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顏祺,王 耿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a.呼吸與危重癥科;b.胸心外科,河南 汝州 467599)
非小細胞肺癌源自于支氣管黏膜上皮或肺泡黏膜上皮,占肺癌患者的80%以上,在吸煙或被動吸煙人群中高發,它也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的惡性腫瘤[1]。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表現以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等為主,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2]。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常用方法,通過手術可切除病灶肺葉、防止癌細胞轉移,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3]。但手術會損傷肺組織,肺功能下降,引起炎癥反應,并發心血管病等[4]。因此,降低術后肺組織損傷,防治術后肺組織炎癥反應等,對改善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5]。氨溴索可促進呼吸道內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減少黏液滯留,促進排痰,減輕氣道炎癥反應[6]。因中小劑量治療效果不佳,本文探討大劑量氨溴索靜脈滴注對NSCLC肺葉切除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氧化應激及心肌酶譜的影響。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125例,采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齡60~72歲,平均(65.2±1.2)歲;體質量(65.3±13.2)kg;腫瘤分期Ⅰ期29例,Ⅱ期33例。觀察組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齡62~75歲,平均(65.3±1.3)歲;體質量(64.9±13.2)kg;腫瘤分期Ⅰ期31例,Ⅱ期3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為非小細胞肺癌;②均符合腫瘤分期Ⅰ~Ⅱ期[7];③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功能障礙;②患有神經疾病;③對治療藥物過敏。
兩組均進行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對照組在術前1 d至術后7 d接受中等劑量氨溴索(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靜脈滴注,150 mg/次,2次/d;觀察組在術前1 d至術后7 d接受大劑量氨溴索靜脈滴注,450 mg/次,2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8 d。
①心肌酶譜: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②氧化指標: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③肺功能指標:肺總量(TL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肺活量25%時的呼氣流速(PEF25)、肺活量50%(PEF50)時的呼氣流速。④不良反應。

治療后,兩組心肌酶LDH、AST、CK、CK-MB水平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心肌酶譜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MDA水平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SOD水平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氧化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均呈升高,且觀察組的TLC、FEV1、PEF25、PEF5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對照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僅出現1例心慌,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非小細胞肺癌是除肺小細胞癌之外的所有肺上皮癌的病理學總稱,如肺鱗癌、腺癌等,與小細胞肺癌的差別在于癌細胞在顯微鏡下體積較大,形狀不規則且分裂緩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8]。治療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切除,隨著內鏡手術的發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因而在臨床上逐漸被推廣使用[9]。但病灶的切除、縱膈淋巴結的清掃等會引起術后患者出現肺組織感染,引發呼吸困難,甚至會引發腦血管缺血缺氧[10]。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引發的并發癥多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手術切除造成肺組織損傷,肺呼吸功能下降,氣道分泌物的增加,氣道纖毛受損,氣道阻塞等;②手術引發炎癥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合成與分泌,導致肺組織產生繼發性損傷;③手術導致肺組織缺血、缺氧,引發再灌注損傷;④手術引發的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導致心肌細胞受損。心血管并發癥在肺葉切除術后的發生率可達30%[11]。氨溴索可潤滑呼吸道、祛痰,促進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質生成,改善呼吸道痰液黏性,促使其快速排出氣道,解除痰液堵塞氣道引發的呼吸困難,恢復肺功能。氨溴索的藥效作用機制:①通過干擾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抑制肺內、氣道內炎癥因子的產生和擴散,減少炎癥介質作用于氣道上皮,降低肺內炎癥反應[12];②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降低肺泡充氣不足,改善肺內血管的缺血缺氧狀態,減輕對心肌細胞的影響[13];③促進氣道上皮纖毛修復,恢復纖毛功能,降低氣道炎癥細胞對上皮的浸潤,減緩術后患者的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
心肌酶譜能反映心肌的損傷程度,氧化指標能體現肺內的氧化應激水平,肺功能指標能反映肺功能的損傷程度[14]。筆者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的心肌酶譜指標、肺功能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的改善較對照組更優,提示大劑量氨溴索能更有效地促進老年非小細胞肺癌術后患者的健康恢復。中等劑量氨溴索可緩解肺泡的充氣不足,大劑量氨溴索能明顯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生成,增加肺泡表面張力,有效防止肺泡萎縮,減少患者的氧化損傷[15]。另外,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差異,提示研究所用的大劑量氨溴索仍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大劑量氨溴索輔助治療老年NSCLC肺葉切除后患者,效果更好。這一療法可有效促進術后老年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復,促進術后患者肺功能恢復,改善患者術后呼吸困難,抑制氣道氧自由基的產生和氧化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