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振波,黎保國
(1.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濱州分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2.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博興管理站,山東 博興 256500)
引黃濟青工程自黃河打漁張灌區引黃閘引水,輸水渠全長252.5 km,年總輸水時間300余d,年供水量10億m3,累計向膠東地區供水近60億m3,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近年來,引黃濟青工程持續多年超負荷運行。為了適應新的工程運行形勢,引黃濟青工程在2019年進行了改擴建,其中閘站電氣改造是改擴建的重點配套工程。
引黃濟青工程沿線,從用電安全與便捷方面考慮,泵站采用雙回路供電,由泵站接出一路專用10 kV回路沿渠道布設,給各閘站供電。經過多年運行后,工程沿線配電有了許多變化。
沿線閘站使用的電氣設備多是80年代產品,多年運行后故障頻發,所需配件難以采購,維修困難。
多年來,增加了用于工程清淤、工程大修、自動化設備等設備設施,原設計配電容量為30~100 kVA,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運行要求。
各閘站原來的變壓器全部是鋁心產品,過流能力小,耐受沖擊電流性能差,自身能耗高,易發熱,不符合當前的節能要求。
本次電氣改造涉及的內容包括工程沿線的閘站變壓器、配電屏設備、電纜設備的改造。
具有防洪、防淹沒工程的用電負荷應為二級,故各閘站的供電設應為兩個獨立電源。主電源采用10 kV線路供電,T接敷設;備用電源采用移動柴油發電機組。
按照各閘站新的工況配備變壓器,采用易維護的干式變壓器。按工程實際需要,分別配備50 kVA、80 kVA、100 kVA、160 kVA、250 kVA等 的不同容量變壓器。
現有各站低壓配電屏為PGL型低壓屏,屬淘汰產品,屏內元器件也多為淘汰產品,且絕緣老化嚴重,已不能使用,更新改造為GCS型。重點閘站增加配置環網柜。
各閘站變壓器房多漏雨,影響變配電設備運行安全,故將變配電更新為戶外箱式景觀變電站。包括箱變安裝、基礎施工、接地裝置、不銹鋼圍欄安裝。
引黃濟青沿線閘站的高壓電纜、低壓電纜全部更換。為保證工程運行不間斷,主變至閘室啟閉機、至自動化機房的電纜單獨敷設。
高壓配電裝置采用HXGN17-12型箱型固定式環網高壓開關設備,內裝高壓負荷開關和高壓熔斷器,設有完善的電氣和機械閉鎖裝置,滿足五防要求。
采用三相雙線圈銅繞組樹脂澆注干式變壓器;高壓側10 kV電纜連接,低壓側通過銅排連接低壓柜。當繞組溫度升高并超過允許值時,可輸出跳閘信號。
低壓配電裝置采用GGD柜體,防護等級為IP30。在低壓柜母線上裝設FLT35/3+1 CTRL-0.9型電源浪涌保護器1組。進線采用銅母排;出線為電纜連接。
二次元件與高壓帶電部分具有足夠的安全距離,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以保證在不停電情況下進行維護時,檢修人員不觸及運行的高壓帶電體。
高壓電纜采用直埋方式敷設,電桿處鍍鋅套管。高壓電纜頭均采用冷縮管保護。低壓電纜自箱式變電站低壓柜敷設至閘站采用直埋式敷設。
高壓避雷器采用YH5WS-17/50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下引線采用50 mm2導線+4 mm×40 mm熱鍍鋅扁鐵。高壓接地采用L型50 mm×50 mm接地極,接地阻抗4 Ω。
箱式變電站采用L型40 mm×4 mm熱鍍鋅角鋼與40 mm×4 mm熱鍍鋅扁鐵連接安裝接地網,接地極埋深250 cm。350 mm寬鍍鋅鋼板,采用焊接方式連接至箱變基礎接地極預埋件。低壓柜接地電阻不大于1 Ω。
在引黃濟青工程沉沙池出口閘電氣施工中。該閘站的電氣改造內容完成并測試合格后,通過低壓配電柜合閘送電。這時斷路器立即跳閘,顯示漏電保護跳閘,合閘送電失敗。

圖1 改造前的閘站電氣系統
從圖1中可以看出,改造前的閘站供電系統為TN-C系統,也就是三相四線制,采用的是剩余電流漏電保護方式。在三相四線制中,工作零線與保護地線是直接連接在一起的,即用電設備中性點、外殼、地線是接在一起的,既用作保護功能,也用作中性線功能。保護接零是將漏電電流擴大為短路事故的保護措施。當發生漏電時,漏電電流回流零線,類似于某相火線與零線短路,此時線路過載或短路電流大迫使短路保護器動作。

圖2 改造后的閘站電氣體系
從圖2 中可以看出,改造后的閘站供電系統為TN-S系統。TN-S供電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供電線路中的零線與地線是分開的,也就是三相五線制,采用的是剩余電流漏電總保護方式。在低壓側,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作為工作接地,零線是工作零線,與地線是不連接的。地線是單獨敷設的,用作保護地線,與用電設備的外殼相連,以實現對人的安全防護。TN-S系統在正常工作時,零線上有不平衡電流通過,保護PE線上是沒有電流的,PE線對地沒有電壓。因為有專門的工作零線,PE保護線也不接入漏電開關。一旦發生設備漏電,漏電電流從PE線流回供電系統,漏電保護器檢測到不平衡電流,立即跳閘切斷電源。
在閘站電氣供電系統改造過程中,沉沙池出口閘在設備安裝完成后,電氣設備中性點、外殼、地線接在一起,并將用電設備接到了工作零線、保護地線分開的三相五線制TN-S供電系統中,保護地線接漏電保護器。此時三相五線制的TN-S系統的PE保護接地線中出現了工作電流,漏電保護裝置檢測到此電流,認為是漏電電流,即跳閘保護動作,出現不能合閘、送不上電的情況。
查看低壓用電系統的接線符合新供電系統的要求,與供電方式要求的接線一致。分開用電負載中所有連在一起的的零線、接地線,接地線使用供電線路中的接地線。所有的零線、保護接地線分開以后,用絕緣電阻表進行測試,線間絕緣電阻正常。對高低壓配電斷路器合閘送電,這次漏電保護沒有動作跳閘,一次送電成功。
從這次電氣跳閘保護的實例中可以看出,在電氣改造過程中,一定要對改造前后的設計方案、供電系統類型考慮清楚。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全面,保證改造前后的設備供電方式要一致。施工時不僅要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還要考慮供電方式前后的銜接,這一過程不能忽略,關系著工程項目實施的成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