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超
(漯河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河南 漯河 462000)
肺癌發病率和病死率已逐漸成為惡性腫瘤之首,且起病隱匿,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發展至晚期,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1-2]。因此,早期診療對于延長生存期,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CT、痰脫落細胞、纖維支氣管鏡等對肺部周圍病變的診斷準確性低,且難以定性診斷;經皮肺穿刺活檢易導致血胸、氣胸等并發癥,加劇患者心理負擔[3-4]。本研究探索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和超聲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漯河市中心醫院接診的102例周圍性肺部腫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超聲組和CT組,每組51例。超聲組:女28例,男23例;年齡34~77歲,平均(55.5±10.7)歲;病灶直徑為1.7~8.8 cm,平均(5.3±1.7)cm。CT組:女25例,男26例;年齡35~75歲,平均(55.0±9.7)歲;病灶直徑為1.6~8.9 cm,平均(5.3±1.80)cm。兩組年齡、性別、病灶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MRI、CT、X線等影像學檢查診斷為肺部周圍性腫塊;②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協議書;③符合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指征。
排除標準:①手術禁忌證;②凝血系統嚴重障礙;③伴有其他臟器功能嚴重異常;④全身免疫性疾病;⑤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
1.2.1 超聲組 行超聲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利用GE-LOGIQS6和阿洛爾-4000型彩超診斷儀,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5 MHz,利用細針吸取活檢組織。常規胸部彩超檢查,確認周圍性肺部腫塊大小、深度、形態和內部回聲狀況,注意觀察腫塊和心臟、周圍大血管毗鄰關系;結合周圍性肺部腫塊位置,協助患者采用合適體位;選取合理穿刺路徑和進針點,注意穿刺路徑選取時,應避開心臟、血管、肋間神經、肋骨等組織、器官。常規消毒鋪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實施局部麻醉,對穿刺點以及進針路徑和深度予以再次確認,叮囑患者在穿刺期間自然屏氣;彩超引導,實時檢測,快速進針,并依照預設路徑抵達靶點,獲取組織標本。
1.2.2 CT組 行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術前與患者交流、溝通,緩解負性心理,同時訓練患者屏氣能力,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利用美國GE公司產的16排螺旋CT進行檢查、定位,并引導PROMAGx活檢針實施穿刺。結合患者周圍性肺部腫塊的位置選取合適體位,如側臥位、仰臥位以及俯臥位等。首先進行1次CT增強掃描予以定位,確認最佳穿刺層以及進針點,然后常規消毒與鋪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實施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選用18號活檢針經皮實施周圍性肺部腫塊穿刺;CT掃描確認針頭處于強化位置時將切割頭打開,實施活檢,在病灶邊緣采集樣本;穿刺完畢后,再次實施CT掃描,了解肺出血以及胸腔積氣狀況;次日胸部CT或胸片復查,明確術后并發癥和變化狀況。
1次定位成功率,1次活檢成功率,診斷明確率,并發癥:氣胸、胸膜反應、痰中帶血、針道滲血等。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T組1次定位成功率為96.1%,高于對照組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444,P<0.05);CT組、超聲組1次穿刺成功率分別為92.2%、88.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435,P>0.05)。見表1。

表1 兩組1次定位與穿刺成功率比較(n,%)
CT組、超聲組診斷明確率分別為84.3%、90.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934,P>0.05)。見表2。

表2 兩組明確診斷情況比較(n,%)
CT組、超聲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80%、1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934,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比較(n,%)
周圍性肺部腫塊病理診斷屬于呼吸內科難點,常規檢查方式難以明確診斷,需獲取病灶組織才能進行病理學確診。隨著胸腔鏡技術的發展,其在周圍性肺部腫塊定性診斷中的應用被逐漸推廣,但因創傷較大,不會成為首選診斷方式[5-6]。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經皮穿刺至胸壁、肺實質組織和縱隔,以獲取病灶的組織標本,然后進行病理學確診。因這種技術的創傷小,診斷準確率高,已逐漸成為臨床診斷肺部疾病與周圍性肺部腫塊最為常用的診斷方式,但實施盲穿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易出現血胸、氣胸等并發癥,且取材失敗率較高[7-8]。超聲引導以及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基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發展而成,可提高定位準確率與穿刺準確率,減少穿刺并發癥,均屬于臨床常用的引導方式,但哪個效果更佳,目前尚無定論,爭議較大。超聲定位是通過回聲定位,然而,組織器官回聲極易受周圍組織影響,降低定位準確率,且較深病灶顯影效果欠佳,定位準確率更低。CT掃描具備較高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可清晰顯示機體內密度不同組織的結構與病灶,可清晰顯示病灶區域狀況,且不受重疊影響,定位準確率高[9-10]。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與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診斷明確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1次活檢成功率無統計學差異,但CT引導下的經皮肺穿刺活檢術1次定位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