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麗
摘? 要:腸毒綜合征在雞場中呈普遍流行的勢態,影響雞群的生產性能,進而影響雞場的生產效益。本文通過分析引發腸毒綜合征的病因,結合臨床癥狀和危害性,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供廣大養殖場參考。
關鍵詞:雞群;腸毒綜合征;病因;癥狀;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815.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1)01-0056-03
目前,在養雞生產中,雞群發生腸毒綜合征的情況較為普遍,這不僅會影響雞的生長發育、生產性能和飼料利用率,還會降低成活率和生產效益。因此,深入了解雞發生腸毒綜合征的病因和臨床癥狀同時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顯得極為重要。
1? 病因
引起雞發生腸毒綜合征的病因相當復雜,各年齡段的雞一年四季均會發病,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時,外界溫度變化異常、雞舍內外溫差增大、雞體質降低或抗病能力下降,更易發生;體質弱、免疫力低的雛雞也容易發生該病,15~20日齡的雛雞更易發生。
發病雞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瀉,食欲下降,增重不足,生長遲緩,產蛋率下降,蛋殼質量差,沙皮蛋、軟皮蛋和白皮蛋增多。典型的病理變化通常為腸道黏膜發炎、增厚、出血、壞死和脫落等,如果不能對癥治療,會給雞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1 小腸球蟲
雞感染小腸球蟲是引發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小腸球蟲一般寄生于腸道黏膜的上皮細胞中,在感染性卵囊大量增殖時會引起黏膜水腫、增厚、出血等癥狀,導致攝入的飼料無法被機體完全消化和吸收,同時腸道會明顯減少水分的吸收,感染雞即使飲水量很大也會發生脫水,此類病雞的糞便稀薄,且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飼料。
1.2 病原微生物
在飼養過程中,雞感染產氣莢膜梭菌、沙門菌等細菌或呼腸弧病毒后,腸道黏膜會受到刺激和破壞,造成腸道蠕動加快、消化液排出量加大,進而導致腸道吸收功能受損,食糜的排空速度加快,引發消化不良和腸毒綜合征[1]。
1.3 腸道內酸堿平衡失調
由于季節轉換、天氣突變、飼料變更或感染病原微生物等,雞腸道菌群平衡失調,促使菌群產生大量乳酸,從而明顯降低腸道內的pH。在腸道內的微環境發生改變、酸堿失去平衡的情況下,有害菌大量繁殖,有益菌明顯減少。
腸道內酸堿失去平衡后,整個腸道處于厭氧環境,一些厭氧菌如魏氏梭菌和腸梭菌等會加快繁殖,如果此時感染球蟲,有害菌與球蟲卵囊相互作用,可增強致病性。整個腸道內環境形成惡性循環,沙門菌和大腸桿菌等環境性病原菌乘虛而入,對機體的侵害性加強。這些菌群會大大增加毒素的分泌,刺激消化道黏膜快速蠕動,增加消化液的排出,從而加快飼料通過消化道的速度,沒有完全消化的飼料與脫落的腸道黏膜混合在一起排出體外,形成特征性的西紅柿樣或魚腸樣糞便。
1.4 電解質大量流失
感染球蟲和致病菌后,雞會出現消化不良、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率下降以及電解質吸收大量減少等狀況;隨著腸上皮細胞的破裂與崩解,機體會向體外大量排出電解質,進而發生生理生化障礙,造成鉀離子大量流失,最終引起心臟過度興奮而猝死,這也是肉雞生產中猝死癥多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自體中毒
發病雞腸上皮細胞發生破裂與崩解后,在細菌刺激下會與脫落的腸道黏膜、死亡的蟲體等一起進行發酵和分解,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同時,腸道內其他菌群分泌的毒素也會被雞吸入體內,導致機體發生自體中毒。臨床上,發病雞表現為興奮不安,不停跑動,發出尖叫聲音,癱瘓抽搐,最后衰竭死亡[2]。
1.6 飼料因素
飼料中的能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被雞攝入后,如果消化吸收不充分,會成為腸道中球蟲或細菌的營養物,加快它們的增殖速度,進而加重病情。實踐證明,飼料所含的營養物質越豐富,雞發生腸毒綜合征的概率越高,病情也越嚴重。同時,飼料中高水平的霉菌毒素會對動物機體產生毒害作用,也會加重腸道綜合征的嚴重程度。
