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鄭俊杰
(濮陽市中醫醫院肝膽脾胃科,河南 濮陽 457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胃腸息肉是胃腸道系統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1]。臨床對于胃腸息肉的患者通常采用無痛內鏡下行高頻電凝電切手術治療,該手術操作簡單,患者痛苦較小,但很多患者缺乏對該疾病和手術方法了解,常出現抑郁、焦慮和恐慌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不利于手術的進行[2]。本研究探索AIDET溝通模式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干預,取得較好效果。
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筆者所在醫院診治的93例胃腸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齡45~61歲,平均(53.2±4.3)歲;病程1~3年,平均(2.3±0.6)年;疾病類型:胃息肉24例,腸息肉22例。觀察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45~62歲,平均(53.8±4.5)歲;病程1~3年,平均(2.5±0.3)年;疾病類型:胃息肉24例,腸息肉2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疾病類型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活組織檢查確診[3];②年齡45~62歲;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存在胃腸道系統腫瘤;②有內鏡檢查禁忌;③合并肝腎或凝血功能障礙;④有精神系統疾病。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后進行健康宣教,及時講解手術相關知識、疾病的治療方法和預后等,并協助患者完成檢查,術后指導患者運動和合理飲食,密切監測生命體征,預防并發癥。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AIDET溝通模式。首先,由科室護士長對全體護士進行AIDET溝通模式培訓,包括胃腸息肉的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手術治療方法和預后等。然后,針對AIDET模式中5個關鍵因素對患者進行干預:①問候(A),護士要在患者剛入院時主動迎接,并采用溫柔的語氣進行問好,向患者發放圍術期護理手冊,對患者產生的疑問耐心回答;②介紹(I),主動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情況、醫院規章制度、手術環境及設備、術前相關檢查等;③過程(D),采用視頻教育的形式為患者播放無痛內鏡高頻電凝電切術的相關內容,增強患者對手術過程的了解,同時,對患者進行語言安慰,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④解釋(E),責任護士對患者提出的“術前要做的準備”“術后注意事項”等,進行耐心解釋,消除患者疑慮,指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注意飲食;⑤致謝(T),責任護士完成服務后向患者表示感謝,并詢問還有哪些需求。
①治療配合度:采用自擬消化內鏡配合表對患者胃腸準備、麻醉、以及術中配合等情況進行評價,分別計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配合度越好。②不良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4](SAS)和抑郁自評量表[5](SDS)對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進行評價,分別計為0~8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慮和抑郁癥狀越嚴重。③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6]對患者思維、環境和行為進行評價,分別計為0~2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越好。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治療配合度評分均較干預前提高,且觀察組治療配合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配合度分析(分,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SAS、SDS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分,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自我效能評分均較干預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分,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胃腸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逐漸升高,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7]。胃腸息肉與生活習慣和飲食有關,生活習慣與飲食的變化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以及對胃腸道的刺激會引發胃腸息肉,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便血、便秘、黏液便等癥狀,降低患者生活質量[8]。臨床常采用無痛內鏡下高頻電凝電切手術治療胃腸息肉,雖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痛苦,但由于害怕、恐懼、焦慮等心理,降低患者治療的依從性。AIDET溝通模式能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降低不良情緒。
胃腸息肉的患者,由于對無痛內鏡下高頻電凝電切手術治療方法不了解,產生恐懼,導致治療配合度降低。兩組患者在干預后,治療配合度均較干預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幅度高于對照組。常規臨床護理路徑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手術治療方法和預后等,在術后囑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鍛煉,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和運動,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9]。AIDET溝通模式主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疏解,通過對護士進行胃腸息肉疾病相關知識的培訓,向患者解釋手術治療經過,講解過程中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合理的解答,提高了患者依從性,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降低或消除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恐懼,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改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提高治療配合度。兩組患者在干預后,SAS、SDS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臨床護理路徑[10]擬在患者入院后幫助患者完成檢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向患者解釋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高患者治療時的依從性,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AIDET溝通模式通過注意患者情緒的變化,進行安慰,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增強治療的信心。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兩組患者在干預后,自我效能評分均較干預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幅度高于對照組。常規臨床路徑中,患者入院后,護士及時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普及,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導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效能。AIDET溝通模式則通過靈活的宣教方式和標志化語言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及時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關懷的溫暖,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感受到被關愛[11-12]。
綜上所述,AIDET溝通模式干預能提高胃腸息肉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和自我效能,降低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