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升偉 吳麗媛 沈文超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大數據技術,比如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相關技術進行解讀,提出城市規劃領域應用大數據的技術性設想,比如在城市規劃方案的評價、公眾的參與以及公眾健康等領域應用,從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可操作性進行分析,探討大數據對城市規劃的影響,希望給相關研究人員以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城市規劃;技術應用
1、前言
城市規劃本身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取得定量技術上的突破。大數據技術是一種新的數據集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研究從海量數據中研究有價值的信息。就城市規劃來說,在實施過程中會需要大量數據分析,這些數據都可以作為大數據處理的來源。大數據還有兩個衍生概念,一個是物聯網:隨著智能便攜設備的快速發展,城市中的各種內置傳感器能夠為規劃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實現定位監控以及環境監測;另一個概念是云計算,可以定制個性化的計算服務,利用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以及數據庫能夠實現城市規劃數據的充分挖掘。從城市規劃來說,城市本身就是一張巨大的物聯網,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城市規劃提供有用的數據。
2、大數據技術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大數據技術發展日新月異, 需要與城市規劃技術實現有效銜接, 第一,隨著城市物聯網不斷完善,海量的網絡信息數據能夠直接獲得;第二,從公共政策上來說,城市規劃需要大數據的分析決策結果,為其提供參考性指導依據;第三,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城市規劃能夠從海量數據中獲得領域之間的聯系,將城市規劃放在更為宏觀的環境中仔細考量,因此大數據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2.1規劃指標的評價
多數城市規劃預測性評價仍然以定性分析為主,依靠相關經驗或者是主觀判斷,缺乏定量的評價手段。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評價方式,雖然具有較強的空間分析能力,但是只依靠單一軟件,并沒有形成協同效應。城市仿真模型非常符合城市規劃的指標評價體系要求,可以將城市仿真要素納入其中,對單體規則無限細分,模擬整個城市的運行;基于智能算法的城市信息數據運行十分復雜,需要海量數據才能支撐其運行,在城市信息模型中能夠規劃的具體方案,比如交通數據以及居民出行等數據,在仿真模型中一一實現,逼真再現規劃的實際應用效果。依托整個方案的仿真模擬結果,對于規劃方案進行詳細的評價和預測,比如說在城市用地擴張規劃,交通量預測以及公共設施建設分析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
早期城市規劃由于對城市化的速度判斷出現偏差而導致城市道路擁堵或者是城市公共設施容量嚴重不足,如果對發展變化數據沒有及時更新,將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測。借助于海量數據,形成智能仿真城市模型,將城市大規模擴張以及用地之間的關系、城市基礎設施布局與道路交通之間的關系納入到指標評價體系中, 能夠對原有的指標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同時考慮結合不同環境以及城市居民訴求,為整個城市規劃制定更為詳細的指標控制體系。
2.2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
作為城市規劃實施的最終使用者,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公眾的參與。借助于可視化技術的應用,能夠不斷降低公眾參與的門檻。可視化工具能夠使得城市發展預測的結果更加便于理解,從城市規劃師角度來說,可以借助于大數據分析工具,實現整個城市規劃方案的可視化表達。特別是整個規劃方案對于交通布局和公共設施的影響,對環境服務的需求都能夠使大眾更加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來說,借助于可視化工具,能夠使枯燥的專業知識轉變為容易使群眾理解的可視化的圖表,城市居民更加容易解讀規劃師的方案,方便后期對規劃方案進行評價和判斷,以形成獨立的公眾評估數據。 同時借助于巨大的城市數據,能夠定制相應的分析結果,與云計算密切相連,使得公眾參與度提高,借助于公眾評估能夠發現與方案預測之間的差距,使得下一次的預測更為精確。
2.3提高城市生態的規劃性
在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中,目前主要依托于主觀判斷法制定生態城市指標。可以將具體的節能減排數據作為可實現的階段性目標,對于企業、居民、交通所排放的污染可以建立更為精確的排放模型,分析相關的數據以進一步確定綠地率、建設用地的開發程度以及道路的密度,對于城市風道也能進行準確的控制,為后期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可以通過居民滿意度調查以及企業的前景預測分析等實現相應的生態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
2.4增強城市規劃在公眾健康領域中的應用
傳統的城市規劃難以獲得對行業有價值的醫療數據。新興的大數據處理技術能夠準確的分析城市規劃與居民健康之間的關系。生物醫藥領域應用大數據分析更為成熟,比如說基因組測序以及海量的臨床數據,能夠幫助醫生做出精準的診斷。醫療大數據不斷完善,與數字化之間進行整合,能夠創建巨大的數據庫,借助于該數據庫城市規劃師在進行方案設計時能夠滿足公眾健康需求。以傳染病作為范例,對發病的空間和時間進行準確的定位,然后疊加相應的城市信息,能夠準確判斷傳染病的蔓延區域以及速度,預測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再加上空間城市規劃的特征數據,能夠及時發現在哪一種城市空間中能夠有效減少傳染病的傳播速率,或者是在哪一種城市空間中更加適宜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居住。但是城市規劃與公眾健康之間的規劃關系要借助于其他輔助性數據,比如說氣候數據以及社區數據等等, 但是借助于大數據技術確實能夠增強城市規劃與公眾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系。
結語: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需要正確認識到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意義與作用,利用大數據思維來做好規劃技術的應用。城市規劃必須要借助于大數據相關領域技術建立城市數據庫,實現有效的對接,做好互聯網數據的抓取。城市數據庫的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還需要大量的與城市規劃相關的二次開發,才能夠將大數據應用于城市規劃相關領域中。
參考文獻:
[1]郭玉峰.面向新型智慧城市大數據時代鄭州城市規劃探究[J].智能城市,2020,(20):128-129.
[2]唐夢琪.智慧城市規劃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09):240-241.
[3]張帥權.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探討[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0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