
教學語言是課堂學習氛圍的重要調味劑,學生的學習情緒易受教師語言的感染。由于科學的知識抽象概括、平淡無味,科學教學又強調規范準確,已經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語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教學語言羅嗦反復、語調呆板,只能是“雪上加霜”,所以要優化豐富教學語言,多采用幽默詼諧、形象生動的表達,才能營造愉悅情境,使整個課堂充滿學習生命力。
[案例4]:如在講述物體的慣性時,我列舉生活中的一個小笑話:一輛公共汽車進站時突然剎車,一位漂亮女士被她后面的年輕人撞倒了。漂亮女士氣呼呼的說:“什么德性?”年輕人笑著說:“這不是德性,是慣性。”學生開懷大笑,知識早已“深入人心”。為了講述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我把金屬比喻成武林高手,活動性越強的金屬實力越強:“高手過招,狹路相逢勇者勝,強者擁有了戰利品(與鹽的陰離子結合),弱者只能孤獨地離開?!睂W生對這樣的形象描述很感興趣,就連幾個基礎很差的男生也聽的津津有味。
相信我們教師能調控自我情緒,完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語言,重視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努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體驗前進推背感。也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讓學生的學習情緒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焦點,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快樂、輕松、自由的學習。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賓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