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艷,鞏紅飛
(慶陽市中醫醫院,甘肅 慶陽 745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我國成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大約在11.6%[1]。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患者除了予以降糖及降血脂等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對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而飲食控制過于嚴格易導致患者營養狀況失衡,合理的營養評估,飲食管理及血糖控制尤為關鍵。國外研究表明大約63.3%糖尿病住院患者存在營養不良,且有23.5%患者存在重度營養不良狀況[2]。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與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密切相關,糖脂代謝紊亂的患者中Hp感染率增加,且消化不良癥狀明顯,進而導致營養不良的風險增加[3]。本研究運用營養風險篩查工具2002(NRS 2002)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營養風險篩查,同時用血清學Hp-IgG抗體檢測Hp感染情況,為臨床營養干預及幽門螺桿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慶陽市中醫醫院內分泌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25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48例,女性106例,年齡56.6±11.8歲,根據年齡分為青年組(≤45)、中年組(46-59)、老年組(≥60),根據居住地分為城市及農村,所有研究對象均采集靜脈血進行Hp抗體檢測。納入標準:①根據1999年WHO T2DM診斷標準[4],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②糖尿病病史≥1個月;③具有完全的認知行為及能力,愿意參與營養評估;④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②糖尿病病史不足1個月;③無完全的認知和行為能力;④病情危重不能接受評估者。
1.2.1 營養風險篩查
運用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臨床診療指南推薦的NRS2002住院病人營養風險篩查工具,內容包括:營養受損評分(包括BMI或最近體重變化和膳食攝入變化)、疾病嚴重狀態評分(營養需求量增加的程度),年齡評分(如果年齡≥70,在總分基礎上加1分);評分≥3分認為存在營養風險,評分<3分為沒有營養風險。
1.2.2 Hp-IgG抗體檢測
所有受檢者空腹采集靜脈血3mL,分離血清備用,采用西安聯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幽門螺桿菌基因芯片血清學IgG抗體試劑盒進行檢測,由專人嚴格按照操作儀器說明書要求的步驟進行操作。
采用SPSS 23.0統計學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254例患者中,存在營養風險的共84例,占33.1%,男性和女性的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營養風險發生率與年齡段有關,營養風險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城市患者與農村患者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營養風險發生率比較
在254例患者中,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共170例,占66.9%,男性和女性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比較,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年齡段和居住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情況2型糖尿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比較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出現胰島素抵抗,對于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而脂肪組織動員增加,機體蛋白分解增加,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因此通過對患者的個體化營養評估之后,制定相應的營養干預計劃來控制病人的血糖血脂,有利于維持理想的體重并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2]。NRS2002是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推薦為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的首選方法,對病人的臨床結局進行預測,并對具有營養風險的病人進行早期的營養干預,能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5]。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人類常見的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容易導致胃部疾病的發生及發展,Hp的感染容易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胃腸道炎癥,影響葡萄糖及脂類的吸收,進而導致胰島素抵抗[6];同時T2DM患者的胃腸運動紊亂和胃酸分泌減少有利于Hp在內臟的定值和繁殖,即Hp感染和T2DM之間存在作用疊加和惡性循環的可能關系[7-8]。
本研究利用NRS2003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營養風險,發現營養風險發生率為33.1%,高于李艷榮(16.8%)與李惠萌(16.9%)研究報告[9-10],與許美艷的研究相持平(29.8%)[11];結果表明,不同性別與居住地的營養風險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其采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有關;而營養風險發生率與年齡段有關,營養風險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P<0.05),與潘素瓊的研究結果相似,可能由于老年患者飲食控制不規范及各種并發癥風險增加,導致營養風險高[11]。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66.9%)高于全國性普查的感染率(50%)[12],應予以重視,并且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田利華等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中Hp的感染率為60.3%,感染者中男性高于女[13],可能與男性社交活動廣及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導致T2DM患者中男性對于Hp有易感性[14]。Vafaeimanesh[15]等研究發現T2DM患者中Hp感染率為65.9%,與本研究相似。而Hp感染率與年齡段和居住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本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風險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偏高,應該加強T2DM患者的營養篩查,及時進行臨床營養治療,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及預后;并且積極抗Hp治療,預防及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