1.7 藥物中毒
由于采用規模化飼養,雞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管理不當,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為了預防和治療疾病,一些雞場會長期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藥物,這不僅會損害雞的肝臟和腎臟等重要臟器,還會嚴重損害腸道黏膜,引起腸炎和腸毒綜合征。
2? 臨床癥狀和病變
發病雞通常表現出食欲下降、腹瀉、排出含有大量未消化飼料的西紅柿樣糞便。隨著病情發展,發病雞出現神經癥狀,全身震顫,到處亂竄,發出尖叫,興奮不安,等等。
剖檢可見氣囊渾濁,有時可見包心包肝病變,有些病例的肝臟呈土黃色,表面可見點狀出血。典型病變是:腸道黏膜出血,腸壁增厚,腸黏膜脫落,腸腔內容物呈粥狀,為灰白色稀水狀物。
3? 預防措施
3.1 做好球蟲病的預防工作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維護雞腸道健康,減少球蟲卵囊對腸道黏膜的破壞作用。在育雛期的第3天給雛雞接種球蟲疫苗是控制球蟲病的首選,同時提高環境管理條件,確保免疫接種效果。另外,合理使用抗球蟲藥物,預防球蟲病的發生,為預防腸毒綜合征的發生奠定基礎。
3.2 改善環境條件
在日常管理中,提高飼養員的責任心,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調整雞舍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確保飼養環境良好,以避免天氣突變或季節轉換給雞群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盡量減少轉群次數,科學地進行免疫接種、更換飼料等日常作業,以免給雞群造成不必要的應激反應,這不僅能提高雞的體質和抗病能力,而且可以維持腸道酸堿平衡,避免發生腸毒綜合征。
3.3 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定期清理雞舍內的糞便和廢棄物,認真清掃和徹底消毒,殺滅或減少環境中的敏感性病原微生物,降低雞群感染各種疾病的風險。根據疾病流行情況和本場雞群狀況,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種程序,并安排技術人員認真按照操作程序進行接種,確保免疫效果,提高雞的抗體水平,抵御外界野毒入侵,避免感染病毒性 疾病[3]。
3.4 合理使用藥物
在日常生產中,雞場應根據疾病流行情況和雞群實際狀況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能長時間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藥物,避免損害雞腸道黏膜或者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或微生態制劑來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確保腸道健康。
4? 小結
總之,引起雞發生腸毒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有:感染球蟲、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或季節轉換、天氣突變、更換飼料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調,促使菌群產生大量乳酸,在酸堿失去平衡的情況下,使有害菌大量繁殖而產生毒素,導致雞群暴發腸毒綜合征。同時,雞腸道內酸堿失去平衡后會使整個腸道處于厭氧環境中,魏氏梭菌和腸梭菌等厭氧菌乘機大量增殖,一些大腸桿菌和沙門菌也會乘虛而入,進而加重腸毒綜合征的病情。所以,在實際生產中,雞場應根據發病原因,采取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做好衛生防疫工作以及合理使用藥物等預防措施,防止雞群感染腸毒綜合征,保證雞群處于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田振魁. 一例蛋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斷與治療[J]. 科學種養,2017(4):46.
[2] 由春華. 產蛋雞壞死性腸炎的診斷[J]. 中國畜禽種業,2012(4):146-147.
[3] 劉凡春,汪齊海,劉海軍. 產蛋雞群壞死性腸炎的診斷與治療[J]. 山東畜牧獸醫,2008(9):18.