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斌
【摘要】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工程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做好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尤其是要做好主體結構檢測工作,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建筑工程整體的安全性,為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就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措施開展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措施
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先進技術手段被應用到工程建設中,主體結構檢測技術就是其中之一。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目的是確定結構的質量、性能是否達到工程建設要求,能否滿足日后較長一段時間的使用要求,為建筑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目前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種類較多,不同檢測方法針對的檢測對象各不相同,下文就對此展開重點論述。
1、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檢測工作的內容較多,如安全檢測、材料質量檢測、功能檢測、施工技術檢測、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等,其中以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最為重要。主體結構是維持建筑結構穩定性、安全性的根本,其施工質量能否達標,直接決定了建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安全性與否,對人們生活及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顯著影響。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應滿足工程建設的標準要求,加強了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為此,就需要對主體結構質量實行檢測,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檢測技術和方式,給出專業的評估數據,保證建筑的使用價值。
2、質量檢測方法
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在建筑工程檢測中占據重要地位,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及現有數據,對常見的幾種質量檢測方式加以分析。
2.1外觀尺寸檢測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中,一是觀察主體結構的外觀是否存在問題,這時就需要利用外觀檢測技術。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要先觀察主體結構外觀是否存在破損現象,二是對主體結構的尺寸進行測量,將測量數據與設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查看兩者間有無偏差生成,是否符合規定建設要求;三對建筑材料外觀展開檢查,從外觀判斷建筑材料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如發現要立即更換,以免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外觀尺寸檢測技術的應用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合,做到細致觀察,科學測量,填寫完整的檢測報告,確保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外觀質量的合格性,控制安全問題的產生。
2.2重點檢測法
在外觀尺寸達標后,就應開展建筑工程重點部位的檢測作業,以維持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對于建筑工程來說,主體結構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就是鋼筋,其作為主體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質量情況關乎主體結構的承壓性能。在對該鋼筋開展質量檢測中,一方面要對鋼筋材料性能加以檢測,確保鋼筋材料的選用符合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要求。另一方面要對鋼筋強度、數量及截面位置展開檢測,優化主體結構的性能。
最常使用的檢測方法以破損法和非破損法兩種。兩者之間的差別在于,前者需要實施開槽處理,后者不需要。不過不管使用哪種檢測方法,都需要對儀器設備實行科學選擇,以保證檢測結果的精準性。此外,隨著技術發展,目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重點檢測中還會采用抗壓力檢測法,該方法的表現形態可概括為以下兩點:一種是動態的檢測方式,主要是運用振動器和脈動的相互作用,對振動頻率展開檢測,由此判斷鋼筋的抗壓強度;另一種方法是靜態的檢測方式,主要用到的方法就是雷達法、回彈法。相對來說,靜態的方式準確性會更高。
2.3數據儀器分析
數據資料的收集一直都是建筑工程中的重點內容,結合收集到的數據資料能準確了解建筑工程實際情況,為質量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和支持。在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前,工作人員還應做好數據收集工作,保證數據資料的齊全性,之后開展數據分析,并構建虛擬建筑模型,實現虛擬與實物的對比,從中找出兩者存在的差異,明確主體結構存在的質量問題,之后再對問題區域開展檢測分析,并獲取精準的結果,制定專業性的處理方案。
當然在檢測過程中,專業儀器設備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檢測人員要根據工作要求科學配備檢測儀器,利用相關儀器對建筑主體內部結構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測,盡量不對建筑結構產生任何破壞,分析總結儀器檢測的相關數據,加深技術人員對建筑主體結構的了解,維護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
3、建筑工程主體的質量檢測流程及完善質量檢測的有效措施
3.1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流程
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將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流程概括為以下四點:一是現場勘查。在主體結構質量檢測開展前,檢測人員需先對建筑物及現場情況予以勘查了解,獲取齊全的數據資料,并結合工程要求及收集到的數據明確檢測目的及要求,合理規劃檢測方案,促進檢測工作的開展。二是檢測方案的編制。在編制檢測方案中,方案內容要細致嚴謹,促進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檢測方案內容包括了概況、目的、要求、依據、檢測儀器及重點檢測項目、現場實際情況及工程建設要求、檢測進度及采用的技術措施。三是現場檢測。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工作的開展應結合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實施分類處理,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檢測方式,以保障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常見類型有幾何量檢測、物理力學性能檢測和化學性能檢測。四是數據整理與分析。檢測工作完成后,要將獲取的資料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和處理,以開展分析工作,找出問題項。
3.2質量檢測強化措施
3.2.1 目標確定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目標是維持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確保建筑規定年限內的使用安全,促進建筑自身功能及作用的發揮,為企業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3.2.2 規范檢測方法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中,檢測方法的選擇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國家及地方規定標準要求加以確定,從而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當前我國的建筑物結構復雜,應針對不同結構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為加強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有關檢測方法的選擇,應盡量選擇爭議小,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并對數據進行科學處理,注重檢測方案的合理性。
3.2.3 提高檢測人員的能力素質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專業人員的支撐,主體結構質量檢測自然也不例外,為加強檢測工作的合理性、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就有必要選擇專業檢測人員參與其中,實現對檢測流程、設備方法的科學管控。為此,企業一方面要招募專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人才參與到檢測作業中,另一方面需做好人才培訓和教育,豐富人員知識儲備,優化技能水平,樹立使命感,構建專業檢測團隊,以改進工作質量。同時在培訓過程中,還應挖掘人員的潛能,培養其創新意識,對檢測工作予以變革,從而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促進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規范化進行。
結語: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對整個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及人員應加大重視力度,科學規劃檢測內容,選用合適的檢測技術及方法,注重檢測結果準確性,以此使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符合建設需求,維護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建亮.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有效對策[J].居舍,2019(27).
[2]朱秀猛.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的檢測途徑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1).
[3]程燕麟.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