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4月19日,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F場宣讀了科技部批復,支持江蘇省、蘇州市以及工業園區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乘勢而上、再攀新高,三大國字號平臺的落地,是對蘇州以往科技創新成績的肯定,也是一種鞭笞。
每年100億,培育戰略科技力量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蘇州市每年將統籌安排100億元支持“一區兩中心”重大載體平臺項目和人才,并設立直投資金、參股子資金,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包括央企一起來參與“一區兩中心”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上蘇州市還發布了《關于支持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的若干意見》,從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推動重大創新成果轉化、優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營造開放創新生態體系、加強創新要素保障、鼓勵開展先行先試、強化組織實施保障等七個方面,提出了19項舉措。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在致辭中強調,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要圍繞自身的產業和創新資源優勢,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帶動區域創新發展中系統謀劃,集中優勢力量開展技術攻關,有效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蘇州樣本”和“園區示范”。
“主陣地”園區發布“任務書”
作為“一區兩中心”落地實施“主陣地”的蘇州工業園區,也發布了相關建設愿景——堅持“四個面向”,圍繞科技自立自強重大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向國際前沿與國家需求,突出蘇州特色,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使命,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重點,協同全社會共同投入不少于750億元,努力打造成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戰略節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長極。
根據現場發布的具體建設愿景,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將聚焦靶點發現、新藥研發、關鍵試劑與輔料、新型工藝等重點領域,努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物藥技術創新策源地;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將聚焦氮化鎵等重點研究方向,圍繞電力電子、微波射頻、光電子等應用領域攻堅突破,力爭到2030年輻射帶動形成萬億規模產業集群;蘇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圍繞“AI+”制造、文旅、醫藥、金融領域,布局建設融合創新平臺,完善協同創新攻關機制,力爭到2025年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2500億元。
高質量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此次大會現場,104個科技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總投資近200億元。涉及三大新興產業領域項目超85%,部分項目專注于細分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這些項目具備產業結構優、科技含量高、聚才效應強、預期效益好等特點,必將為“一區兩中心”建設注入增添新的動能,為園區下一步的科技創新“一號動能”注入新活力。
關于“一區兩中心”,聽聽專家們說了什么?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
今天,蘇州和園區把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重點來打造,園區作為主陣地已經建成了國內生物醫藥領域高端資源最集中、頂尖人才最青睞、優秀企業最活躍、產業生態最卓越的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基地??萍疾繉疑锼幖夹g創新中心授予園區,正是對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成績的最大肯定。取得了這項國家級的授牌,相信園區一定能夠將更多人才吸引到這片創新創業沃土上,并孕育出不可思議的果實。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主任郝躍:
事實上,從國際形勢看,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真正的創新源頭、創新主體,暫時還不在我們國家,所以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探索過程中,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器件、封裝、應用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方面,我們必須齊力促進產業由無序發展進入到有序發展,這樣才能讓產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創新。
而承接國家重大戰略,攻克關鍵共性技術,在產業化方面開花結果,不僅需要江蘇省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的努力,更需要業界的齊心協力,政府的鼎力支持才能把這個平臺做大做強。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世鵬:
擁有強大工業基礎的蘇州,在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結合方面比其他城市更具優勢。蘇州有三萬多億的制造業體量,一千七百萬的服務人口,這些海量數據如果能轉化成應用場景,就是蘇州最大的財富。
事實上,蘇州是全國最早開始布局人工智能的城市之一,園區更是全國首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出臺專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并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國內外影響力持續提升。
在取得碩果累累的同時,園區作為蘇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先導區,將承擔新的使命和任務,我相信園區作為創新發展的先行軍、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一定會取得創新性的建設成果,探索出新的發展經驗,期待讓人工智能成為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全面賦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提速,打造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