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斌,朱 永,汪麗君,馬柳璇,鐘光耀
(東莞市東部中心醫院急診科,廣東 東莞 523573)
急性腹痛起病急驟,病因復雜,表現為腹瀉、腹部劇烈疼痛、腹肌緊張以及嘔吐等,在未明確具體病情條件下,禁止選擇止痛藥物進行治療,以避免將癥狀掩蓋而出現漏診、誤診現象[1]。傳統以阿托品、山莨菪堿等系列抗膽堿能藥物治療急性腹痛,起解痙、抑制分泌等作用,但不良反應較多。間苯三酚在改善疼痛癥狀方面有較好效果,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小[2]。基于此,筆者探索間苯三酚與山莨菪堿治療急性腹痛的療效。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腹痛患者,采用奇、偶數法分組,每組30例。間苯三酚組:女11例,男19例;年齡25~79歲,平均(45.2±2.1)歲;山莨菪堿組:女12例,男18例;年齡26~82歲,平均(45.7±2.9)歲。兩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均衡可比。
納入標準:①發病至入院時間在24 h以內;②無間苯三酚、山莨菪堿等藥物禁忌證。
排除標準:①闌尾炎、結石、急性胰腺炎等;②心、腎功能不全。
患者入院后,合理給予胃腸減壓、控制飲食、營養支持、補液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山莨菪堿組: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10 mg山莨菪堿+250 ml 0.9%氯化鈉靜脈滴注,1次/d,治療2 d。間苯三酚組: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80 mg間苯三酚+250 ml 0.9%氯化鈉靜脈滴注,1次/d,治療2 d。
①療效。顯效:疼痛以及相關癥狀明顯緩解;有效:疼痛以及相關癥狀緩解;無效:疼痛以及相關癥狀無緩解[3]。總有效=顯效+有效。②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嚴重[4]。③不良反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皮疹等。

間苯三酚治療急性腹痛的總有效93.33%,高于山莨菪堿66.67%(χ2=6.6667,P<0.01)。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間苯三酚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低于山莨菪堿組40.00%(χ2=7.2000,P<0.01)。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治療前,間苯三酚組腹痛VAS評分(7.63±0.89)分,與山莨菪堿組(7.59±0.83)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800,P>0.05);治療后,間苯三酚組VAS評分(2.49±0.52)分,低于山莨菪堿組(3.29±0.7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9336,P<0.05)。
急性腹痛主要因急性胃腸炎、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膽道運動功能失調、慢性結腸炎以及腸易激惹綜合征等造成,表現為急驟發病,常用山莨菪堿治療。山莨菪堿作為抗膽堿類藥物,對乙酰膽堿導致的平滑肌痙攣可有效拮抗,對急性腹痛有較好治療效果。但會導致視物模糊、口干舌燥、排尿不暢以及心律失常等系列不良反應,從而使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5-6]。間苯三酚作為新型親肌性解痙劑,在泌尿外科、婦科、消化內科以及肝膽外科已廣泛應用,能有效解除平滑肌痙攣,沒有抗膽堿藥的不良反應,也不影響心血管功能;主要通過糞便以及尿液排泄,沒有積蓄現象,用藥安全性高[7-11]。
筆者研究發現,間苯三酚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3.33%,高于山莨菪堿組66.67%;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低于山莨菪堿組40.00%;腹痛VAS評分(2.49±0.52)分,低于山莨菪堿組(3.29±0.72)。這些結果說明,間苯三酚解除平滑肌痙攣的效果較山莨菪堿好,能有效緩解急性腹痛;它的抗膽堿樣不良反應低,治療急性腹痛的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應用間苯三酚治療急性腹痛的療效優于山莨菪堿,不良反應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