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道闊
【摘要】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屬于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階段產物,開發目的與規模都需要適應城市的發展情況。近年來,我國交通阻塞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因為地下交通軌道與地下空間建設發展飛速,地下空間商業化開發利用愈發的重要,可以把地上商業等功能轉移到地下,還能夠騰出大量地上空間,確保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提高城市發展的綜合效益。
【關鍵詞】城市化;地下空間;商業開發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融為一體。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更多集中于地下空間的基本特性進而實現。近年來,我國地下空間商業開發向大規模化的方向不斷發展,能夠有效的解決城市功能存在過度集中的問題,解決人口擁擠等各種城市化問題,因此必須明確地下空間商業開發的方法與機制,提高地下空間商業開發的綜合效益。
1、商業空間的基本特性
1.1商業建筑的基本特征
針對視覺、交通等各個因素而言,商業空間與其他類型空間相比,擁有自身獨特的空間特點。而造成這樣的空間特點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刺激消費,讓消費者能夠全身心的享受購物的空間環境。針對該空間環境,必須合理的組織設計語言,保證設計元素的整合與協調。商業建筑基本空間形式與傳統社會形態存在一定差異性。由日常的生活當中提煉具備消費主義的相互關系隨后投射到購物空間當中。為了能夠進一步的調動消費者購物的積極性,商業建筑外觀必須現代化,室內外共享空間應當充分體現休閑特色,并且設置便捷的交通流線與購物流線[1]。
1.2現代商業的基本特性
現代化的商業直接反映出了現代經濟的整體發展情況,在傳統購物無法滿足于現代人對于購物提出的快捷以及舒適的需求時,商業便需要由傳統服務模式轉變到體驗模式,更為現代化以及網絡化。全新的消費形式以及消費行為等都讓購物成為了人們的娛樂活動,規劃設計現代化商業建筑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到新型的社會消費行為和各種附加價值的充分實現。
2、地下空間商業化開發的思路
2.1地下空間開發的總體思路
商業區屬于城市化建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地下空間商業開發必須積極地由粗放型轉變到集約型的利用模式,基于科學深入的分析以及專業指導,確保地下空間商業開發與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地下空間的開發能夠直接的反映出城市建設的整體水平,還能夠實現城市整體建設質量的進一步優化,推動城市不斷向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2.2地下空間商業業態類型
城市的地下空間商業開發主要根據開發與聚集的程度來進行分類,主要包括了地下綜合體、地下商業街與地下商場等。其中地下綜合體種包含了地下商場、超市、休閑娛樂以及文體辦公等各種配套服務。一般情況下,地下綜合體建設于地上商業比較發達且消費人群相對集中的地區,不但能夠緩解現階段核心商業區域存在的服務壓力,并且能夠增強區域商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而地下商業街主要在地下通道位置建設,一般都是通道兩側建設門店,分為下沉式露天型與地下封閉型,因為地下商業街的業態集中于中低收入人群,所以城市地下商業街存在較大運營差異。地下商場主要是地上商場所衍生出的地下部分,包括百貨、超市等業態,能夠補充與完善地上空間的商業服務功能,實際運營效果主要由商場綜合運營能力所決定。
2.3整體規劃及合理統籌
因為城市在功能定位與環境氛圍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各個城市內部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體現出不同的側重點。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的整體規劃過程中,需要結合城市發展實際情況,并且充分的考慮到城市地形和地質條件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保證空間布局的合理性,讓地下空間與地面空間建設能夠充分的互相協調,并且確保地上與地下空間的功能統一與完善。地上和地下空間需要同步統籌并且統一協調,不可以單獨開發地下空間,將地下空間當作地上的補充,這樣會因為欠缺合理科學的內部流線與外部接口,增加城市交通的整體壓力。
2.4商業氛圍的設計規劃
商業氛圍設計屬于商業空間開發規劃的關鍵。特別是對于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而言,商業活動會受到各個方面的局限,不僅需要重視商業的處理手法,并且還需要最大程度上的結合消費者在體驗全程存在的不適感。商業氛圍設計必須充分地考慮到人類活動,重視物質材料在視覺上的質感。整合各個不同類型的商業定位,利用內外交融、聯覺以及留白等各種處理手段,提高地下商業空間的創意性與親切感[2]。
2.5連續交通的設計
商業建筑在開發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以及做好交通流線的科學設計。交通流線能夠直接決定刺激購物的實際成效,一般情況下,連續交通的刻畫關鍵點在主力店與垂直交通等環節的開發設計。針對地下的商業空間開發設計而言,基本特性造就了獨特亮點,即城市綜合化的交通系統。基于建筑和城市實現一體化的情況,地下空間的商業化主要是通過城市內部綜合交通系統進一步發展所帶動的。建立健全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能夠實現地上空間和地下空間的相互結合,從而最大程度上的實現地面交通的整體步行化,促進流線的便捷性以及可達性。連續性步行空間走廊能夠確保商業活動更為連續以及流動。
2.6地下空間的相互銜接
因為城市的地下空間整體開發難度普遍高于地上空間的開發,城市整體規劃設計中,一般都有地下空間開發的指導與規定,相關政府部門必須提前勘探區域內的地質條件,針對獨立的各個開發商需要整體規劃,針對相同區域內地下空間的商業開發必須詳細深入的分析相關數據,制訂更為長遠有效的規劃,確保各個時期地下空間開發能夠相互銜接,提高公共共享的空間[3]。
結語:
綜上所述,地下空間是城市建設的全新開發資源,地下空間商業開發必須合理開發,嚴格把控質量,有效地改善功能集中與建筑布局密集等各種城市問題。針對地下空間的開發規劃必須深入研究分析,做好空間開發的創新發展,構建地下空間商業開發的全新機制,給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提供必要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牛海娟,周娜,辛亞娟.人防工程建設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思考[J].地產,2019(13):70-70.
[2]薛凱喜,多會會,李煬,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公眾認知現狀初探[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9(002):138-143.
[3]米明昊.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若干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000(03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